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語文學習 > 國學知識 > 哲學 > 馮友蘭人生哲學讀后感范文示例

馮友蘭人生哲學讀后感范文示例

時間: 坤杰951 分享

馮友蘭人生哲學讀后感范文示例

  通過閱讀馮友蘭先生的人生哲學這本書,每個人的讀后感都不一樣。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精心整理的馮友蘭人生哲學讀后感的相關(guān)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

  馮友蘭人生哲學讀后感篇一

  初識馮友蘭先生是因為讀他寫的《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讓我對中國文化有了一個清晰的輪廓,在孔子孟子的仁和義;墨子的兼愛;道家的“無為”,這些高深的哲理中慢慢吸取中國文化的營養(yǎng)。當看到《馮友蘭追問人生》一書時,毫不猶豫的收入囊中,信手翻開書頁,跟隨馮友蘭先生的目光探尋人生四部曲。本書45篇文章,從人生真相起筆,到人生境界等,最后落筆于人生的漫談,四部曲層層遞進,演繹人生之旅。

  人生是一個宏觀的理論,馮友蘭先生從微觀的角度,闡述這個宏觀概念,我喜歡聽他娓娓道來,講授一個個哲學命題,傳授哲思,人生成功之因素,他講解只有才力命三種因素結(jié)合,才可以成功,《傷仲永》中講述的神童仲永,天姿聰穎,后來自己不要學習,淪落為一個普通人,就是沒有注重后天的教育和學習。所以古人云:業(yè)精于勤,而荒于嬉。只有努力才能在某個專業(yè)取得成功,但是要想有大的作為,就像詩人能成為大家,或名家,就要靠他的才來決定。正如愛迪生所說“天才是1%的靈感加上99%的汗水,但那1%的靈感是最重要的,甚至比那99%的汗水都要重要”。

  這讓我記起戴維.申克《天才的基因》提出的新觀點,“人人體內(nèi)都藏著一個天才”,他指出天才不是靠天資,而是訓練出來的,莫扎特、貝多芬都是小小年紀開始訓練,堅持不懈,才獲得成功。“一分耕耘,一分收獲”、“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恒心和毅力是制勝的法寶,戴維.申克先生在書中強調(diào)后天的重要性,認為只要努力,就會成功,我不完全贊同戴維.申克先生的觀點,我贊同馮友蘭先生和愛迪生的觀點,沒有天資,你即使再努力,也不一定能成為大家、名家。

  馮友蘭先生提出自然、功力、道德、天地的 “人生四境界”說,從低到高,幫助人們在欲望和迷茫的世界中,構(gòu)筑精神的理想境界。靜心想想,我們都只有一個人生,一定要活出自己而不是成為別人。讀著這句話,我想起周國平先生所言,活得簡單才活得自由。只有一個人生,我們是渾渾噩噩還是清清楚楚,每人的基調(diào)不一,正如一千個人眼中會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那么,如何去感受人生、體味人生,做真實的自己,活出真性情,活出自我,這也是我們該思考的內(nèi)容?

  馮友蘭人生哲學讀后感篇二

  馮友蘭一生從事學術(shù)研究的時間長達七十多年,這期間內(nèi)先后完成了《中國哲學史》、“貞觀六書”、《中國哲學史新編》等十幾部書。本文只對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闡述一些讀后的感受。

  一、 馮友蘭

  馮友蘭幼年受中國傳統(tǒng)正規(guī)教育的啟蒙,熟讀過《詩經(jīng)》、《論語》、《孟子》、《大學》、《中庸》,讀過《書經(jīng)》、《易經(jīng)》和《左傳》。此外,他還閱讀過他父親所藏的一些新書籍、新刊物,初步接觸了世界的新知識。馮友蘭少年時閱讀過一些帶有民主主義色彩的書籍,并開始對邏輯學及哲學產(chǎn)生興趣。馮友蘭青年時就讀于北京大學哲學系,其思想深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馮友蘭開始創(chuàng)辦刊物,并于此后赴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深造。這一時期,馮友蘭的思想深受西方哲學尤其是柏格森哲學、杜威實用主義與新實在論的影響。馮友蘭的哲學思想雖然深受西方哲學的影響,但他的思想基礎(chǔ)與思想主旨卻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與中國傳統(tǒng)哲學。他畢生所追求的正是復(fù)

