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下文明禮儀演講稿小學生
我們是祖國的未來,民族的希望,肩負著國家富強,社會進步的歷史使命。育人為本,養(yǎng)成為先。要建設(shè)文明的社會,就必須的從我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我們幼小的心靈里生根發(fā)芽,開花結(jié)果。一起來看看國旗下文明禮儀演講稿小學生,歡迎查閱!
國旗下文明禮儀演講稿1
中國,素來以“文明之邦”著稱,在古代,不管是達官貴族,文人墨客,還是平民百姓,都十分講文明禮儀。直到現(xiàn)在,這個傳統(tǒng)依舊未改變。
不論是在家里,還是在校園里,文明禮儀隨處可見。比如:在學校里,如果把同學或老師撞到的話,都應(yīng)該說一聲“對不起!”,才能走開。同學之間要相互團結(jié),友愛,不能為了一點雞毛蒜皮的小事情而爭吵不休。同學有困難時要幫忙,不能坐視不管;在家里,要尊敬長輩,父母交給自己的任務(wù)要立即完成,不能拖拖拉拉,更不能推脫,如果自己實在放不下手上的事,應(yīng)向父母交代清楚,不能向父母大吼大叫。如果想尋求父母的幫助,必須要用上“請”這個字眼,這樣能顯得自己十分有禮貌,很懂事;在其他公共場合,更要講文明禮儀了,如果有人問你問題的話,自己確實不知道,應(yīng)該說“實在對不起,我不知道。”就行了,但是不能說“我怎么曉得,你去問別人噻,你好煩人。”這樣會讓人覺得你沒有禮貌,你在別人的心目中會留下一個不好的印象。
一句名言說得好,“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笔茄?,如果一個人不講文明禮儀就難以生活下去;做一件事沒有好的文明禮儀,就會不成功;即使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如果沒有文明禮儀,就會不安寧。作為一名光榮的少先隊員,我們務(wù)必要講文明禮儀,才不為祖國抹黑!
國旗下文明禮儀演講稿2
文明禮儀,是一個公德社會,一個美好的字眼。一個人、一座城市、如果沒有了文明禮儀,那這個人、這個城市將會受到人們的斥責。
文明禮儀間朵花,一朵永不凋零的花;文明禮儀是條河,一條永不干涸的河;文明禮儀是一首詩,一首沒有結(jié)尾的詩;文明禮儀是一曲歌,是一曲娓娓動聽的歌;文明禮儀是……
有的同學為省走幾步路的時間,把果皮、紙屑扔在整潔的地面上;有的同學,為了讓自己過的舒服,在公交車上不主動給老弱病殘讓座位;有的同學,一開口便是一串串臟話;還有更多同學或成年人隨地吐痰等等。
文明禮儀,會使一個人,一座城市變得美好,變得潔白無暇,同學們,讓我們一起攜起手來,把那些不文明,不道德的行為習慣全部消滅,把文明禮儀永記我們的心中。
國旗下文明禮儀演講稿3
有記者訪問一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東西是在哪兒學到的呢?”,“在幼兒園。在那里,我學到了令我終身受益的東西,比如說,有好東西要與朋友分享,謙讓,吃飯前要洗手……”我們完善自己的文明修養(yǎng)也一樣,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舉措,而是要從身邊吃飯洗手這些小事做起。養(yǎng)成文明的習慣,使文明的觀念從意識層次進入無意識層次,使文明貫穿我們的一舉一動。
我們從小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墒强匆娦@中隨處丟棄的飯盒,飲料瓶,聽著某些同學口中吐出的臟話,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都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人”么?明代大學者王守仁說“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個本體、一個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蔽覀兘邮芪拿鞫Y儀的教育,自己卻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這跟從來沒有接受社會教育有什么區(qū)別!所以我們要實踐社會文明,就要從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從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別不文明的行為。
我們不必埋怨這個社會的文明水平不高;不必怨艾自己的力量太單薄,對社會的影響不大。試想一下,面包里的酵母不是很少嗎?可是,單憑這一點酵母,不是就把面包發(fā)起來了么。我們每一位同學都應(yīng)該做這個時代的酵母,讓自己的酵素,在這個社會起到應(yīng)有的作用。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新世紀新時代,新國家新文明”,不要讓文明下,不要讓文明只在紙上出現(xiàn),要讓它活躍在我們當中,讓文明無所不在,讓我們做文明的主人,讓“文明與我同行”!
