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語文學習 > 國學知識 > 哲學 > 水的哲學意義論文優(yōu)秀范文

水的哲學意義論文優(yōu)秀范文

時間: 坤杰951 分享

水的哲學意義論文優(yōu)秀范文

  “上善若水”這一成語,出自老子《道德經(jīng)》第八章,蘊含著水的的深刻哲學意義。以下是學習啦小編整理分享的水的哲學意義論文的相關文章,歡迎閱讀!

  水的哲學意義論文篇一

  摘要:“上善若水”這一成語,出自老子《道德經(jīng)》第八章,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所持有的為人處世的方法與道理,歷來為仁人志士崇尚的最高道德境界。本文從介紹“上善若水”的內涵,來解析處世哲學及時現(xiàn)實的重要意義。

  關鍵詞:上善若水

  一、 淺析“上善若水”

  近幾年來,學習國學成為中國人所推崇的文化,國學是什么?簡單地說,是中國人之所已成為中國人的學向。國學不僅包括數(shù)千年來積累下來流傳開來的經(jīng)典,如“四書五經(jīng)” 《老子》、《莊子》、《史記》、唐詩、宋詞,也包含中國人的思維方式,生活方式,行為方式及至娛樂方式的各種學問;學習國學的且的在于:對現(xiàn)實的指導意義及對人生的啟迪作用。

  老子:中國道教的創(chuàng)始人,他創(chuàng)立的道教在中國幾乎家喻戶曉,中國以“道光養(yǎng)晦,有所最為”的方式處理國際事務,就是受老子人生哲學的影響。老子的《道德經(jīng)》成書于2000多年前,短短五千言,玄達數(shù)干年,蘊含著閃光智慧已滲透到中國人的血液中,分上、下兩篇,在開篇提出“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故稱為《道經(jīng)》,講述了宇宙的根本;下篇起首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故稱《德經(jīng)》,講的是處事的方略。

  我非常喜愛其中的“上善若水”這一成語。“上善若水”這一成語,出自老子《道德經(jīng)》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所惡,故幾于道。居善地,心善淵,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古人的話一字概括多種意思,仁者見仁,智者見智,致使人們理解不同,說法不一。我們在正確理解古人所言的真正意義時,須將前后相關的詞語,略省語句、引仲意思練習起來理解,方能領悟作者的本意。

  “上善”:至善,最完美。

  “水”:善于滋潤萬物,又不與萬物爭天下,論長短,這里喻指與世無爭的圣人。

  “若水”:故水名,即今雅襲江,古時稱“若水”。

  “道”:老子哲學的核心,是天地萬物遵循的自然法則。

  “幾于道”:“幾”非常接近,達到符合自然法則。

  這段話的意思;最接近于善的人就像水一樣。水善于滋潤萬物從而有利于萬物的生長,但它卻不與萬物相爭??偸峭A粼诒娙硕紖拹旱牡胤?,因此也最接近于“道”。

  水具七種德行,既水性與人性最和諧的統(tǒng)一:

  “居善地” : 人應像水一樣,善于選擇下位而居。

  “心善淵” : 人心胸應該像水一樣浮塵幽靜。

  “與善仁” : 待人應該像水一樣真誠友愛。

  “言善信” : 說話應該像水一樣準時守信。

  “政善治” : 做事要像水一樣周旋調和。

  “事善能” : 做事要像水一樣發(fā)揮潛能。

  “動善時” : 行動要想水一樣飛把握時機。

  老子強調:一個人應該像水一樣,滋潤萬物、但從不與世間萬物爭高下,總是處于人們不愿處的地方,潔身自好,這樣的品格才最接近正道,能達到美好境界。

  人們常說“柔情似水”,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寫到:“女人是水做的骨肉”,即以水至柔的特性對比;但水也能至剛,自古就有水滴石穿的典故,石頭何其堅硬,水能穿石,可見水的柔中有剛;水又是至韌的,李白有詩言“抽刀鑿水水更流”,寶刀可削鐵如泥,卻無法阻鑿涓涓細水,可見水長流部鑿之韌,水至潔,能與萬物相客,而不與萬物相爭,這才是一個胸懷高遠的仁人志士所應具備高尚品德。

