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研中西醫(yī)知識記憶方法
考研中西醫(yī)知識記憶方法
考研中西醫(yī)知識相對來說是比較多的,記憶也相對困難,很多考生不知道改用什么方法去記憶,你知道有什么科學記憶方法嗎?下面由學習啦小編給你帶來關于考研中西醫(yī)知識記憶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中醫(yī)綜合考研的記憶方法
1、公式記憶
將中醫(yī)內容歸納為公式:如表證=肌表證+肺系證,陽虛=氣虛+虛寒,陰虛=血虛+虛熱。衛(wèi)分證=初期+表熱,氣分證=二期+熱盛,營分證=三期+神昏,血分證=晚期+動血+動風。
2、濃縮記憶符號
把學習內容濃縮為幾個字,是一種讀書由厚到薄的高層次的學習方法,既加深了對學習內容的深刻理解,又對這些濃縮了的、較生動的記憶符號有興趣、印象深。例如表證辨證中的肌表證的內容用4個字可概括,寒(惡寒惡風)熱(發(fā)熱)痛(頭痛,全身酸痛)浮(脈浮)。十二正經(jīng)的子午流注次序內容多,可概括為12個字來記,肺大胃脾(比)心小(少)、膀腎(心)包(三)焦膽肝,1~2分鐘內可記下來。又如手足太陰經(jīng)陽明經(jīng)行走于四肢的前線,我把這濃縮為3個字為太陽前。這樣記,字又少,又生動。四逆散組成為柴(胡)(白)芍枳(實)(甘)草4個字。
3、對稱記憶
大腦思維時對事物關聯(lián)的對稱面很關注,記憶效率高。如營氣是來源于水谷精微行走于脈中的具有營養(yǎng)作用之氣,衛(wèi)氣是來源于水谷精微行走于脈外的具有保護作用之氣。任脈行走于前正中線、由下向上,督脈行走于后正中線、由下向上。腧穴定位找到了內關,手的外側對稱點為外關,大陵與陽池對稱,曲澤與尺澤,昆侖與太溪對稱,照海與申脈,三陰交與懸鐘,陰陵泉與陽陵泉,中脘與中極對稱等。
4、對比記憶
兩者之間多數(shù)內容相同,記下一方面以及二者之間差異,就可記下另一方面,并且可以互相促進記憶。例如四君子湯組成為參術(茯)苓草,而理中丸組成為參術(干)姜草,一字之差。氣血關系與氣津關系文字結構相同,氣能行血(津)、氣能攝血(津)、血(津)能載氣。
5、歌訣記憶
歌訣記憶方法是行之有效的方法,特別是中醫(yī)藥學習更是如此。如病脈主病中的弦(脈)主肝膽痰飲痛等,舌苔主病的白苔主表又主寒等,六淫風邪的致病特性內容多,我把這編成:風輕開泄襲陽位,善行變動百病長。
6、諧音記憶
給相關材料以諧音,可給這材料賦予新意,甚至有趣味,記憶效果特別好,例如麻黃湯四味藥概括為干媽貴姓(甘草麻黃桂枝杏仁),十二正經(jīng)的子午流注次序肺大胃比(脾)心少(小)、膀腎包交(焦)膽肝。
7、身體標記記憶
在腧穴學習中可把腧穴定位用鋼筆標點在身體上,例如合谷、手三里、內關、三陰交、陽陵泉、陰陵泉、足三里、地倉、頰車、太陽等穴。這樣生動形象,又可在教室、宿舍時時復習回憶,又可互相提問,大大促進記憶。
8、列表記憶
將重要內容列表,是人們常用的學習方法,可促進記憶,在中醫(yī)藥的學習中亦如此。例如方劑或者中成藥的主治、特點,可列表說明。中醫(yī)基礎理論、中醫(yī)診斷學發(fā)展史學術成就內容多,也可將重點內容列表記憶。
9、圖示記憶
本法也是常用的促進記憶的學習方法,如中醫(yī)水飲代謝圖。臨床各科疾病的病因病機內容多,不好記,如果設計成簡煉的圖則有助于記憶。又如,畫出腹部,在腹中線上可標出中脘、神闕、氣海、關元、中極、天樞、梁門等穴位,同理在面部、四肢可標記許多腧穴,是記憶腧穴定位的好方法之一。
10、重點記憶
中醫(yī)知識龐雜繁多,如果不抓住重點,面面俱到,是學不好、記不住的。因此學習需要先抓住重點,后掌握全盤。例如中藥學的重點為每味中藥的功效,如果每一味藥的歸經(jīng)、性味都要記,負擔太重了,并且功效與歸經(jīng)、性味聯(lián)系密切,由功效可大致邏輯推理推出歸經(jīng)、性味。因此學習中藥學應抓住分類,每藥功效、每藥的特點。有的藥功效較多時,可用8個字左右記下其主要功效,這樣可以記得牢。
西醫(yī)綜合考研記憶方法
乳房的淋巴回流外中入胸肌,
上入尖鎖上,二者皆屬腋。
內側胸骨旁,吻合入對側。
內下入膈上,吻合腹前上膈下,
聯(lián)通肝上面。深入胸肌間或尖,
前者又稱Rotter結。
燒傷病人早期胃腸道營養(yǎng)
少食多餐,先流后干,
早期高脂,逐漸增糖,
蛋白量寬.燒傷補液先快后慢,
先鹽后糖,先晶后堿,
見尿補鉀,適時補堿。
燒傷新九分法頭頸面333(9%*1);
手臂肱567(9%*2);
軀干會陰27(9%*3);
臀為5足為7, 小腿大腿13,21(9%*5+1%)。
手的皮膚管理
手掌正中三指半,剩尺神經(jīng)一指半,
手背撓尺各一半,正中占去三指尖半。
肱骨髁上骨折 肱髁上折多兒童,伸屈兩型前者眾。
后上前下斜折線,尺撓側偏兩端重。
側觀肘部呈靴形,但與肘脫實不同。
牽引反旋再橫擠,端提屈肘骨合攏。
屈肘固定三四周,末端血運防不通。
屈型移位側觀反,手法復位亦不同。
休克可以概括為“三字四環(huán)節(jié)五衰竭” 三字——縮,擴,凝,
即:微血管收縮,微血管擴張,彌散性血管內凝血。
四環(huán)節(jié)——即:休克發(fā)生的原因、發(fā)病機理、病理變化及其轉歸。
五衰竭——即:急性呼衰、心衰、腎衰、腦衰、肝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