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語立志經典名言
佛語立志經典名言
菩提屬于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以下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佛語立志經典名言大全,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佛語立志經典名言精選
1. 一身復現(xiàn)剎塵身,一一遍禮剎塵佛。
2. 所有一切眾生語,悉以諸音而說法。
3. 一塵中有塵數(shù)剎,一一剎有難思佛。
4. 是非和得失,要到最后的結果,才能評定。
5. 你希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須控制現(xiàn)在。
6. 菩提屬于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7. 關閉一切諸惡趣門,開示人天涅槃正路。
8. 我們大部份的生命都浪費在文字語言的捉摸上。
9. 出家是一生一世的事,修行是多生多劫的事。
10. 若諸菩薩行法供養(yǎng),則得成就供養(yǎng)如來。如是修行,是真供養(yǎng)故。
佛語立志經典名言
1. 信佛,學佛,不是為自己,乃是為一切苦海中的眾生。
2. 佛不渡無緣的人,不能渡的人,我們就把他當做菩薩來看。
3. 你有你的生命觀,我有我的生命觀,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 能,那我就認命。
4. 應修十種廣大行愿。何等為十?一者禮敬諸佛,二者稱贊如來,三者廣修供養(yǎng),四者懺悔業(yè)障,五者隨喜功德,六者請轉法,七者請佛住世,八者常隨佛學,九者恒順眾生,十者普皆回向。
5. 佛所,皆現(xiàn)不可說不可說佛剎極微塵數(shù)身。一一身,遍禮不可說不可說佛剎及微塵數(shù)佛。
6. 所有盡法界、虛空界,十方三世一切剎土,所有極微一一塵中,皆有一切世間極微塵數(shù)佛;一一佛所,皆有菩薩海會圍繞。
7. 諸供養(yǎng)中,法供養(yǎng)最。所謂如說修行供養(yǎng),利益眾生供養(yǎng),攝受眾生供養(yǎng),代眾生苦供養(yǎng),勤修善根供養(yǎng),不舍菩薩業(yè)供養(yǎng),不離菩提心供養(yǎng)。
8. 我于過去無始劫中,由貪嗔癡,發(fā)身口意,作諸惡業(yè),無量無邊。若此惡業(yè)有體相者,盡虛空界不能容受。
9. 于諸病苦,為作良醫(yī)。于失道者,示其正路。于闇夜中,為作光明。于貧窮者,令得伏藏。
10. 菩薩若能隨順眾生,則為隨順供養(yǎng)諸佛。若于眾生尊重承事,則為尊重承事如來。若令眾生生歡喜者,則令一切如來歡喜。
11. 一切眾生而為樹根,諸佛菩薩而為華果,以大悲水饒益眾生,則能成就諸佛菩薩智慧華果。
12. 以于眾生心平等故,則能成就圓滿大悲。以大悲心隨眾生故,則能成就供養(yǎng)如來。
13. 悉能破壞一切惡趣,悉能遠離一切惡友,悉能制服一切外道,悉能解脫一切煩惱。
14. 惡口永遠不要出自于我們的口中,不管他有多壞,有多惡。你愈罵他,你的心就被 污染了,你要想,他就是你的善知識。
15. 當你明天開始生活的時候,有人跟你爭執(zhí),你就讓他贏,這個贏跟輸,都只是文字 的觀念罷了。當你讓對方贏,你并沒有損失什么。所謂的贏,他有贏到什么?得到什么?所 謂的輸,你又輸?shù)绞裁?失去什么?
16. 你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委曲,你應該要想,他對我這樣已經很好了,這就是修行的 功夫。
17. 別人可以違背因果,別人可以害我們,打我們,毀謗我們。可是我們不能因此而憎 恨別人,為什么?我們一定要保有一顆完整的本性和一顆清凈的心。
18. 與任何人接觸時,要常常問自己,我有什么對他有用?使他得益。如果我不能以個 人的道德、學問和修持的力量,來使人受益,就等于欠了一份債。
19. 如果一個人沒有苦難的感受,就不容易對他人給予同情。你要學救苦救難的精神, 就得先受苦受難。
20. 如果你不給自己煩惱,別人也永遠不可能給你煩惱。因為你自己的內心,你放不下。
21. 別說別人可憐,自己更可憐,自己修行又如何?自己又懂得人生多少?
22. 福報不夠的人,就會常常聽到是非;福報夠的人,從來就沒聽到過是非。
23. 你永遠要寬恕眾生,不論他有多壞,甚至他傷害過你,你一定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 的快樂。
24. 當你快樂時,你要想,這快樂不是永恒的。當你痛苦時你要想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25. 學佛第一個觀念,永遠不去看眾生的過錯。你看眾生的過錯,你永遠污染你自己,你 根本不可能修行。
26. 業(yè)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別人的過失與缺點,真正修行的人,從不會去看別人 的過失與缺點。
27. 你不要一直不滿人家,你應該一直檢討自己才對。不滿人家,是苦了你自己。
28. 一切惡法,本是虛妄的,你不要太自卑你自己。一切善法,也是虛妄的,你也不要太 狂妄你自己。
29. 當你煩惱的時候,你就要告訴你自己,這一切都是假的,你煩惱什么?
30. 當你未學佛的時候,你看什么都不順。當你學佛以后,你要看什么都很順。
31. 你要包容那些意見跟你不同的人,這樣子日子比較好過。你要是一直想改變他,那樣 子你會很痛苦。要學學怎樣忍受他才是。你要學學怎樣包容他才是。
佛語立志經典名言相關文章:
1.佛語勵志經典語錄
4.佛經名句大全
6.佛語傷感經典語錄
8.佛教人生勵志語錄
10.佛語關于感情經典語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