  興并弘揚中國傳統(tǒng)文化,尤其是儒家文化和儒家哲學思想。

  二、馮友蘭眼中的孔子和儒家思想

  馮友蘭在書中明確承認孔子和儒家文化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主流,肯定中國哲學中存在一個“道統(tǒng)”,即儒家道統(tǒng)。這些論斷和評價,表明馮友蘭在當時是很有膽識和富有創(chuàng)見性的。因為在經(jīng)歷了批孔反儒的新文化運動以后,雖然有梁漱溟先生倡“新孔學”于其前,但如此明確地高度評價孔子在中國歷史中之地位,馮友蘭當是第一人。

  馮友蘭解釋了“儒”,闡述了孔子和《六經(jīng)》的關(guān)系,對孔子的思想也做出了許多新的解釋。他對孔子的正名思想、仁義觀念、忠恕之道、精神修養(yǎng)發(fā)展過程都做了詳細的分析。在他看來,孔子不是“述而不作”,而是“以述為作”。 孔子講《詩》,不只是練習應(yīng)對,而強調(diào)其中的道德價值;孔子講《書》,不只記其言語事跡,而注重于引申其中的道德教訓;孔子講《禮》、《樂》,不只講其形式節(jié)奏,而注重“禮之本”及樂之原理。所以,說孔子思想的精神實質(zhì)是“以述為作”,而此種精神和傾向,傳之于后來儒家,大都是努力以述為作,遂構(gòu)成儒家思想之整個系統(tǒng)。

  三、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中體現(xiàn)的哲學觀

  1、哲學的內(nèi)涵

  馮友蘭認為:“哲學乃自純思之觀點,對于經(jīng)驗作理智的分析、總括及解釋,而又以名言說出之者。”哲學是要依靠人們的思與辯的。

  馮友蘭在《中國哲學簡史》中反復(fù)的指出:“假使我們要只用一句話,說出哲學是甚么,我們就可以說:哲學是對于人生的,有系統(tǒng)

  的,反思的思想。”換句話說,對于人生的有系統(tǒng)的、反思的思想,就是將人生作為思的對象,就是對于人生有所覺解。馮友蘭認為人區(qū)別于禽獸最主要的一點就在于人對于他的生活有覺解。覺就是自覺,解就是了解,覺解就是人能夠自覺他在做某事。

  他將人的境界分為四種,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的人順應(yīng)自然本能、社會習俗以及個人習慣而行事,并不能覺解宇宙人生、社會道德價值,也沒有清醒的自我意識。自然境界的人雖然是生活在天地之間,但其人生是被動的,其覺解程度是低級的,根本不知道自己生活于天地之間,任何事情對其都是毫無意義的,這是一種最低的人生境界。功利境界的人對其行為已有了清楚的覺解,其做事的目的都是為了得到自己的“利”。馮友蘭認為功利境界的人的行為不管是有利于社會的發(fā)展還是不利于社會的發(fā)展,其主觀的動機和目的都是為一己之利,并沒有覺解到人生的道德觀念,因此其境界只能是功利境界,而社會上大多數(shù)人都處于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中的人不僅清楚的覺解了其所做之事,而且對于人性亦有所覺解,他們已經(jīng)認識到人性中涵蘊著社會性,個人是社會的一部分。道德境界的人的行為是為實現(xiàn)社會中“行義”行為,其的主觀動機和目的都是求“義”的。天地境界的人擁有了最高最徹底的覺解,已認識到“天”,已經(jīng)完全的覺解到人性和天性,進而覺解到人不但是社會的一部分也是宇宙的一部分。他的所作所為都是與天地相交的,不僅有利于社會,也有利于宇宙,他的行為已經(jīng)超越了現(xiàn)實的道德意義。天地境界的人遵守人生規(guī)律、道德之理、天地之理而行事,就是在履

