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鵝口瘡的民間偏方
治療鵝口瘡的民間偏方
鵝口瘡是比較常見的一種口腔疾病,這種疾病主要存在與新生兒或是小嬰兒中,不僅僅小患者十分的痛苦,更是讓爸爸媽媽們心痛不已,那么,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下鵝口瘡的治療偏方吧。
鵝口瘡的治療偏方
方1、外涂紅糖治鵝口瘡:紅糖研末30克,取適量涂于患處,一天46次。
方2、黃連末治鵝口瘡:取適量黃連末填在肚臍眼上,每日換一次。
方3、皮硝治鵝口瘡:取皮硝30克,搗細,取適量填在肚臍眼上,外面用膠布封固,每日換一次。
方4、萵筍葉治鵝口瘡:萵筍葉6克,大棗3個,用水煎服,每日12次。
方5、生姜蜜汁治鵝口瘡:取蜂蜜30ml,生姜汁10ml,混勻后涂在患處,每日23次。
方6、老茄子根治鵝口瘡:取老茄子根10g,陳皮3g,冰糖6g,用水煎服,每日12次。
方7、西紅柿葉治鵝口瘡:取西紅柿葉10g,甜瓜皮6g,用水煎服,每日12次。
方8、玫瑰花治鵝口瘡:玫瑰花6g,生姜2片,白扁豆6g,用水煎服,每日12次。
以上偏方均需要在醫(yī)生的參考下使用。
治療鵝口瘡時存在的誤區(qū)
1、濫用抗生素
當寶寶患了鵝口瘡后,有的母親為消除感染,常自作主張給孩子服抗生素類藥物。當不合理使用抗生素時,會使一些微生物被抑制或殺死,從而破壞它們之間的生態(tài)平衡。當那些可以產生抗白色念珠菌物質的微生物數量因使用抗生素而減少時,白色念珠菌就迅速繁殖,從而使病情加重。
2、涂搽紫藥水
嬰幼兒尤其是新生兒的口腔黏膜薄嫩,唾液腺發(fā)育不夠完善,唾液分泌較少,口腔黏膜干燥,長時間涂搽紫藥水后,可使口腔黏膜更加干燥而產生潰瘍和明膠樣損害;涂紫藥水后,口腔黏膜被染成紫色也不宜觀察病情的變化。
3、治療不徹底
用百分之二的蘇打水(碳酸氫鈉溶液)于每次哺乳前后清潔孩子的口腔,是治療鵝口瘡的有效方法。使用這種方法,輕癥患兒不用其他藥物,病變2~3天即可消失。有些母親看到寶寶口腔的病變已經消失,就立刻停藥,這樣容易復發(fā)。因此,用蘇打水治療鵝口瘡時,在口腔內病變消失后仍需繼續(xù)用藥4~5日。
正確護理和預防鵝口瘡
1、整個新生兒期(初生至28天),應勤喂寶寶溫開水,以清洗口腔。無論母乳或人工喂養(yǎng),每次吃完奶,都要養(yǎng)成喝水的習慣,尤其是寶寶發(fā)燒、感冒時,更應勤喂溫開水。
2、人工喂養(yǎng)的寶寶,如果吸奶速度較慢或者吃吃停停時,媽媽不能用橡皮奶頭去頂寶寶的口腔黏膜,催促寶寶吸吮,這樣頻繁操作,容易損傷寶寶的口腔黏膜。
3、嚴格保持奶頭、奶具的衛(wèi)生。母乳喂養(yǎng)的寶寶,媽媽保持乳頭的清潔很重要,每次哺乳前,應用肥皂清洗雙手和乳頭,擦試乳頭的毛巾要先用熱水消毒。人工喂養(yǎng)的寶寶,奶瓶及奶嘴均要用清水徹底沖洗干凈后再使用。
4、沖調的奶粉溫度要適當,喂之前先在手臂上試一下溫度。如果奶溫較高,很容易燙傷寶寶的口腔黏膜。
5、不宜用紗布擦試口腔。
猜你喜歡:
1.兒童口腔常見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