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課外書心得感想
讀書要專心,寫作要用心,短信傳愛心,朋友是真心,愿你永開心,一切會順心,事業(yè)展雄心,生活獻(xiàn)愛心,4月23日,世界讀書日,愿你多讀書,讀好書。下面由小編來給大家分享課外書讀書心得,歡迎大家參閱。
課外書讀書心得1
每當(dāng)我打開一本新書,閱讀一篇新文章,就好像在我眼前展開了一個新的世界。曹文軒的《青銅葵花》就是這樣,它給我啟迪,給我力量,催我向上奮進(jìn)!
《青銅葵花》向我們描述了一個名叫青銅的男孩和一個名叫葵花的女孩,在種.種機(jī)遇巧合下成為了兄妹,相互扶持著走過了一段艱辛的歲月,但又不得不分離的感人故事。他們的生活并不富裕,各種各樣的苦難圍繞著他們,活下去甚至都是問題,但是他們卻是幸福的。因為生活中的苦難,并沒有磨滅人們心中的美好。生活在“大麥地”美好善良的人們心中始終充滿愛,那種愛不僅給了自己的親人,也給了這個舉目無親的女孩——葵花。這愛正像青銅掛在村口的那盞照亮葵花回家之路的燈籠,照亮了黑暗中行走的大麥地人們,也照亮了更多生活在苦難中的人們。青銅和葵花雖然最終分開了,許多人認(rèn)為這是一種悲劇。的確,他們情同手足,最終卻分離了,這種分離顯得有點殘忍,但是生活就是如此,它總是在不經(jīng)意間奪走你僅有的那么一點點的幸福。于是,你又要去重新尋找幸福。這樣反復(fù)著、反復(fù)著。雖然說這樣的過程是痛苦的',但有時是無法逃避的?;蛟S,這就是生活吧!
其實,在生活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難,它會以各種不同的方式出現(xiàn)在你的生活中。當(dāng)它出現(xiàn)時,我們能做的就是忽視它。但如果無法忽視它,那就勇敢地去正視它,將苦難變?yōu)樾腋?可是總是有人畏懼苦難,把苦難想象成魔鬼,把它和罪惡混為一談,我曾多次思考過這個問題。后來,我漸漸明白了,這是一個人的心態(tài),你心中的苦難是怎樣的,它就是怎樣的?;蛟S換一個角度想,苦難也不是那么苦,它磨練了我們的意志。每個人在生活中難免會遇到大大小小的苦難,但是只要我們調(diào)整好心態(tài),勇敢地去面對,去克服,再大的苦難也會煙消云散的。記住,千萬不要想著一味的逃避,因為逃避是沒有用的,它只會讓你變得脆弱。當(dāng)面對苦難你逃避時,請你想想青銅和葵花,他們的困難是怎樣去克服的,我想,此時你一定會重新站起來,去戰(zhàn)勝它的!
當(dāng)你在正視苦難的過程中,你也就可以正視人生,把苦難唱成一首快樂的歌!
課外書讀書心得2
《湯姆索亞歷險記》是美國著名小說家馬克吐溫的代表作,發(fā)表于1876年。講述了聰明、正義、勇敢的主人公湯姆和他的伙伴哈克、喬埃、貝琪等的冒險經(jīng)歷。他們是一群對世界充滿好奇并勇于探索的孩子,智慧讓他們在危險時化險為夷,并以他們孩童的“特立獨行”帶給人們驚喜和反思。這本書以歡快的筆調(diào)描寫了少年兒童自由活潑的心靈,通過主人公的冒險經(jīng)歷,對美國虛偽庸俗的社會習(xí)俗進(jìn)行了諷刺。
湯姆身上有很多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地方。他正直、勇敢、富有正義感。比如,一天半夜,湯姆和哈克去墳地“試驗”用死貓治疣子的方法時,意外地遇上了一場謀殺案——去盜尸的羅賓遜大夫、印第安喬喝酒鬼波特三人發(fā)生爭執(zhí),一怒之下,喬把大夫殺了,并把殺人罪賴到了被打暈的波特身上。當(dāng)時被嚇壞的湯姆和哈克發(fā)誓,要對此事嚴(yán)守秘密。但是善良的湯姆在很長時間內(nèi)良心一直飽受折磨。 在大家都以為兇手是波特時,湯姆終于克服了恐懼,勇敢的說出了真相。
由此可見,并不是逃課、學(xué)習(xí)成績不好的`孩子都是壞孩子。他們身上也許有很多“好孩子”身上沒有的優(yōu)點,他們有自己的特點,自己發(fā)亮的那一面,可是大人們總是單純的把學(xué)習(xí)好、聽話的孩子認(rèn)為成“好孩子”??墒菍W(xué)習(xí)成績不能代表一切,一個人的品質(zhì)才是最重要的。試想一下,如果看到謀殺案真相的不是湯姆而是“好孩子”席德事情會變成什么樣呢?真相很有可能就被掩蓋了,席德可能會因為害怕而掩蓋爭相,讓波特成為殺人兇手的替罪羊。
