藏傳佛教的基本禮儀
禮儀泛指在歷史長河中逐步形成而又為大家共同遵守的禮節(jié)儀式,中國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南傳佛教在禮儀上頗有共同的一面。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的藏傳佛教的基本禮儀,希望能幫到你。
藏傳佛教的基本禮儀
佛家禮儀是佛教弟子信仰生活的重要體現(xiàn),是它們表達宗教情感的重要手段。佛家禮儀可以分為修持禮節(jié)和儀式兩大方面:禮節(jié)是佛教信眾日常生活中必須遵守的各種規(guī)矩,包括行、住、坐、臥、食、睡等各個方面,有著與一般人生活方式不同的特點;儀式通常則指寺院中舉行的各種法事、法會、典禮。佛教儀式通常也叫“做佛事”,廣義地說,一個人凡是做與佛教有關(guān)的事如求佛、拜佛、誦經(jīng)等等都叫“做佛事”。狹義的佛事則指佛教寺院中舉行的各種法會、儀式。以下是藏傳佛教的基本禮儀。
1、進入檀城(佛堂),或拜謁仁波切時,應先向上師及諸佛菩薩行三禮拜,要離開時則不宜跪拜,合掌(如扎西底類;吉祥如意)或問訊(如仁波切森加南;仁波切晚安)即可。
2、參加法會或拜謁仁波切,不宜遲到應提前到達。
3、不論何時,弟子的座位不宜高過仁波切,若仁波切席地而坐,為接受加持,或獻哈達(放在哈達上的物品如紅包等是供養(yǎng)仁波切的,哈達下的物品如念珠天珠等物品是請仁波切加持的),或敬送禮物,應一鞠躬以跪姿趨前,請示時,應保持一定禮儀距離,不宜貼身近前,退后時應面向上師后退,不宜馬上轉(zhuǎn)身。
4、仁波切之法像、佛像或法本不可直接置于地面,不可由其上跨越,應置于桌面或高處。
5、在佛堂聽法、拜謁仁波切或在圣跡圣物前,不宜伸腿將腳掌朝向之。
6、會或聞法結(jié)束時,弟子可將供養(yǎng)金或小禮物奉上,代表感謝。當仁波切下座時,弟子應起立合掌表示歡喜尊敬。
7、供養(yǎng)仁波切喇嘛,或護持道場,是為自已種下福田,功德迥向法界眾生,我們自己亦受加被,所獲福報不因金錢多少,而是依清凈的菩提心而定,然“所謂福德,即非福德,是名福德”,若以三輪體空的發(fā)心供養(yǎng)更為殊勝。
8、仁波切經(jīng)過身邊時應起身致意,避免路過仁波切的影子,法衣,座位等用具。
9、為上師做事或長期親近仁波切,不可自恃驕寵,視之為一般朋友應時時檢點身口意。
10、法會與修法大體上來講都會有主法者(如仁波切、堪布或喇嘛)、帶頭喇嘛、喇嘛及參與者或共修信眾。參與者或共修信眾切記于共修時修法之音量不可大過仁波切與帶頭喇嘛的音量。帶頭喇嘛為聲音低沉帶頭修法之喇嘛。
藏傳佛教的介紹
藏傳佛教,又稱藏語系佛教,或俗稱喇嘛教,是指傳入西藏的佛教分支。屬北傳佛教,與漢傳佛教、南傳佛教并稱佛教三大地理體系,歸屬于大乘佛教之中,但以密宗傳承為其主要特色。藏傳佛教并沒有小乘佛教傳承,說一切有部及經(jīng)量部對藏傳佛教的形成,雖有一定程度的影響,不過在佛教的修行方式與戒律上,兩者并不相同,也無直接必然的關(guān)系。而從大乘佛教的判別來看,藏傳佛教密教與大乘佛教顯教顯然是相對的。
藏傳佛教的流傳地集中在中國藏族地區(qū)(藏、青、川、甘、滇)、蒙古、尼泊爾、不丹、印度的喜馬偕爾邦、拉達克和達蘭薩拉。近現(xiàn)代,藏傳佛教逐漸流傳到世界各地。
教義
藏傳佛教教義特征為:大小乘兼學,顯密雙修,見行并重,并吸收了苯教的某些特點。傳承各異、儀軌復雜、像設(shè)繁多,是藏傳佛教有別于漢地佛教的一個顯著特點。顯宗說一切有部、經(jīng)部、唯識、中觀四宗中以中觀為最發(fā)達。龍樹一系的論典以“正理聚六論”為中心,經(jīng)過宗喀巴的倡導,中觀應成派月稱所著的《入中論》最受推崇,成為中觀論著的代表作?!冬F(xiàn)觀莊嚴論》與《入中論》兩書漢文未譯,而龍樹的《大智度論》藏文未譯,因而成為藏傳與漢傳佛學之一重要區(qū)別。西藏密教一般分為事部、行部、瑜伽部、無上瑜伽部等四部,而各宗派多以無上瑜伽部的各種教授為主要修行法門。
傳承
藏傳佛教的傳承方式既有師徒傳承方式,如寧瑪派、噶舉派、噶當派;也有家族傳承方式,如薩迦派,基本上采用以昆氏家族為基礎(chǔ)的家族傳承方式。但最具特色的還是活佛轉(zhuǎn)世制度?!罢毯弦弧笔抢锝痰牧硪淮筇攸c。歷史上,藏傳佛教的多數(shù)派別都和一定的政治勢力(包括地方實力集團或家族勢力)結(jié)合在一起,形成政教合一制度,教依政而行,政持教而立,彼此依存。這一制度在吐蕃赤祖德贊贊普時初見雛形,至薩迦派時正式確立,其后不斷完善,待格魯派掌西藏地方政教大權(quán)后而達鼎盛。1959年西藏民主改革時廢除。
學制
藏傳佛教傳習和修證的處所分為講道院和修道院兩種,也有綜合者。較大的寺院都有規(guī)定學制。各派各寺的規(guī)定不完全相同。如格魯派哲蚌寺郭莽札倉規(guī)定:因明五年,般若四年,中觀兩年,俱舍四年,戒律一年,必須循序而進。戒律學完之后統(tǒng)稱噶仁巴(經(jīng)學士),其出路有三:1、少數(shù)申請應試格西學位,2、自由講學或閉關(guān)修持,3、入密宗學院繼續(xù)深造。
寺院
藏傳佛教的寺院規(guī)模大小不一,小者只有數(shù)人,大者多至七八千人。大寺院一般由經(jīng)堂、神殿、做為辯經(jīng)場所的林苑、印經(jīng)院,若干活佛拉章、僧舍、執(zhí)事者的辦事處、倉庫、招待施主的客房、牲圈等等組成。寺院在舊西藏往往是一個地區(qū)的宗教、文化乃至經(jīng)濟、政治中心。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重要的寺院依其重要的程度分別規(guī)定為國家級、省級、縣級的文物重點保護單位。__期間許多寺院受到嚴重的破壞, 1979年以后由政府資助和信徒群眾自愿集資逐漸恢復。
文獻
藏傳佛教的文獻極為豐富。藏文《大藏經(jīng)》分《甘珠爾》和《丹珠爾》兩大部分,其中《甘珠爾》包括顯密經(jīng)律,主要為佛教的原始經(jīng)典,《丹珠爾》為論藏,系釋迦牟尼弟子對佛語的闡釋和論述的譯文集成。
看了“藏傳佛教的基本禮儀”的人還看了:
1.佛教燒香拜佛禮儀
2.佛教禮儀常識
3.中國佛教必知禮儀
5.女子拜佛禮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