  二、處世哲學

  老子的“上善若水”處世哲學,從水的品格中道出了一連串的人生哲學的行為準則,無疑為世人立身具有身份重要的指導意義。

  現(xiàn)實社會中,物欲橫流,各種欲望層出入不窮,不斷沖擊著道德品質的標準,人們不斷被抑郁束縛理智,讓狂妄喪失善的本性:“上善若水“,如老子所言,世間的萬物,剛柔相濟,陰陽相生,這才是最完美的物質世界,做人就應該如水一般,讓心寧靜、都江堰上就有“上善若水”四個字,自李冰橫跨兩千余年,為天府之國被連綿也無怪,提為“上善若水”,借水喻人,做人要做上善之人,做事應該做上善之事。我認為,“上善若水”就今日而言,其現(xiàn)實意義如下:

  1.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

  水是自然萬物賴以生存的根本,是人類得以生存發(fā)展的報基,它穿行于萬物之間,滋育,惠澤萬物,永遠卑下的向低處順勢流去,不懂表現(xiàn)。不是它無能,甘愿受人擺布,而是在沉默中積蓄力量,以弱小之軀,堅定的毅力滴穿磐石,無所不能,是人意志力的一種體現(xiàn)。

  2.水溶與萬物而不爭

  水是萬能溶劑,它滋育萬物的同時,卻不與萬物、自然爭高下,論長短,不正如世人應淡泊名利嗎?

  3.隨遇而安

  遇石則繞,遇堤而停,入渠而順,與人的隨遇而安不謀而合,適環(huán)境而生存,以自然規(guī)律而行事。

  4.水的靈活性

  水是無形的,又是有形的,因物隨行。遇冷成冰,遇熱成氣,在方則方,遇圓則圓,在任何環(huán)境中都能自如應對,變通而不傷毫發(fā)。做人也應如水一般,學學它的靈活。

  5.水質透明,清澈見底

  6.水的公平

  “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成其浮,做人應如水般:以寬容仁慈之心待人,以“水滴石穿”的毅力面對一切困難,善于把握時機,學會明辨是非,可與不可,不行違規(guī)越禮之事,用自己的全部身心為萬物服務,不求回報。

  無疑,老子“上善若水”的處世哲學對于我們今天的道德修養(yǎng)和立身處事具有重要的顯示意義。

  水的哲學意義論文篇二

  管理哲學:像水一樣管理

  本文著力于實戰(zhàn)的角度出發(fā),力求用水的生存和處事方式,來揭示其蘊含的管理哲學。管理的核心是管理和經(jīng)營人心,管理的輔助工具是溝通,通過科學的管理工具和有效地溝通,實現(xiàn)團隊創(chuàng)造價值最大化。通過水哲學解讀,可以不斷地修煉領袖品格,讓更多在管理崗位的職業(yè)經(jīng)理人受益,務實做人做事,提高含金量的同時,著實解決團隊管理方面所存在的問題。

  上善若水,水利萬物而不爭。世界上有一種無私,它滋潤萬物而不爭功;世界上有一種默默無聞,它奉獻卻不張揚;世界上有一種無畏,它勇敢地流淌到任何地方;世界上有一種大智若愚,它擁有超凡的智慧;世界上有一種溫順,它猶如謙謙君子般儒雅;世界上有一種兇猛,它可以吞噬高山平原;世界上有種變通,它可以繞過高山險阻;世界上有一種壯觀,它可以飛流直下三千尺;世界上有一種堅持,它可以忍受寂寞數(shù)十年如一日;世界上有一種爆發(fā)力,它可以載舟亦可覆舟!

  我喜歡水的善良,滋潤萬物而不爭功;我喜歡水的胸襟,因為它的海納百川,才會容納江河湖海;我喜歡它的韌性,之所以有了堅持不懈的毅力,才可以做到水滴石穿;我喜歡水的謙卑,這樣它做到了大地的接納和肆意流淌;我喜歡它的無常,因為水是無色、無味、無形、無勢的!

