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萬歷十五年讀書心得體會高三觀后感作文匯總
《萬歷十五年》這本書采用了一種敘述歷史的新方式。我們接觸的歷史作品,嚴肅的居多,學術研究的居多,很多歷史書藉閱讀時需要有一定的歷史功底,大部分讀起來有枯躁的感覺。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分享的幾篇關于萬歷十五年讀書心得的范文!
黃先生的大歷史觀是指:以一個時間基點為原點,前后各推一段時間,梳理整個大歷史段的重要事件,最終要有“站在隧道外的觀感”。具體到萬歷十五年,即為1587年為基點,以萬歷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戚繼光、海瑞和李贄等歷史關鍵人物為代表,著重挑選具備后世參考價值和社會歷史性的事件進行闡述。
明清兩代為中國封建制度畫上了一個句號。政治上,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達到頂峰,從明成祖設立內(nèi)閣,到清雍正帝設立軍機處,明清政治達到專制頂峰。明代的“仁宣之治”、隆慶新政和張居正改革為后世治國者所稱道。經(jīng)濟上,從張居正改革的一條鞭法開始,到清代中期的攤丁入畝政策,農(nóng)業(yè)人口激增,農(nóng)業(yè)生態(tài)環(huán)境顯著改善,農(nóng)耕文明達到極盛。
在江浙一帶,則出現(xiàn)了以雇傭關系為代表的資本主義萌芽,制造業(yè)、紡織業(yè)等成為解決地方人口就業(yè)的重要產(chǎn)業(yè)。軍事上,統(tǒng)一多民族國家背景下的邊防矛盾呈現(xiàn)由內(nèi)向外轉移的過程。行省制度得以完善,中國疆域空前遼闊。
北方諸鎮(zhèn)的邊防措施——萬里長城得以修復,火器越來越多的應用于軍事領域。募兵制和地方武裝在鎮(zhèn)壓內(nèi)部起義時發(fā)揮了重要作用。文化上,程朱理學高度統(tǒng)一,八股制度一方面選拔出了大量的優(yōu)秀人才,同時也鉗制了知識分子的思想。
《萬歷十五年》,書名在很久以前就知道了,作者也久聞其名,只是在內(nèi)心一直怯于去讀它,因為始終覺得它是一本史書,給人一種厚重感,一翻書序就談及財政制度方面,令人不禁生畏。“公元1587年,在中國為明代萬歷十五年,丁亥年……”明史的卷軸漸漸在眼前展開……
直到前些天才下定決心打開這本塵封已久的書籍,細細讀來,才發(fā)現(xiàn)它并非我以為的那樣艱深晦澀??床欢鄷r,我發(fā)現(xiàn)《萬歷十五年》可以稱得上是一部奇書,帶給人以震撼的感覺,并非是因為作者寫明朝史寫得非常生動,而是因為作者的視野非常廣,擺脫了普通歷史書枯燥無味的感覺。
故事涉及荒怠朝政的萬歷、被清算的前任首輔張居正、調(diào)和文官陰陽的現(xiàn)任首輔申時行、古代模范官僚海瑞、孤獨的將領戚繼光、自相沖突的哲學家李贄。九歲登基而早熟的萬歷皇帝懈怠了皇帝這份工作,寧可躲在宮中看宦官擲銀游戲,也不愿上朝面對百官議政。張居正勵精圖治,仍無法挽回王朝走向衰敗的現(xiàn)實,海瑞一身正氣,卻在官場處處碰壁無法立足,戚繼光抗擊倭寇立下大功,申時行深諳官場之道,也未能帶給明帝國任何起色。
明朝時,中央集權已經(jīng)達到了高峰,廢除丞相制度,文官集團日益強大,但是軍隊建設卻極其落后,依靠多次翻修的城墻鞏固國防,待倭寇入侵才開始培訓新兵。天下的奏折,評判的標準則僅僅依靠仁禮道德,沒有強而有力的法制建設,文官集團越發(fā)強大,卻無法應對突如其來的叛亂、異族的興起,最終走向滅亡。