湯姆還是一個充滿智慧的孩子。當(dāng)他和貝琪被困在山洞里時,他們在洞里歷盡波折,饑餓、干渴、黑暗和恐懼不斷襲擊著無助的他們。迷宮中的湯姆不斷鼓勵著貝琪,讓她鼓起勇氣,振作起來,不斷安慰她。充滿智慧的湯姆找到了水源,利用風(fēng)箏線探路。盡管饑餓和死亡的預(yù)感讓他悲痛萬分,但是他卻始終努力在貝琪面前裝出信心十足的樣子,讓同樣饑餓、干渴的貝琪充滿希望,自己在昏暗的山洞里,去尋找出路。
好人終會有好報。正義、勇敢的湯姆最終通過自己的努力找到了寶藏,成為了大富翁,不管走到哪,都會受到人們的尊敬和歡迎。
課外書讀書心得3
我特別向往田園牧歌般的鄉(xiāng)村生活。最近拜讀了沈從文先生的《邊城》,大師筆下那個小小的邊城水鄉(xiāng)讓我迷戀不已。
《邊城》講述了湘西小鎮(zhèn)上一對相依為命的祖孫平凡寧靜的人生,以及這份平凡寧靜中難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涼。小說的主人公翠翠有一段朦朧但沒有結(jié)局的愛情,可是愛情不是這本小說的全部。大師用他清淡的筆調(diào)娓娓講述了湘西小鎮(zhèn)上純樸的風(fēng)土人情,原始單純的生活,以及那如詩如畫的景致。
湘西的生活是清苦而艱辛的。大師卻讓我明白,一個人對一片土地的熱愛,是懂得它的殘酷以后去心疼那背后醉人的風(fēng)光。讀完全文,我就開始向往那個遠(yuǎn)在湘西邊境的小鎮(zhèn)。木制的吊腳樓,搖曳的紅燈籠,潮濕的青石板,窄窄的渡船,亭亭的白塔,還有那升起在舊村莊上的青炊煙。這一切,構(gòu)成一幅年代久遠(yuǎn)的畫,在我的想象里千遍萬遍地被描摹。在那片游離世外的土地上,時間仿佛是靜止的。女主人公翠翠像湘水一樣溫婉清澈,歌聲悠揚清亮,老爺爺慈祥又寬厚,船夫們浪漫又豪爽,就連生活的無奈,在這個地方,都帶著詩意的色彩,美好地令人不忍褻瀆。大師用他的故事讓我們看到湘西人在命運面前的無助和憂傷,卻也讓我們產(chǎn)生對生命的.悲憫,對美好人性的信仰。
我最向往《邊城》里那些淳樸善良的鄉(xiāng)親們。翠翠和祖父去看龍舟比賽,當(dāng)?shù)氐凝堫^大哥順順?biāo)退麄兒芏喑缘摹S腥思胰⑿履?,翠翠的祖父送他們過河不收渡船錢。翠翠的祖父去世,周圍的鄉(xiāng)親都來幫忙。他們雖然生活很清苦,卻能夠互相幫助,像一家人一樣生活在那個偏僻的小鎮(zhèn)。相比之下,我們每天生活在鋼筋水泥的城市里,人與人之間人情淡漠,有時候,甚至鄰居之間都互不相識。這不得不讓人遺憾。我希望,有那么一天,我們的城市也能變得溫暖和諧。每一個人都有寧靜的理想,人與人之間沒有私心,愛護(hù)著我們生存的環(huán)境,彼此互幫互助,共同建造一個家一樣的世界。而這一切,都需要我們像《邊城》中的人一樣擁有一顆善良的心去生活。
課外書讀書心得4
最近讀了《追風(fēng)箏的人》,不敢說理解透徹,但是真的頗有感觸。
前言中的最后一句話,愿你們的風(fēng)箏飛得又遠(yuǎn)又高。當(dāng)我讀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風(fēng)箏對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意義,可以是某種情感,或是不懈追求的珍貴的精神或物質(zhì)。對于阿米爾來說,風(fēng)箏代表的是他人格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只有追到了,他才能成為健全的人。目前我還想不出來我人生的風(fēng)箏到底是什么,不過不管是什么,我會勇敢的.去追逐,不管前方有多少的坎坷。
哈桑單純,忠誠,純良正直。阿米爾敏感,缺乏安全感,在感情和道德上搖擺不定。在他們脆弱的關(guān)系后盡然隱藏著親兄弟的血緣。全文盡展當(dāng)代的阿富汗與阿富汗文化,作者描述的阿富汗溫馨舒適,可即便是這么美麗的國度,卻是如此分崩離析。作者安排的情節(jié)緊緊扣人心弦,角色的安排和情節(jié)的發(fā)展令人極度不安。小時候的過于早熟,讓阿米爾做出了錯誤的決定,趕走了哈桑,卻不知與以后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還有命運的因果輪回。當(dāng)他為了帶走哈桑的兒子,被阿塞夫打成了兔唇,哈桑的兒子自殺被救活后的空洞,因為風(fēng)箏終于被填補,那句“為你,千千萬萬遍”如今又成了阿米爾對哈桑的兒子。冥冥中的安排與救贖實在讓我感受頗豐。好在阿米爾總算追逐到了自己缺少的那部分人性,可是我們呢,真的可以追到我們的風(fēng)箏嗎?