  水蘊含了無限的管理哲學,下面讓我們一一解讀下:

  一、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管理者的胸懷及品格

  地球上的陸地和海洋總面積約5.1億平方千米,其中海洋面積約3.61億平方千米,占全球總面積的71%。得出結論,地球上絕大多數(shù)面積被海洋占據(jù),大海之所以浩瀚是因為它處在地平面的最低處,大海擁有謙卑的態(tài)度和包容的情懷,才能讓江河湖川奔流到海。作為一名出色的管理者,何嘗不是如此:首先要具備博愛,用寬廣的胸襟去包容你的下屬,因為你要面對的團隊成員形形色色,要容納那些你所不喜歡的人,記住用人之長,必容人之短。其次,用一顆謙卑的心態(tài)去接納別人的意見和批判,因為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一名出色的管理者必定是在質疑和爭議中蛻變而來。最后,學習大海的低調,它知道自己浩瀚無比,卻永遠都是不張揚,樂此不疲地迎接著每一條河流的到來,大海更明白眾人拾柴火焰高的道理。低調的實力派自然會贏得更多的支持者!

  作為管理者應具備上善若水的品格,職場中對上對中對下均需厚德載物,不斷地學習中厚積薄發(fā)!

  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不積硅步無以至千里—管理者的做事態(tài)度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千里之路,是靠一步一步地走出來的,沒有小步的積累,是不可能走完千里之途的。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河,濤濤江海是一點一滴匯聚而成的,正因為點滴的積累,才形成波濤澎湃的江海。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此語告誡我們:做事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堅忍不拔最終才能達到目的。一名出色的管理者,不可能一下子就能學會管理的藝術,也不可能短時間內就善于團隊管理,古語曰:“積土成山,積水成淵”,不要盲目的追求速度,因為一切的變化來自于事物的自然發(fā)展,切莫改變它的軌跡,欲速則不達!

  管理者必須要經(jīng)歷不斷學習,不斷積累,不斷嘗試,不斷改進的漫長摸索過程,才能練就過人的管理造詣,駕馭超凡的團隊運作能力!

  滴水不漏也是一種行事風格,制定團隊計劃要做到周密謹慎,一場活動的成功,往往在籌備期就能看出結果,針對活動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是否都檢查到位,活動的方案決定活動質量,方案多出自計劃期,計劃期既是我們常說的籌備階段,此時方見管理者運籌帷幄的能力。

  作為管理者時刻都要對下屬進行督促和工作跟進,檢查下屬工作的時候不要含糊,執(zhí)行領導職務不打折扣,不要像例行公事一樣,否則是毫無意義的工作跟進。

  三、水滴石穿—管理者的韌性及毅力

  自古以來形容一個人的堅持和毅力,莫屬水滴石穿的言詞更恰當,看似微弱毫無威力的水滴,它用時間見證了持之以恒的力量。我們可以體會到水在滴穿石頭之前所經(jīng)歷的寂寞,數(shù)十年如一日的堅持,終于修成正果。其實水在沒有穿透石頭之前并不敢相信自己具備這樣的能力,只是不斷的努力和持久的堅持,讓它滴穿了石頭。試想當今的人們,多少人失敗在堅持上,當成功咫尺之遙的時候選擇放棄的失敗者又有多少?當我們選擇逃避和放棄的時候,我們應該想想水是怎么做的,目標和現(xiàn)實面前你不要認為自己很渺小,很無能為力,只要你堅持,只要你專一,事業(yè)和人生一定會有所建樹。水的成功讓我們再次感悟“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所蘊含的道理。

  作為管理者,需要水滴石穿的這種精神,讓水帶領你我思考,讓水的這種可歌可泣的毅力指引我們的執(zhí)著。如果用這種精神來研究管理,專一并做好管理這件事,這個類型的管理者在管理領域定能有所成就!