中華民族是一個自古以“禮”為尊的國度,從民風淳樸的先秦、百家爭鳴的春秋、詩詞盛行的唐宋,甚至是大部分民族的傳統(tǒng)文化已失傳的今天,傳統(tǒng)道德的滲透力也不可能完全消失。它就像是手表中的齒輪,在歷經(jīng)時光歲月的磨損之后,終于在運作中發(fā)出了不和諧的噪聲。
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看出作者是扎扎實實地從史料走中來,有著豐厚的歷史文化積淀,才會擁有獨特的見解。在后記中他這樣解釋他歷史觀的來源:“大歷史觀不是單獨在書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僅是個人的聰明才智可以領悟獲得的。
我的經(jīng)驗,是幾十年遍游各地,聽到不同的解說,再因為生活的折磨和煎逼,才體現(xiàn)出來的?!笨梢娺@本書不是一個僅局限于書本的學者所寫出來的作品,而是融入了作者本人經(jīng)歷和感受的作品。在書中,作者常常批評“道德代替法律”這一點。
現(xiàn)在的歷史書籍,因為大都太單調(diào)、太教條、太格式化。而《萬歷十五年》簡直給我們開放了另一個世界,原來歷史是如此的有趣、復雜、豐富。在現(xiàn)在這樣一個信息高度發(fā)達的時代,我們確實需要這樣的書讓學生樂于走進歷史,走進文化,真正的提升自己的素養(yǎng)和底蘊,去思考一些過去和未來。
明代晚期和鼎革之際的李贄、顧炎武、王夫之等人提出了一些在當時社會上離經(jīng)叛道的思想。市民文化興起,四大名著問世。
歷史的悲劇源于我們的無知和少知,痛定思痛,從明朝到現(xiàn)在,有許多東西是變了,但也有許多是沒有變的。禮為一切社會行為之規(guī)范,但道德卻不能代替法律,與此同時也并不表示道德可以被拋棄。健全法制體系,提高道德修養(yǎng)中華民族才能走的更快更好,民族的未來將走向何方,答案掌握的我們自己手中。
張居正在歷史上以鐵腕著名。黃仁宇先生認為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依靠自己的勤奮和人事關系安排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改革卻遠遠超過了盤根錯節(jié)的文官集團可以接受改革的范圍,過大的威脅到了既得利益者而導致了最終的失敗。
張居正的確很快,但是不見得他沒有意識到自己太快。只是現(xiàn)實沒有給他放慢的機會。萬歷年幼尚有他改革的機會,一待萬歷成年,有了自己的見解與看法,他的種.種措施很有可能化為泡影。
他必須在短短十幾年內(nèi)獲得成功。書中一章取名為“世上再無張居正”,倒是反映出作者對張居正的些許惋惜之情。如果多那么幾個張居正,前赴后繼般努力進行變革,張居正也不需要那么急切,可以按部就班理清各種復雜交錯的社會關系,將整個社會推上正軌。
只可惜,儒家的中和色彩排斥著這種人的存在。
2019萬歷十五年讀書心得體會高三觀后感作文匯總篇二
近日拜讀黃仁宇先生的《萬歷十五年》,此書英文名為“1587,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可直譯為“平淡的1587年”。黃仁宇先生并非如傳統(tǒng)史記般瑣碎地描寫該年事記,而是以1587年為支點,將明后期的歷史支撐開來,更大的意圖在于從人性角度闡釋中國文明史。我不是學歷史的,所謂“門內(nèi)看行道,門外看熱鬧”,在熱鬧之余,漸覺歷史大潮從心中涌過,一時感慨萬分,以求一吐為快。
它的重要在于,這本書提供了一種對當時的中國人來說,具有顛覆意義的敘述歷史的新方式。在此之前,國人的歷史寫作,是意識形態(tài)的一部分,是政治宣傳的一部分。幾乎所有的歷史書都是一種模式,一種口吻,一種角度,只提供了一種畫面。黃仁宇的這本書,簡直是給我們開放了另一個世界,每一位閱讀這本書的大陸人都會震驚,原來歷史可以這樣寫,原來歷史是如此的有趣、復雜、豐富,原來歷史人物并不像我們的教科書上講的那樣單調(diào)、格式化。從某種意義上說,這本書就像一道匕首,撕開了由意識形態(tài)統(tǒng)治歷史寫作的鐵幕。
