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唱法的風格與技巧
流行歌曲的演唱講求個性,歌星們在聲音上的差異之大,演唱風格之多樣,使得我們無法像在“美聲唱法”中那樣將其劃分為幾個聲部(男高音、女中音等),即便是用“聲線”這個時下非常流行,卻又是莫名其妙的萬能術(shù)語,也還是難以一一描述清楚。
但我們還是可以根據(jù)其淵源以及發(fā)聲特點、演唱風格歸納出幾種典型的“唱法”。
學習流行唱法的風格--“低吟唱法”(Crooning),形成于30年代。
那個時候,許多酒吧、舞廳、夜總會里添置了電子擴音設備,歌手們開始對著“麥克風”(話筒)唱歌。“低吟唱法”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中產(chǎn)生的。
由于話筒的擴音作用,歌手們不必像歌劇演員那樣豎著嗓子吼,也不必像有些民族歌手那樣橫著嗓子喊,他們只須用說話般的音量輕輕哼唱,眾多的聽眾同樣可以聽得真真切切。一些非常細致的藝術(shù)處理方式,如一聲輕微的嘆息、一個小小的停頓,都能被纖毫畢現(xiàn)地展示出來。
早先的“低吟”歌手都是有著一定的美聲基礎(chǔ)的男中音或男低音。中國聽眾非常熟悉的平.克勞斯貝便是第一代低吟歌手。
三四十年代“低吟”歌手演唱的抒情歌曲和爵士樂風格的歌曲是當時澈地歌曲的主流。50年代后,隨著“搖滾樂”的興起和民謠的復興,流行樂壇不再是“低吟歌手”的一統(tǒng)天下了。
但是“低吟唱法”并沒有就此消亡,作為一種演唱方法,“低吟”對后來所有流行歌手的演唱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話筒的運用,聲音的控制,旋律線條的連貫圓滑,歌詞語氣的表現(xiàn),微顫音和氣聲運用等流行歌曲演唱的基本技巧在“低吟”中已經(jīng)發(fā)展得相當成熟了。
民謠在世界各地的流行歌曲中都占有重要的地位。民謠歌手用“本嗓”演唱,與“低吟”相比,這種唱法一般不刻意追求聲音的圓潤和共鳴,音色扁平、自然,強調(diào)吐字的清晰和口語化。
鼻音在“美聲”和“低吟”唱法中都是很忌諱一個毛病,然而許多民謠歌手(如約翰.丹佛、鮑勃.迪倫)卻喜歡使用帶有濃重鼻音的演唱方式,這種鼻音具有獨特的抒情色彩,尤其是在演唱平緩的敘述性歌曲時,會產(chǎn)生一種親切自然、富有磁性的魅力。
民謠還經(jīng)常采用重唱的形式,主旋律往往放在中低音聲部,而高聲部的伴唱常用輕柔透明的假聲來演唱,因而假聲也是民謠演唱中的一個重要特征。
民謠唱法不僅限于民謠歌手,也包括一些搖滾歌手。如著名的“披頭士”的大部分歌曲都是用民謠風格演唱的。 民謠唱法代表了流行歌曲演唱中平實自然的一面,而美國黑人歌手則使得流行歌曲的演唱增添了華麗的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