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濕熱養(yǎng)生
隨著現(xiàn)代社會生活、學習和工作壓力的加大,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出現(xiàn)脾胃問題。那如何識別脾胃不好發(fā)出的提示信號?如何在日常膳食中找到健脾養(yǎng)胃的秘方?下面學習啦小編給大家介紹治療脾胃濕熱的方法,希望對你有用!
脾胃濕熱的原因
外邪入侵
由于體內外邪入侵,濕邪或者是燥邪就容易進入身體中侵犯我們的脾胃,而濕邪最容易傷害的就是我們的脾臟,而燥熱最容易傷害我們的腸胃。外感風寒和內蘊的濕氣結合之后就容易出現(xiàn)濕熱的情況,會導致肺部也受到影響,出現(xiàn)胸悶咳嗽的情況。
飲食不科學
研究發(fā)現(xiàn),平時飲食無節(jié)制是導致脾胃受傷最常見的原因。在我國的很多中醫(yī)名著中都有記載,就是飲食加倍,對于脾胃的傷害也在加倍。日常如果愛喝酒,飲食吃太飽或者是吃的食譜上過于的油膩以及不干凈,還有飲食沒有規(guī)律,這些都容易損傷我們的脾胃,導致出現(xiàn)氣滯以及食滯的情況。而這些情況都會導致身體出現(xiàn)化熱的情況,這就導致出現(xiàn)濕熱的問題了。
心情問題
心情的好壞直接關系到身體的健康,如果心情不好,那么會導致憂思郁結在心中,這樣身體也會越來越差。過度的憂慮會導致心情不好,這就嚴重影響了肝臟的疏泄功能。而肝臟的疏泄功能是調節(jié)脾氣運化最為重要的一個關鍵因素。如果肝臟以及脾胃失去了調節(jié),那么體內的氣機就會不通暢,這樣腸胃功能就會下降,這樣體內就容易出現(xiàn)濕熱的情況了。
治療脾胃濕熱的方法
1、溫膽湯
出自《三因極—病證方論》,組成為陳皮、半夏、茯苓、枳實、竹茹、炙甘草、生姜、大棗。原“治大病后,虛煩不得眠,此膽寒故也,又治驚悸”。其藥性的溫涼全在組成藥味量的大小。該方組方簡,性質平和,通過靈活加減,虛實寒熱表里證均可應用,臨床應用遠遠超出了原記載的證治范圍。老師常用其方加減治療脾胃濕熱證。方中二陳湯燥濕化痰,理氣和中。半夏燥濕化痰、和胃降逆、消痞散結,陳皮理氣和胃,氣行則濕化,茯苓健脾滲濕,甘草調和諸藥,益氣和中,生姜、大棗健脾和胃,使土健以勝濕,枳實下氣導滯消積,祛痞助濕化,竹茹甘寒降逆和胃,清熱消痰。共奏祛邪扶正,化濕清熱,理氣導滯之功效。雖寓健脾之意而不壅滯,化濕而不助熱。清熱而不助濕,治療脾胃熱證頗為對癥。
2、葛根芩連湯
濕熱下痢多用葛根芩連湯加減;若出現(xiàn)黃疸之癥,可用茵陳五苓散加減脾胃濕熱可能因飲食傷脾,脾虛則濕蘊,主要應健脾、去濕。
3、相關中藥
薏仁:性涼,入脾經(jīng)、胃經(jīng),健脾,逐濕
芡實:性平,入脾經(jīng)、腎經(jīng)
白術:性濕,入脾經(jīng)、腎經(jīng),健脾,燥濕
紅豆:性平,入脾經(jīng)、心經(jīng),健脾,利水這幾樣可以作為食療經(jīng)常吃,熬粥,煲湯,燉菜等,口服藥粉也可,但要注意配伍,長期吃不要偏于某一樣,配合起來可以揚長避短。
中成藥:歸脾丸,香砂養(yǎng)胃丸,加味藿香正氣丸。脾胃弱,土生金,影響到心肺,所以要加強鍛煉,增強心肺功能,排出濕氣。脾胃濕熱也可能引起皮膚濕疹,這種情況可以在肺俞、大椎等處香灸、拔罐、刮痧等,幫助把濕氣病氣排出。
4、日常飲食
不宜食物
不可吃冷飲、生冷瓜果,油膩、燒烤類,酒助濕熱要禁絕,魚蝦、花椒、辣椒、蔥、姜、蒜是發(fā)物,盡量避免,雞蛋、牛奶也生熱,少吃。不要喝茶,哪怕是全發(fā)酵的,茶對脾胃傷害很大,古人對其評價很低。
建議食物
醪糟:健脾,利水腫
海帶:泄熱,利水
冬瓜:主要是解熱,健脾,利尿
豆腐:清熱,排毒這幾樣搭配很好。
紅糖:性溫,入肝經(jīng)、脾經(jīng),逐濕
老冰糖:性平,入肺經(jīng)、脾經(jīng),維族人以冰糖為健脾胃之藥,單晶的無效。
白糖:會助濕熱,不宜吃。
雞內金:雞胃能消化沙子,可見很強大,能補脾健胃。
粗糧:多吃粗糧,多吃面食,少吃電飯鍋煮的米飯,濕氣大。
小米:小米,入腎經(jīng)兼入脾胃經(jīng),能除脾胃的濕熱(熬粥喝對脾胃特別好,聽一當過兵的說部隊上因吃飯不規(guī)律多有胃病發(fā)生,喝小米粥就能治好。
需要注意的是,熱屬陽,濕屬陰,清熱用涼藥,涼則助濕,治濕用溫藥,溫則助熱,加之治濕藥多香燥,易耗傷津液,故臨證需仔細辨別,用藥要掌握好分寸。脾胃虛弱是生濕之源,往往先有濕而后化熱,臨床亦不多見濕重于熱,即是濕熱并重,治療也多以化濕理氣為主,因濕邪最易阻滯氣機,理氣有助祛濕,祛濕最常見藿香、佩蘭、蔻仁、菖蒲、茯苓、苡仁等芳化淡滲平和之品,待濕去熱孤再適當加入清熱藥。
治療脾胃濕熱的偏方
1、素燒苦瓜:新鮮苦瓜200克,切絲,先用開水浸泡片刻以去苦味,再入油鍋燒炒至九成熟,出鍋,勾欠(含有鹽、味精)澆汁。
2、赤小豆薏米飲:赤小豆30克、薏米30克,加清水文火燉煮30分鐘后取100毫升汁液,再燉30分鐘后倒出剩下的100毫升汁液,將兩次的汁液攪勻,溫飲或涼飲。
3、金針冬瓜湯:干金針菜20克,切段,開水浸泡20分鐘后與50克冬瓜絲入沸湯,片刻即好,加鹽、味精,點幾滴香油。
4、五花茶:干木棉花30克、金銀花30克、槐花20克、雞蛋花20克、葛花20克。以上所有材料洗凈,放入煲內,加入400毫升清水煎渚。此款五花茶能清大腸濕熱。
脾胃濕熱養(yǎng)生
上一篇:脾胃肝腎養(yǎng)生7大穴位
下一篇:皮膚養(yǎng)生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