在書中我看到了世態(tài)炎涼,做一個好官特別是做好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輔是多么的困難。由于萬歷皇帝繼位時非常年幼,張居正又當老師,教育培養(yǎng)小皇帝,又為了國家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大力改革以其非凡的魄力和智慧,整飭朝綱,鞏固國防,推行一條鞭法,使奄奄一息的明王朝重新獲得勃勃生機。但由于居官高位,獨攬大權,有時候也難免有一些錯誤和問題。但這些個人的私欲,缺點引起的問題在張居正死后被朝中大臣利用,翻出各種證據(jù)使皇帝無法容忍,張居正一生為國任勞任怨的功德,換來的竟是家族子孫的大難。神宗于是下令抄居正家,并削盡其宮秩,迫奪生前所賜璽書、四代誥命,以罪狀示天下,還差點開棺戮尸。他的家屬餓死的餓死,自殺的自殺,流放的流放,逃亡的逃亡,一代能相之家竟落得如此可悲的下場。人亡而政息,居正在位時所用一批官員有的削職,有的棄市。而朝廷所施之政,也一一恢復以前弊端叢生的舊觀。致使剛剛中興的明朝,又走開下坡路。整個神宗一朝,沒有人敢為居正呼冤。然而國衰而思良臣。直到天啟二年(1622年),明熹宗為激勵臣下,才想起昔日的大功臣張居正,予以復官復蔭。然一切俱已晚矣,世間已無張居正!作者在書中末段指出:“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chuàng)造性,則其社會發(fā)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作者一語點出我們這個龐大的帝國王朝的癥結所在也是我們大明王朝乃至我們所有的封建王朝的晚期所需要改革的地方。
2019萬歷十五年讀書心得體會高三觀后感作文匯總篇三
歷史滄桑,到頭來什么也剩不下,永生的愿望隨同歷史的波濤一起消逝在我們目光盡頭。這本書告訴人們在封建專制制度下上至帝王下至平民任何人的生活、權力都是沒有保障的。所以我們期望有為萬世開太平的圣者出現(xiàn)改造我們國家的根本問題--“體制”。
整本書讀起來很有意思,作者黃仁宇先生由于為了寫一個論文從此結緣于明史,而他的著作更是讓讀者對歷史長勝了濃厚的興趣。在書中我也看到了一位皇帝的無奈,雖然貴為一國之君,但是有很多東西去不由他抉擇。旁人可能覺得皇帝是一個十全十美的職務,但是在立儲這件事上它卻無法平自己的意愿行事,這體現(xiàn)出了皇帝的苦惱。由此,萬歷皇帝走上了怠政的道路,他是在和文官集團慪氣,但他應該知道,實際上文官集團的力量是一個皇帝難以約束的。我終于知道,一個不好的皇帝往往是由于一些原因。從書中我們不難看出,萬歷少年是一個有為的君主,他曾經(jīng)勵精圖治,打算開創(chuàng)一個“萬歷中興”,但由于一件件事的不能決斷,他終于無法忍受。而立儲之事就成了他的一個爆發(fā)。他終于在這件事上開始怠政。而一個王朝也由于君主的怠政而漸漸走向沒落的深淵。
讀到張居正是,我更是感到了世態(tài)炎涼,生前的榮華和身后的悲涼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在清算張居正的行動中,凡是和他有關的人都受到牽連,不是流放邊關就是把官回鄉(xiāng),其中戚繼光就是其中之一,戚繼光是一個大英雄,但是它也蒙逃脫歷史的慣性發(fā)展,它便是犧牲品。戚繼光和張居正一樣是很有作為的,戚繼光發(fā)明的戰(zhàn)法確實令人驚嘆,這讓我知道早在明代就有人發(fā)明了各兵種協(xié)同作戰(zhàn),并使用火器。弗朗基和大將軍炮,在當時也有一定的應用,但是他們哪里知道,西方國家已經(jīng)有了大船,火炮。1587年,這一年正值西歐歷史上西班牙艦隊全部出動征英的前一年。