國旗下文明禮儀演講稿4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公開場合,惡習發(fā)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是一個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公共文明是社會意識的一種體現(xiàn),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yǎng)水平之上。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yǎng),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說:“中國欲存爭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yǎng),人的文明修養(yǎng)并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后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yǎng),首先要致力于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態(tài),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標準,自己的修養(yǎng)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說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完善個人道德修養(yǎng),便有了推進社會公共文明的基礎(chǔ)。
而一個社會的文明氛圍對他的民眾亦有莫大的影響。為什么這么講呢?相信有的同學去過歐洲或日本,就很有親身體會。大的不說,只看看過馬路這樣的小事。只要亮起紅燈,縱使馬路上一輛車都沒有,外國人絕不會過馬路。他們認為這是必須遵守的公共文明。試問,在如此的氛圍中,有誰會肆無忌憚的闖紅燈呢?這就是社會氛圍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們不是從自身做起,這社會氛圍又從何而來呢?
國旗下文明禮儀演講稿5
尊敬的各位評委,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養(yǎng)成文明禮貌習慣,爭做社會小標兵》。
你們也許會看到一些身強力壯的小伙子,旁若無人地坐在公交車的老弱病殘席上;也許會聽到兩個高談闊論的時髦姑娘,如何興高采烈地發(fā)出“他媽的”之聲;也許會遇到有人撞了你一下,不打招呼便揚長而去的情況。每當你看到這一切的時候,你一定會覺得這與我們物質(zhì)文明的發(fā)展是多么不相稱!但是,當前社會上仍然有些人對于這些不文明禮貌的行為不以為恥不以為怪,并且為之辯護說:區(qū)區(qū)小事,何足掛齒。難道這真的是區(qū)區(qū)小事嗎?我們要向有這種思想的人大喝一聲:“你們錯了!如果任其這樣發(fā)展下去,那么文明何在?禮貌又何在呢?”
我們偉大祖國素以“禮儀之邦”著稱于世,我們中華民族歷來十分注重文明禮貌。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多少名人志士以禮待人的故事至今還被人們廣泛傳誦,“融四歲,能讓梨”的故事更是家喻戶曉,婦孺皆知。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生活中最主要的是文明禮貌,它比最高的智慧、一切的學識都重要。我們共同生活在社會主義的大家庭中,文明禮貌地處事待人,是我們每個青少年成長過程中必修的一課。因此,我們一定要養(yǎng)成講文明禮貌的好習慣。
為了做一個講文明禮貌的社會小標兵,我們要養(yǎng)成哪些習慣呢?比如說,你在公共汽車上,不小心踩了別人的腳,請先說聲“對不起”;別人幫你做了事,要對別人道一聲“謝謝”;在校內(nèi)外,見到老師要熱情打招呼問好;吃飯時,要把最舒適的座位讓給長者,等等,這些都是講文明禮貌的起碼要求,有了這些習慣,才算具備了文明人的基本素質(zhì)。但這些習慣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逐漸養(yǎng)成。
那么怎樣才能養(yǎng)成講文明禮貌的習慣呢?首先要重視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一個人的思想、行為,對別人、對社會是有益還是有害,要有一個衡量的準則,我們通常把這種衡量和指導(dǎo)人們思想、行為的準則,叫做道德。而禮貌與道德是互為表里的。禮貌是道德的外衣,道德是禮貌的內(nèi)涵,因此,我們要認清哪些是我們應(yīng)該做的,哪些是我們不應(yīng)該做的,以此來規(guī)范我們的行為。其次,采取一些有效措施,來培養(yǎng)習慣。比如,在生活中我們常??吹皆诜胖弥安粶售`踏草地”、“請您足下留情”告示牌的公園里、綠化帶中,照樣有人踐踏青草。光靠布置告示來提醒,對有些人看來是無效了,他們對這些告示倒不一定是故意違反,因此,在沒有養(yǎng)成好的習慣的時候,采取一些強制手段也是十分必要的。
同學們,我們是21世紀建設(shè)祖國的主力軍,共同擔負著創(chuàng)造物質(zhì)文明的重要使命,更擔負著創(chuàng)造精神文明的神圣職責。讓我們從身邊做起,做一個文明1養(yǎng)成文明禮貌習慣,爭做社會小標兵。
國旗下文明禮儀演講稿小學生相關(guān)文章:
國旗下文明禮儀演講稿小學生
上一篇:講文明禮儀的演講稿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