  四、水至清則無魚—管理者的管理風格

  此語解為:水太清了,魚就無法生存。“水清無魚” 告誡人們指責人不要太苛刻、看問題不要過于嚴厲,否則,就容易使大家因害怕而不愿意與之打交道,就像水過于清澈養(yǎng)不住魚兒一樣。大多數(shù)管理崗位的角色,完美主義者占大半,對下屬的要求過于嚴格,目標期許過高,上下級缺少溝通的話,長此以往極易導致職場關系危機,處理不當,會造成溝通障礙和溝通陷入僵局,身為團隊的管理者,對待下屬不要過于苛刻,只要不犯原則性或不可挽回性的錯誤,說教達到反省悔改目的即可。管理者還要懂得知人善用,挖掘每個人擅長的特點,調節(jié)及安排做相應崗位的事,這樣團隊成員發(fā)揮了效能,又找到了自己的專長,這樣經(jīng)營團隊才會盈利。

  給大家講一個故事:去過廟的人都知道,一進廟門,首先是彌陀佛,笑臉迎客,而在他的北面,則是黑口黑臉的韋陀。但相傳在很久以前,他們并不在同一個廟里,而是分別掌管不同的廟。彌樂佛熱情快樂,所以來的人非常多,但他什么都不在乎,丟三拉四,沒有好好的管理賬務,所以依然入不敷出。而韋陀雖然管賬是一把好手,但成天陰著個臉,太過嚴肅,搞得人越來越少,最后香火斷絕。佛祖在查香火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這個問題,就將他們倆放在同一個廟里,由彌樂佛負責公關,笑迎八方客,于是香火大旺。而韋陀鐵面無私,則讓他負責財務,嚴格把關。在兩人的分工合作中,廟里一派欣欣向榮景象。其實在管理者的眼里,沒有廢人,正如武功高手,不需名貴寶劍,摘花飛葉即可傷人,關鍵看如何運用。

  管理者是水,魚兒好比團隊的成員一樣,身處化妝品行業(yè)的人才濟濟,他們或資深亦或大牌,請允許他們張揚,再允許他們鋒芒,既然他們是魚兒,管理者就要學著像水一樣去接納,去包容,去感化,去改變他們!

  五、飲水思源—管理者應有的感恩之心

  人生漫漫的長路中,充滿了無限變數(shù),布滿了未知的險阻,需要經(jīng)歷若干的困難和挫折。當你遇到困惑迷津,當你遇到生活和工作的不如意,當你厭倦這現(xiàn)實的世界時,有一種純粹的幫助,這種幫助不記任何回報。他們的援助之手使我們度過了困境,走出了低谷,認清了自己,明確了前方的路,重新開始了自己的夢想之旅。這些人你是否還記得?有沒有好好的感謝一下?很多時候我們忘記了感恩,忘記了別人的幫助不是必需品,飲水思源是一種感恩,感恩曾經(jīng)給你幫助的人,哪怕再微弱的力量,都值得你銘記于心。

  管理者應該用“飲水思源”的感恩之心,常思“吃水不忘挖井人”的圣訓,管理者執(zhí)行之路上,我們曾經(jīng)走過彎路,或者遇到過瓶頸,亦或者犯下過錯誤,只要我們勇敢的和團隊挺下去,一切管理問題都不是問題。對待團隊成員要記得:感恩他們的支持,感恩他們的不離不棄,感恩他們的全力付出,感恩他們的高效執(zhí)行。同時感恩曾關注、曾幫助、曾指點、曾教誨你的每個人,他們給你動力,給你激情,給你重生的機會!

  六、冰出于水而寒于水—管理者帶團隊標準及態(tài)度

  同一物質因為環(huán)境的不同,產(chǎn)生極大的物理變化。水因為氣溫的臨界點而結冰,說明水是順勢而為的先驅者,當我們改變不了環(huán)境的時候,可以去適應環(huán)境,直到順應環(huán)境為止。冰出自水,但形態(tài)和密度發(fā)生了質的變化,但是冰比水更具殺傷力和破壞力,如若不經(jīng)歷那刺骨的寒冷,哪有堅若磐石的冰山,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這種自我改變需要多大的勇氣,需要多大的魄力,它的蛻變過程猶如毛毛蟲的垂死掙扎,才實現(xiàn)蝴蝶的繽紛多彩的生活。

  管理者在帶領和培養(yǎng)團隊成員的時候,要毫無保留的把自己的知識和技能,進行徹底的傳授,嚴格訓練和要求出色的優(yōu)秀成員,有朝一日超越自己的成就和造詣,培養(yǎng)人一定要具備這樣的胸懷。

  管理者啟示:職場的過程是不斷升華的過程,這個過程是脫胎換骨的歷程,這番滋味只有經(jīng)歷才可體會。一名卓越的管理者必定煎熬過蛻變的痛苦,反思中求變,變則通,通則達!