黃仁宇先生認為;國家如是等等的問題,其癥結到底何在,這是研治明史者所不能不認真考慮的。筆者以為,中國二千年來,以道德代替法制,至明代而極,這就是一切問題的癥結。本書力圖使歷史專題的研究大眾化,因而采取了傳記體的鋪敘方式。書中所敘,不妨稱為一個大失敗的總記錄。因為敘及的主要人物,有萬歷皇帝朱翊鈞,大學士張居正、申時行,南京都察院都御史海瑞,薊州總兵官戚繼光,以知府身分掛冠而去的名士李贄,他們或身敗,或名裂,沒有一個人可以功德圓滿。即使是側面提及的人物,如馮保、高拱、張鯨、鄭貴妃、福王常洵、俞大猷、盧鏜、劉廷,也統(tǒng)統(tǒng)沒有好結果。這種情形,斷非個人的原因所得以解釋,而是當日的制度已至山窮水盡,上自天子,下至庶民,無不成為犧牲品而遭殃受禍。
2019萬歷十五年讀書心得體會高三觀后感作文匯總篇四
黃仁宇先生的這本書不同于以往的史書,全書僅僅細寫了萬歷十五年——1587年這一年所發(fā)生的大大小小的雜事,卻上升到了整個中華歷史的思考高度,與中華文明的精神聯(lián)系在一起,發(fā)表了自己獨到的觀點,讀來更是令人眼界開闊,受益匪淺。
與教科書上僅僅幾個四字短語便能概括的死板的歷史人物形象不同,書中從多角度剖析了各個人物,在這里,沒有絕對的好與壞,每個人物都有血有肉,人性復雜。
讀此書之前,我一直認為萬歷皇帝的昏庸僅僅是張居正教育失敗所導致,然而隨著閱讀的深入,他的形象也變得完整起來。張居正的腐敗僅僅是令他失望的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他對整個政治體制的失望與無奈。繁復的禮節(jié)以及所謂道德束縛的陳詞濫調(diào)使他疲憊不堪,甚至讓他由此陷入與整個官僚集團長期的無聲對抗之中,以消極怠工、不理朝政來表示自己對這種長久凝固的封建制度的抗議。他并不是徹頭徹尾的昏庸之帝;相反的,他正是因為太過聰明,看透了這個社會的丑惡與悲哀所以至此。
年少時的他也曾是一個勵精圖治,胸懷抱負的皇帝,甘愿忍受亢長無味的禮節(jié)教條,甚至曾徒步游行,求雨祈福。然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萬歷皇帝骨子里的叛逆精神愈來愈烈,企圖沖破封建的枷鎖。他的叔祖正德皇帝更甚,是一位“離經(jīng)叛道”的典型,二者都用實際的行動向陳舊的道德禮教發(fā)出了質(zhì)疑與抗議,更讓讀書的我們領悟到僅憑道德所堆砌和約束的社會就像是無根的草,浮于表面,不堪一擊——這是一個社會的悲哀。
然而這種神奇的制度并不僅僅存于明朝,而是成為了一種傳統(tǒng),存于整個中國的封建社會。張居正也曾試圖去改變這種看似已經(jīng)凝固的制度,無奈根深蒂固。官場之中,人人都以道德君子自稱,同時又用近乎嚴苛的道德去約束他人。首府張居正自己即是一典例,他對待下屬嚴苛,但是自己卻不知檢點,奢靡至極,使得官員上下怨聲載道。無奈當時張居正權傾朝野,無人膽敢抵抗,可是當他一死,各種丑聞告狀便紛涌而出,張居正怕是不曾想到自己生前榮華富貴,死后卻背負了一世罵名。再看申時行、海瑞、戚繼光等人,他們都是光榮一時的朝臣,但卻都有著各自不被人理解的孤獨與無奈。這無疑是明朝制度作祟。
縱觀全書人物,每個人都可稱作是失敗的封建道德社會的產(chǎn)物?!按嬖诩词呛侠淼??!钡拇_,我們應該肯定這種制度曾經(jīng)給中國帶來的種.種榮光,但是靜下來深思,它給予我們更多的是對政治的警示。有了前車之鑒,當今社會需要法治便變得理所當然起來。當然,中華民族傳統(tǒng)的優(yōu)秀美德不可一并丟棄,不過,人們也開始明白,道德的背后如果沒有法律給予支撐,便像沒有雙腳的人一般無法立足,最終只會被歷史的車輪碾壓在漫漫黃沙之中。