  行人道與天道,天地境界的人也就成了社會中堂堂正正的人,也就是圣人。

  2、哲學的作用

  哲學的作用總的來說有兩點:“一是鍛煉、發(fā)展人的理論思維的能力,一是豐富、提高人的精神境界。”關(guān)于哲學的功用,馮友蘭一直都認為哲學能夠提高人的思維能力,也能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他在《中國哲學簡史》中,明確的指出,“學哲學的目的,是使人作為人能夠成為人,而不是成為某種人”,哲學的崇高任務(wù),是使人達到人的最高成就,成為圣人。哲學的最高價值,不在于使人增加積極的知識,而在于教人成為圣人的方法,在于“提高人的心靈的境界——達到超乎現(xiàn)世的境界,獲得高于道德價值的價值(超道德價值)” 以致最后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馮友蘭認為哲學的功用就在于使人通過“覺解”成為“天地境界”的人。如果一人能夠成為圣人,也就達到了其為人的終極價值。而馮友蘭所謂的“圣人”,就是他所塑造的天地境界的人,是同時具有儒家圣人道中庸和道家圣人極高明的人格的“圣人”。

  總的來說,馮友蘭的哲學觀是偏重于人生論。他的哲學思想雖然受到了西方哲學的影響,但其思想的潛在基礎(chǔ)依然是中國傳統(tǒng)哲學。

  馮友蘭人生哲學讀后感篇三

  看完了馮友蘭先生的書:《中國哲學簡史》,使我對中國哲學有了一個清晰的輪廓,讓我了解了中國哲學的博大精深,在我為古代中國哲學家智慧的思考而驚嘆不已時,它同時又給了我頗多感悟,一些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東西潛入意識中,對于孔子孟子的仁和義;墨子的兼愛;楊朱的隱忍;道家的“道無名論”,這一切的一切都是那么的深邃高深,它們點燃了我對哲學的好奇,對人生的思考,對生活的反省。但在這兒我不想單論某一家,或某一學派給我的感想,我的感受很大一部分來自它們的整體,來自它們組合起來的中國哲學。

  中西方從一開始對宗教就有不同的理解。西方“宗教”從一開始就已有了現(xiàn)在宗教的一般意義,即是神與人的結(jié)合,重視、小心翼翼地崇拜神靈。而在中國,佛教傳入之前(即東漢以前),中國的各個教派,不論是儒家還是墨家,道家,他們都不存在什么神與人的關(guān)系,比如儒家強調(diào)人的社會責任,但是道家強調(diào)人的內(nèi)部的自然自發(fā)的東西,它們都是對人與社會,人自身的修養(yǎng)的探索。這一階段與古希臘時期很像,但是兩者最根本的區(qū)別是對神的態(tài)度。

  中國的宗教除了道教外都是外來的。而中國的道教也不同于其它的宗教,它似乎淡化了所謂的絕對的皈依,它更接近于一種“修身”,強調(diào)個人的修煉能達到得道成仙的境地。從這一點我們可以看出道教和道家在內(nèi)涵上是有相同點的,道教來源于道家思想這一點是無庸質(zhì)疑的,而我認為兩者的區(qū)別在于道教借用了更多其它宗教的東西,將那種哲學思想隱藏在宗教的外衣下,它給它加了更多的內(nèi)容,更容易為普通老百姓所接受,宣揚了鬼神,成仙等外在的東西,其實我認為這些表面都是為了讓老百姓理解接受,老百姓在信道教的得道成仙那一套時并不會思考,也無從思考哲學層面的問題。他們只是需要一個超脫今生的方法,當?shù)澜谈嬖V他們?nèi)绾稳绾慰梢猿上桑麄儽銜孕挪灰迫プ?。關(guān)于其起源,馮友蘭先生講得很透徹:“佛教在制度組織方面極大地啟發(fā)了道教。在宗教信仰方面,道教的發(fā)展則是受到民族情緒的極大刺激,人們憤怒地注視著外來的佛教竟然勝利地侵入中國。有些人的確以為佛教是夷狄之教。所以道教是中國本地的信仰,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是作為取代佛教的本地宗教而發(fā)展起來的,在這個過程中,它又從它的外來對手借用了大量的東西,包括制度,儀式,以至大部分經(jīng)典的形式。”②因此我在想如果沒有佛教的傳入中國會形成道教嗎?或者說中國會形成宗教嗎?