  七、水中撈月——管理者的務實意識

  此條成語闡述一群猴子,看到水中的月亮漂亮就去撈。雖然猴子們很有方法,也能團隊作戰(zhàn),又很努力,但到頭來“竹籃打水一場空”,費盡百般周折終發(fā)現(xiàn)是倒影,導致團隊情緒很沮喪,失去奮斗的動力。故事淺顯易懂,折射出這樣的道理:首先,猴子團隊的努力方向是錯的,再努力,結果也是徒勞。其次,猴子團隊目標是一種假象,犯了戰(zhàn)略性的低級錯誤。最后,猴子團隊的領導者缺少閱歷和常識,分明是水中倒影的月亮,卻異想天開的認為是真的月亮掉到水中,十足的文盲。現(xiàn)實生活中,說明人易被現(xiàn)實的表象所迷惑,容易迷失自我,迷失方向。作為團隊領袖型人物,不能明辨是非,缺乏常理思維,散發(fā)錯誤的指令而導致徒勞,這是最大的營銷成本!

  身為一名管理者,要具備睿智的頭腦,看透事物本質的思維能力,才不會發(fā)出錯誤的指令。同時,制定清晰的、可實現(xiàn)性的團隊戰(zhàn)略目標非常重要,管理者要打造的是狼性團隊,而不是猴子團隊。給猴子一棵樹,讓它不停地攀登;給老虎一座山,讓它自由縱橫。也許,這就是企業(yè)管理用人的最高境界!

  八、水無常態(tài),兵無常勢——管理者對事物的應變能力

  水無常態(tài),說明水的善變性,面對不同環(huán)境、不同條件、不同物質的應變速度和應變能力。水呈現(xiàn)的方式千變萬化,小溪的安靜,瀑布的壯美,江湖的奔涌,泉水的動力,大海的寬廣浩瀚。它遇寒變冰、遇熱沸騰,經(jīng)過人們的智慧加工可變成酒、飲料,水還可以變換自己的形態(tài),根據(jù)不同容器的形狀來改變自己的形態(tài)。兵無常勢,打開戰(zhàn)爭歷史的大門,我們仿佛看到諸多戰(zhàn)爭場面,手掌帥印的將領出奇的排兵布陣,整合各種資源,出其不意掩其不備打贏戰(zhàn)爭的舉不勝數(shù)。這個世界的復雜程度超乎你所看到的,甚至超乎你所想象的,當身處復雜多變的環(huán)境下,人要根據(jù)環(huán)境的變化來調整自己的處事和生存方式,快速適應環(huán)境是人的一種稀有能力。

  優(yōu)秀的管理者,一定是一位四通八達的人物,因為要面對形形色色的團隊成員,他們或許家庭出身不同,或者教育不同,或者性格不同,或者價值觀不同,或者處事風格不同。管理除了人性化之外,還要靈活的管理方法,因人而異,因材施教,不能一種管理方法試用到整個團隊。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時代,以不變應萬變,萬變應不變,這點是管理者需要重點修煉的項目之一。