而阿米爾那受萬人敬仰的父親,盡然隱瞞著那樣的丑聞,還有男人為了養(yǎng)活自己的孩子出售自己的義肢,通奸的情侶在體育場被石頭砸的血肉模糊,而哈桑的兒子盡然也逃不過悲慘的命運,被迫涂著胭脂,帶著鈴鐺跳著猴子表演的舞步,并且和父親一樣被阿塞夫強(qiáng)迫,這些景象給人以很大的沖擊,實在令人回味無窮。
凡夫俗子在歷史狂濤里的獨立奮斗,一部非比尋常的小說。
所有的書,每一次閱讀會有不同的感觸,期盼下一次閱讀。
課外書讀書心得5
魯濱遜這個人,是個愛冒險的探險家,曾經(jīng)有句俗語:愛冒險,就趕快來看看《魯濱遜漂流記》吧!它會告訴你,魯濱遜是怎樣以頑強(qiáng)的毅力和聰明才智獨自一人在荒島上生活的。
他出門過三次,第一次他沉船了,不過他與水手們都幸于免難;第二次,他的船順利抵達(dá)了巴西,他在巴西開始經(jīng)營起種植園;第三次,他沉了船,水手和船長皆葬身魚腹,只有他在一個荒島上。
我覺得魯濱遜在劫后余生之后,把自己的幸運和不幸、好處和壞處公允地排列出來,而分為“借方”和“貸方”。經(jīng)過一番比較之后,我覺得魯濱遜寫的“貸方金額”要遠(yuǎn)遠(yuǎn)高于“借方金額”。這樣一來,從此處可以看出,魯濱遜是一個極其樂觀的人,他是一個二十多歲的青年,這“孩子”,這是不得了。后來,我覺得,魯濱遜本來是一個無神論主,而在他拾到一本圣經(jīng)后,什么都變了。他開始信仰上帝,活脫脫一個---徒。這種神奇的信仰的力量對于孤獨的魯濱遜來說發(fā)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人,只有在物質(zhì)艱難的情況下最需要抓住并堅守住精神的力量才不會被打敗。有一個文學(xué)家叫林紓的說過:打破“中庸之道”等中國傳統(tǒng)觀念的新精神。這也是近代中國人所理解的“魯濱遜精神”的核心。在圣經(jīng)的文化熏陶下,魯濱遜開始一心一意安排起自己的生活了。我覺得他十分幸運,如果他的.船沉在了非洲,那會怎樣呢?幸好這是一個離美洲大陸很近的荒島。作者并沒有把他的沉船寫在一些非洲雨林啊,百慕大三角啊什么地方,偏偏他的船沉在了荒島,一個富饒的荒島上。就在荒島,作者把許多筆墨給了野人,這一定有他的用意。而魯濱遜救了一個野人,給他取名為星期五。這二十多年來,魯濱遜一個人生活著,有一個人陪他,那自然是極好不過的。文中,星期五對那些人肉垂涎欲滴,我越看越覺得惡心,一個人,吃著另一個人的肉,這不免讓旁觀者嘔吐。我從“星期五對人肉垂涎欲滴”可以看出,他對吃人的習(xí)俗是習(xí)以為常的,沒有認(rèn)為這是可惡之事,還沒有一點羞恥感,這讓我對星期五有很大的偏見。
后來,我看到了星期五對魯濱遜說:“拿斧頭殺了星期五吧,不要趕他走?!蔽疫@才對星期五消除了偏見,認(rèn)為星期五與其他野人不一樣,他有著單純質(zhì)樸的性格。
不得不說,這本書蠻好看的。
閱讀課外書心得感想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