  傳入中國以后,及至發(fā)展延續(xù)至今,佛教儼然已成為中國最有影響力的宗教,但即使如此,在古代它的地位也不過是與儒、道二家并立,甚至是從屬于儒家的。佛教由印度傳入中國,但它并沒有像西方的基督教那樣獲得獨尊的地位,因為中國固有的各家的哲學思想已深入人心,融入社會和一般認知,中國人無法拋開他們古已有之的思想。中國的思想家,哲學家習慣于用他們自身的理論去解釋佛學的經(jīng)典。因而佛教在中國的傳播是一個被同化的過程,它適應(yīng)著中國人的心理,中國人的思想,不斷地被中國的哲學家解釋補充,發(fā)展成了“有中國特色的佛教”。他的發(fā)展并沒有動搖儒家在中國哲學文化的地位,它就像中國固有的“百家”一樣豐富了中國的哲學,和文化。正如馮友蘭先生說的:“中國的佛學”和“在中國的佛學”是不同的,前者是另一種形式的佛學,它已經(jīng)與中國的思想結(jié)合,它是聯(lián)系著中國的哲學傳統(tǒng)發(fā)展起來的。

  雖然西方的思想領(lǐng)域被基督教統(tǒng)制了將近一千年,文學,藝術(shù)領(lǐng)域被神性籠罩了近千年,但我們看到了基督教對文藝,科學的摧殘時,也同時應(yīng)看到它給歐洲社會的深遠的正面作用。正是它,給予了西方人探索的激情,向上的凝聚力。它是全歐洲社會的精神支柱。一旦文藝復(fù)興的春風吹來,科學,藝術(shù)都曾現(xiàn)出一片生機勃勃的景象。就像冰封多時的大地,在一瞬

  間到處春意盎然。西方人的思想在基督教這個大前提下留同存異,迅速發(fā)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豐碩成果。

  相比中國,雖然從古到今,科學文化都以一定的速度穩(wěn)步發(fā)展,但卻缺乏了一種凝聚力,為什么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都推崇西方文化,而對中國古代優(yōu)秀文化棄若草履,我覺得這是我們在社會主義建社中需要反復(fù)思考的問題。同時我們也要積極地尋求解決之道。其實我也發(fā)現(xiàn)政府在這方面的努力,從最近頒布的《中醫(yī)藥創(chuàng)新發(fā)展規(guī)劃綱要(2006—2020年)》,重視中國的“七夕”情人節(jié),重視中國傳統(tǒng)美德等方面,我們可以看到政府和努力。

  但我覺得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在于“團結(jié)”,這是毛主席一向強調(diào)的一點??墒欠诺浆F(xiàn)在,似乎中國人已忘了這一點了。常聽西方人說,一個中國人是條龍,兩個中國人是條蟲,講的就是這一點。同時我還想到了另一個問題,那就是中國人現(xiàn)在的不團結(jié)的根源在哪兒?在馮友蘭先生的書中我認為我找到了一個令自己滿意的答案。馮友蘭先生聯(lián)系了中國與西方地理環(huán)境,自然環(huán)境,及經(jīng)濟背景等方面的不同來解釋中國哲學的變與不變的問題,他說由于中國是大陸國家,從事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形成“上農(nóng)”的思想,發(fā)展出一個建全完備的國家機器,而古希臘是一個海洋國家,不具備發(fā)展農(nóng)業(yè)的條件,從而形成了地中海地區(qū)繁榮的商業(yè)貿(mào)易。而我認為正是因為這種區(qū)別,使中國人局限在他的一方土地,往往祖祖輩輩都生活在一處極少地搬遷,也較少地與外界聯(lián)系,從而使得信息的傳播緩慢,鄰與鄰之間甚至還出現(xiàn)了“老死不相往來”的情況。久而久之,中國人形成了一種“獨立”思考的情況,這種形式便導致了中國哲學的一種普遍趨勢,那就是個人的“修身”,這種思想反映在大部分中國哲學中,比如道家,陰陽家,都強調(diào)的是個人。因此我們可不可以得出這樣的結(jié)論,由于這種“獨立”使中國人淡化了對別人的關(guān)注,就像魯迅先生批判的中國人“淡漠的劣根性”。這樣想著,中國人的不團結(jié)也就不足為奇了。


看了“馮友蘭人生哲學讀后感”的人還看了:

1.馮友蘭人生哲學的讀后感

2.馮友蘭人生哲學讀書心得

3.馮友蘭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4.馮友蘭的人生哲學論文

5.古文哲學讀后感

2518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