  九、背水一戰(zhàn)——管理者的魄力及決心

  縱觀中外戰(zhàn)爭史,發(fā)生過無數(shù)的戰(zhàn)場廝殺,有戰(zhàn)爭必有輸贏,有戰(zhàn)爭必有死傷,有戰(zhàn)爭必有涂炭。楚漢戰(zhàn)爭時期,韓信率領由老弱病殘組成的部隊,抵抗少于項羽軍隊若干倍的精兵強將,但結果卻是韓信打贏了這場戰(zhàn)役。因為韓信統(tǒng)領的部隊,背后是波濤洶涌的河流,這種地理環(huán)境下,面對敵軍沒有退路,由此激發(fā)出每個人求生的本能和強烈的求勝欲望,所以戰(zhàn)爭史上便有了著名的背水一戰(zhàn)。作為一名管理者,想把團隊帶好,一定要具備激發(fā)團隊潛能的本領,千萬不要小看潛能的威力,平凡生活中人所展現(xiàn)的只是冰山一角,每個人未開發(fā)的潛在及未顯現(xiàn)能力超乎想象。

  案例分享:本月17-21日于寧波象山,MCC與唐三彩(象山店)開展了一場大型的彩妝秀推廣活動,本人協(xié)同總部的其他四位老師,并從代理商團隊中挑選十一位優(yōu)秀彩妝師前往執(zhí)行活動,所有人對于銷售任務都是有很大的質疑,之所以有質疑或者對任務完成沒有信心,是因為本品牌在整個浙江省之前未有超過十萬的促銷業(yè)績,并且是單店活動的前提條件下,在活動前的動員會中,明確任務指標并分解到小組,同時做活動優(yōu)勢分析,讓每個人對活動任務充滿信心,保證出師有利;同時賦予和塑造團隊的榮譽感,戰(zhàn)士為榮譽而戰(zhàn),如果完成銷售任務,活動業(yè)績將成為品牌歷史性的里程碑;再者就是激發(fā)出所有人的對活動任務完成的激情,讓激情轉化成動力和積極行為,貫穿整場活動;最后和團隊患難與共,我信奉的經(jīng)典信條被團隊喊成口號:“今日,誰與我浴血奮戰(zhàn),誰就是我的兄弟!”作為全品項為彩妝的品牌,其中周六全天下雨的條件下,活動以二十三萬的優(yōu)秀業(yè)績而圓滿落幕,同時刷新唐三彩200家連鎖系統(tǒng)單日單店銷售最高紀錄。

  管理者采用適宜的壓力,恰當?shù)姆椒?,因人而異的潛力激發(fā)策略,讓每個人對潛能開發(fā)充滿無限的熱情,樂于去探究,不斷的提升個人能力,提高團隊內最薄弱的鏈條環(huán)節(jié),彌補水桶定律中最矮的短板,從而團隊的戰(zhàn)斗力才會強大起來。與團隊去創(chuàng)造無限的不可能,把不可能變?yōu)榭赡?與團隊去創(chuàng)造無限的可能,把可能的事情做的更加完美!

  十、 水則載舟,水則覆舟(荀子)——管理者的居安思危

  泱泱華夏上下五千年,歷史記載著每個帝國的統(tǒng)治和衰落。打開歷史的大門讓我們穿越時空,回到那個大唐盛世時代,國家經(jīng)濟和軍力空前的繁榮昌盛。一代名君唐太宗的政績值得當今每位執(zhí)政者學習、效仿,唐太宗時刻清楚自己是舟,庶民為水的道理,“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這句格言實際出自荀子,被唐太宗使用并發(fā)揚光大,真正的為國家、為人民做事情,他們才會回饋于朝廷政府,但是當不作為或者昏庸無道充斥的時候,統(tǒng)治者危險就到來了,所以只有小心才能駛得萬年船。

  作為一名聰明的管理者,日常做到“在其位,謀其政”,并要時刻的居安思危,給自己營造危機感,因為你有很多潛在的競爭對手,他們正處心積慮的想上位,要想立足不敗之地,需要源源不斷的學習力,不斷修煉領導力,不斷提升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不斷完善自己的人格魅力,不斷關注團隊的需求并滿足它,勿敗在德不匹位上。管理大師們無非比我們做的更多、堅持的更久、付出的時間和精力多數(shù)人不及而已!

  本篇文章構思已久,總想把水的生存和處事哲學寫成文章,多年后終于完成心愿,落稿之時仿佛心里漂浮的磐石落地,本文采用了水的做人做事智慧,結合了勵志的成功學,講述潛能激發(fā)的重要性,運用古語今析的講解方式,簡明扼要的描繪了管理者的心態(tài)及做人的哲學,強調帶領團隊的管理方法,拋磚引玉的指引營銷思維,本文純屬個人觀點,歡迎大家提供寶貴建議!