2019萬歷十五年讀書心得體會高三觀后感作文匯總篇五
歷史本無所謂錯與對,但人們在討論歷史的時候總愛如此評論:“如果當年韓信在漢中自立王……”,“假如元朝大軍向日本進發(fā)不遇到海難……”,這些言論無法改變已過去的事實,有意義的在于總結經(jīng)驗,以改造未來。昆德拉所言“永遠隆起的硬塊”意亦如此。
歷史是欲望推動的,眾多的欲望組成之合力是人類社會發(fā)展至今的力量之源。人類開始住在樹上,想到地面生活更好,就到了地面。先是打獵為生,后覺得植物也不錯,于是開始了種植。當然,這其中固然有很多沖突和矛盾,比如在有的人想從樹上跑下來的時候,其他的強烈反對,“野獸來了怎么辦?”“在地上怎么睡啊?……,這些反對和贊成沖突融合,推動了人類的進步。
最初的人類公社,是人類最團結的時刻,因為那時人常常挨餓,用馬斯洛的理論來說,就是人的需求還處于最低層——生理需求。要吃飽飯這統(tǒng)一的欲望就是團結的基石,同一團隊的人必須要相互配合才能獵取到食物。但通常這僅局限于內(nèi)部,在部落與部落之間,如何獲得更多的食物就不再是能靠協(xié)作解決的問題,資源爭斗(搶地盤)則成了更能解決問題的手段,戰(zhàn)爭和掠奪由此而生。
在生理需求得到滿足之后,更高層次需求相應而生。得到尊重變成了理所當然的追求。由于得到尊重的主體必然是個人的,這種欲望徹底破壞了團結,成員之間相互沖突,出現(xiàn)了社會等級。
等級制度的確立并沒有徹底解決個人與個人之間的欲望的沖突,這種用暴力或者其他強制性力量對沖突進行緩沖,這種沖突急迫地需要解決,同時勝利者希望自己的地位能夠長久保持,因而道德呼之而出。
道德實際上就是對欲望的抑制,是對欲望沖突最有效的協(xié)調(diào)中和。
道德是神秘主義的法律,法律則意味著工具性,這種神秘主義色彩和工具性相互矛盾的兩大特性同存。神秘主義是人類思維的黑洞,是超越人類理性思維之外的東西,中間蘊涵著最強大的能量,這就是道德這個工具難以控制的根源。從這個黑洞里舀了一點能量出來便世界大亂,拉登沾了一點就能制造“9.11“。
道德自然而然地成為抑制人的欲望的工具,道德本身的神秘主義特點就意味著對道德的理解的多樣性。古希臘的畢達哥拉斯學派對如何吃面包都做了嚴格的規(guī)定,這讓今天的我們感到好笑;伊斯蘭教的婦女們個個是蒙面大俠,讓漢人望而生畏;縱欲主義和禁欲主義的爭論今天依然激烈,這說明了道德由于其神秘主義特性,無力完成對欲望的徹底控制,道德只是神秘主義的法律,而不是單純的法律,有時相反成了欲望沖突中的武器工具。
事實上中華帝國從古到今,道德都成為了最美妙的工具,自大漢王朝開始,就以道德為根基建構社會制度,但德治始終是美麗的夢想,當管理體系中的大多數(shù)成員都把道德當成有效手段,整個社會呈兩幅畫面,一方面,道德追求是人人掛在口頭的目標,然而私下大家都非常默契對追求自己的私欲。出了清官就是楷模——楷模本身就意味著稀有罕見,然后大家都懷著萬分景仰的心態(tài)仰望海瑞,心中卻想著自己的勾當,卻誰也不肯去做海瑞,這就是中國政界的現(xiàn)狀。這也是中國整個社會狀況的縮影,絕大多數(shù)人都將仁義道德披上,穿上這件漂亮絢爛的衣服,以高尚的名義,行茍且之事。
中國古代的德治,畢竟是種境界,全民景仰,只因無法實現(xiàn)而不去要求自己的生活,然而現(xiàn)在的情況是,以國家的名義公然撒謊,在大家都知道是謊言的情況下,搞政治教育,三個代表,事實上連統(tǒng)治者自己也知道是個謊言,公然推行與所言不符之政策,此實為世界奇觀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