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經(jīng)典語錄
1. 向使四君卻客而不內(nèi),疏士而不用,是使國無富利之實,而秦?zé)o強大之名也。
2. 昔者穆公制霸,終不東并六國者,何也?諸侯尚眾,周德未衰,故五伯迭興,更尊周室。
3. 夫物不產(chǎn)于秦,可寶者多;士不產(chǎn)于秦,而愿忠者眾。
4. 地廣者粟多,國大者人眾,兵強者士勇。
5. 今逐客以資敵國,損民以益仇,內(nèi)自虛而外樹怨于諸侯;求國之無危,不可得也。
6. 人之賢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處耳。
7.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xì)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明其德。( 勵志天下 www.lizhi123.net )
8. 吾欲與若復(fù)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
9. 今取人則不然,不問可否,不論曲直,非秦者去,為客者逐,然則是所重者在乎色樂珠玉,而所輕者在乎民人也。此非所以跨海內(nèi),制諸侯之術(shù)也。
10. 人生在世,卑賤是最大的恥辱,窮困是莫大的悲哀。一個人總處于卑賤窮困的地位,那是會令人譏笑的。
李斯簡介:
李斯(約公元前284年—公元前208年),李氏,名斯,字通古。戰(zhàn)國末期楚國上蔡(今河南上蔡)人[1] 。秦代著名的政治家、文學(xué)家和書法家。
李斯早年為郡小吏,后從荀子學(xué)帝王之術(shù),學(xué)成入秦 。初被呂不韋任以為郎[3] 。后勸說秦王政滅諸侯、成帝業(yè),被任為長史。秦王采納其計謀,遣謀士持金玉游說關(guān)東六國 ,離間各國君臣,又任其為客卿 。秦王政十年(前237年)由于韓人間諜?quán)崌肭兀赝跸铝铗?qū)逐六國客卿[7] 。李斯上《諫逐客書》阻止,被秦王所采納,不久官為廷尉 。在秦王政滅六國的事業(yè)中起了較大作用。秦統(tǒng)一天下后,與王綰、馮劫議定尊秦王政為皇帝,并制定有關(guān)的禮儀制度。被任為丞相 。他建議拆除郡縣城墻,銷毀民間的兵器 ;反對分封制,堅持郡縣制;又主張焚燒民間收藏的《詩》、《書》等百家語,禁止私學(xué),以加強中央集權(quán)的統(tǒng)治。還參與制定了法律,統(tǒng)一車軌、文字、度量衡制度 。李斯政治主張的實施對中國和世界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的影響,奠定了中國兩千多年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秦始皇死后,他與趙高合謀,偽造遺詔,迫令始皇長子扶蘇自殺,立少子胡亥為二世皇帝[14] 。后為趙高所忌,于秦二世二年(前208年)被腰斬于咸陽鬧市,并夷三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