  水的哲學意義論文篇三

  小議自然觀之水的哲學闡述

  一、水之辯證

  被譽為中國自然辯證觀之經(jīng)典的《易經(jīng)》中的“坎卦”是與水相關的描述:“水流而小盈”,即指水是不停地流動、變化的?!墩撜Z•子罕》中記錄到:孔子面朝東逝的河流,感嘆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此處孔子借河水的流逝,抒發(fā)了時光如河流一樣稍縱即逝的人生感慨。朱熹在《四書集注》中將《論語•雍也》中記載的孔子著名的“知者樂水”論解釋為:“知者達于事理,而周流無滯,有似于水,故樂水”。他將“知者”的品質比喻成如水一樣“周流無滯”,即永不停止地流動。孟子在《盡心上》中說:“流水之為物也,不盈科不行。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達”。意思是,君子所追求的“道”,和流水的特性聯(lián)系了起來。以上皆表現(xiàn)出水之無常萬變,水之川流不息,是中國古代自然觀中關于運動的理論。而老子之“上善若水”論,卻也表現(xiàn)出水之不爭的靜止態(tài)。莊子在《德充符》中,他借用孔子之口曰:“人莫鑒于流水,而鑒于止水,唯止能止眾止”,“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為法也,內保之而外不蕩也”,此處乃是莊子關于水的靜態(tài)即“止水”對人的啟示。他在《莊子•外篇•刻意》中關于“養(yǎng)神之道”的理論中說道:“水之性,莫動則平,故曰靜而不變,快而無為,動而以天行,此之謂養(yǎng)神之道也”,也就是說,他認為“養(yǎng)神之道”應該與平靜的止水一樣。這些論述都表達和完善、深化了中國哲學自然觀中水在“動”以外還有“靜”的辨證思想。莊子在《逍遙游》中寫道:“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他認識到了水的力量須累積到一定的程度才能負載起大舟。荀子在《勸學》中也提到:“水積則生吞舟之魚”,“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因此,“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在這里用水之由小到大的過程隱喻人學習過程中的積累。孫子的《行篇》中也表達了關于借用水的力量說明戰(zhàn)爭中所要堅持的爆發(fā)性強大力量:“勝者之戰(zhàn)民也,若決積水于千仞之溪者”。此處,關于“積”的概念,是對水由小到大的規(guī)律的科學認識。老子在《道德經(jīng)》第七十八章中說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此處表達了道家哲學中“水滴石穿”、“以柔克剛”的自然法則,展現(xiàn)了古代中國關于量變與質變的辨證觀。

  二、水之喻德

  中國古代的哲學中,以自然觀來修養(yǎng)德性,同樣也離不開“水”的痕跡。《淮南子•原道訓》第十七部分中寫道:“夫水所以能成其至德于天下者,以其淖溺潤滑也。”在《管子•水池》中可見,雜家管仲學派以德喻水,指出“夫水淖弱以清,而好灑人之惡,仁也;視之黑而白,精也;量之不可使概,至滿而止,正也;唯無不流,至平而止,義也;人皆赴高,己獨赴下,卑也。卑也者,道之室,王者之器也,而水以為都居。”老子在《逍德經(jīng)》第八章中寫道:“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即是指,至善之人如水一般。水之善在于以自身滋養(yǎng)萬物卻不與萬物相爭,停留于眾人皆厭惡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這被認為是老子“上善若水”人生哲學的總綱。他認為,“居,善也,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事,善能;動,善時。”如此一來,老子將此水之至善的品質用以教導人們,以樸素的自然觀奉勸人們應做到如水一般,居住時選擇深淵、峽谷等別人不愿意到的艱苦地方;心胸則應像大海一樣廣闊、深邃;待人應像水般有著滋養(yǎng)萬物的無私和仁義;言語時,要像水養(yǎng)萬物一樣誠實守信;做事時,要像水一般盡力去做對萬物最好的事;行動時,應像雨水一般適時地行動,把握時宜。老子亦說:“知其雄,守其雌,天下為溪。天下為溪,常德為高。知其榮,守其辱,天下為谷。天下為谷,常德為足。”又說:“上德為谷。”“溪”與“谷”皆為流水和儲水之地,卻也是相對平地、山地而言,地勢最低的地方,才得以蓄水,因此老子言下之意是人的德性應像天下的河流、小溪一樣,安守卑微,卻成就百川。最高的德性就像擁有山谷一樣的氣概。老子作為中國古代哲學家、思想家,對當時和后世人們的思想影響甚深甚遠,他將以“水”為精華的自然觀融入到人生觀中,將水的品性作為人的道德培養(yǎng)的標準,以育人于無形之中,使中國哲學的自然觀同樣以如水一般源遠流長地影響著中國政治、文化。

  三、以水為政

  中國哲學的自然觀不僅對育人有著潛移默化地影響,對古代君王的統(tǒng)治制度以及理念上也產(chǎn)生了不可忽視的引導,而大部分重要論述都以水為例進行。孟子在論說仁政主張時多次以水為喻。他用水之“就下”的特點來論說“仁政”的重要性。他在《梁惠王上》道:“如有不嗜殺人者,則天下之民皆引領而望之矣。誠如是也,民歸之,由水之就下,沛然誰能御之?”又在《離婁上》中道:“民之歸仁也,猶水之就下、獸之走壙也。”諸侯如果能夠實行“仁政”,民眾必然紛紛歸順。“仁之勝不仁”就好比“水勝火”,在治理國象中仁政必然要勝過暴政。在孟子這里,“水”是“仁”的象征。荀子在《王制》中最先提出了“水則載舟,水則覆舟”的君民關系論,同樣是借用水的強大力量作比喻。而發(fā)展了西周“防民之日,甚于防川”的民本思想,成為中國古代政治治國思想的典范。這些都是對于中國自然觀中“積水而為海”的辨證理論的深刻認識和運用。墨家則用水的特性來說明了“兼愛”的可行性。他認為造成家、國、天下動蕩不安的根源,是人們不相愛,彼此互相憎恨、互相殘殺。要改變這種局面,就惟有實行“兼相愛,交相利”,才能達到天下太平。他認為“兼愛”的做法,有利于天下,亦容易做到,但之所以不能施行,乃因其執(zhí)政者的不接受。墨子指出:“茍有上說之者,勸之以賞譽,威之以刑罰,我以為人之于就兼相愛、交相利也,譬之猶火之就上,水之就下也,不可防止于天下。”墨子還用水為喻,論證尚賢的主張:“江河不惡小谷之滿己也,故能大”,“是故溪陜者速涸,逝伐者速竭”。君主要像江河一樣擁有廣大的胸襟,廣納人才,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否則國家便不能得到長治久安。從《呂氏春秋•十二紀》關于冬季的記述中可以看出,“水德含義的主要方面是要求君主能夠注重道德修養(yǎng),如同水滋潤萬物一樣施德于百姓。根據(jù)冬季閉藏的特點,君主還應做到節(jié)制個人欲望,減少對百姓賦稅搖役的征收,注重與民休息,發(fā)展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綜上所述,中國哲學中的自然觀乃是一種充滿人文主義色彩的自然觀,而其很大一部分是與對“水”相關的樸素唯物主義觀和自然辨證觀。“水”的哲學從中華民族對于生命本原的探索為始,在各大哲學家、思想家的思辨中對中華民族精神產(chǎn)生了深淵的影響,并且潛移默化地將水之品質融入了人之德性中。以“水”為精華的中國自然觀逐漸滲透于國家政治治理當中,使中華文化更加充滿了人文色彩。中國的自然觀,不僅是哲學家們對自然的探索中獲得的重大成果,亦是對中國古代政治,甚至當今國家治理中占有一席之地。

  作者:蔡崇華 單位:華南理工大學思想政治學院

  >>>下一頁更多精彩“水的哲學意義論文”

2689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