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閱讀課反思
初中語文的閱讀教學,一直以來都是中學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因為它是和其他知識全面綜合運用的過程,是語言能力、思維能力及思想認識水平的綜合反映,所以,長期以來這一直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因此需要教師實行反思教學,提升教學質量。下面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初中語文閱讀課反思,希望大家喜歡。
初中語文閱讀課反思篇一
為使學生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在培養(yǎng)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基礎上,還應指導學生掌握閱讀理解題的解答方法。
1、充分感知閱讀材料,深刻理解語段內(nèi)容。 在做閱讀理解題時,首先要對閱讀材料進行充分感知,要心平氣和,帶著求知明道的閱讀心理去閱讀。第一遍閱讀時不要在個別生字、新詞、難句上糾纏,讀后自問:該語段寫了些什么內(nèi)容?再閱讀第二遍,閱讀要更快,較熟的內(nèi)容可跳讀,選讀重點語段。第三遍閱讀要控制好時間??傊?,要通過整體閱讀充分感知閱讀材料,深刻理解語段內(nèi)容。
2、細心揣摩文后題目,認真審清題干要求。 答題要正確的理解題干要求,準確接收題目信息。要逐字逐句分析,萬不可匆匆一看,便去作答。有些學生往往對自己過于自信,似乎看一眼就全部理解了題目,不逐字逐句推敲,只是憑經(jīng)驗思考,憑感覺做題,還把日常學習中的不良習慣帶入考試。另外,有的同學平時語文基礎不牢,概念把握不清,常把寫作手法、修辭手法、說明方法弄混,以至于問東答西,張冠李戴。審清審準題干是“方向性”問題,方向錯了,考試中因此失誤失分者不在少數(shù)。
3、注重規(guī)范答題語言,準確嚴謹表述答案。 語文答題對語言的要求較高,特別是表述題、闡釋題。語言應準確、嚴謹、周密、規(guī)范、卷面整潔。不少學生在這方面做得遠遠不夠,具體表現(xiàn)在:(1)用詞用語不當,詞不達意,心里在想的和筆頭寫的不一樣。(2)語言過與繁瑣,講了許多無關的話。有的過與簡單粗淺,省略了許多應該說的話。(3)語病太多,句子不通,不能正確使用標點符號。(4)答題無條理,胡斂亂湊。(5)書寫混亂,亂改亂劃。對此,答卷應做到書寫工整,成行成列,語言成句,不寫錯別字,對于要改的字、詞、句,一律用統(tǒng)一的修改符號,如刪除單字用雙斜線,刪除句子用平行線,萬不能亂涂亂抹,畫“黑圈”或亂“拉線”。
總之,要想使學生在閱讀方面取得成績,就必須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準確答題的能力。只要學生持之以恒,嚴格要求自己,使自己養(yǎng)成好的習慣,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績。
初中語文閱讀課反思篇二
語文新課程的教學改革一直是語文教學工作者們津津樂道的一件事。但其實在新課程教學改革的實踐中出現(xiàn)了許多的問題,值得我們好好反思。比如,針對七年級這樣一個特殊的年級,在新課程改革的實踐過程中就會出現(xiàn)很多“尷尬”的問題。七年級是一個過渡期,從這時候開始,識字不再是教學重點,但生字學習對一部分學生來說確實又有困難,沒辦法輕視;閱讀應該逐步成為學習的重點,但由于學生認知水平和相關能力的局限,對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入、不夠全面,閱讀學習的“度”很難把握;初一年級開始練習習作,不拘形式的寫出自己的見聞、感受和想象。但新教材中跨越太大,學生一下子很難適應,對寫作感到非常盲目,老師的指導有時顯得蒼白無力……而新的課程改革又強調要突出體現(xiàn)語文的人文性,面對這些問題,面對全新的教材,面對新課程的改革,我們需要在摸索中前進、在實踐中反思。
一、突出人文性,但不能淡化工具性。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主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tǒng)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边@是對語文課程性質的最新認識。過去語文課上,教師把課文條分縷析,弄得支離破碎,把語文課上成純粹的工具訓練課。語文課上沒有思想的碰撞、心靈的觸動、情感的陶冶、審美的熏陶。語文教學的人文教育功能完全沒有得到充分地發(fā)揮,所以,語文課從來都不受學生的歡迎。新的課程標準把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等人文性因素放在教學目標的重要地位,突出了語文教育應有的豐富內(nèi)涵,充分展示了語文自身的無窮魅力,還語文以本來的面目。
但要注意的是在教學中我們在突出體現(xiàn)語文人文性的同時,不能忽視其工具性,應當使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水乳交融。語文學科的人文性和工具性是相輔相成的,是高度統(tǒng)一的。葉圣陶先生說過:語文教學的根在于聽說讀寫,是聽說讀寫之內(nèi)的挖掘與創(chuàng)新,而不是游離于聽說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
可時下語文課堂中的有些做法就值得反思了,有不少老師認為,新一輪語文課程改革是在削弱基礎,淡化知識。課堂上特別重視對語文人文精神的挖掘,但對字詞句等基礎知識的教學,幾乎沒有提及,有的教師甚至認為搞這些教學就顯得落后、過時,平時教學不重視了,上公開課更是不教這些不能“出彩”的“添頭”。課堂教學熱熱鬧鬧,教學形式變化多樣,看似是一節(jié)很成功的課??墒?,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來看,在這堂課上老師講的東西他們是不是真的都吸收理解了呢?對于教師而言,這堂課的目標是不是真的達到了,是不是落到實處了呢?我曾就發(fā)現(xiàn)這樣一種現(xiàn)象,一篇課文都快學完了,我點一些學生起來讀課文,他們讀得結結巴巴還不說,竟然還有一些很常見的字詞都不認識。于是,我只好花大把的時間在每一次新課前指導他們預習,可是后來抽查仍發(fā)現(xiàn)學生字詞不會讀的現(xiàn)象,追其根源才知道,原來有部分學生連漢語拼音都不會認不會讀,這其中也有上課發(fā)言很積極表現(xiàn)還比較好的學生,于是我不得不感嘆,他們小學的語文課到底是怎么上的?難怪學生上課都不愿意開口回答問題。我覺得,如果一個學生連一些極常用的字詞也不會讀,不會寫,一寫作文就是錯別字、病句連篇,那么即使他文學感悟力再強,也是難以表達出來的。
如果我們的語文課堂長期如此,少了聽說讀寫基礎知識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訓練,那么可想而知其他的一切活動也都將成會空中樓閣。
因此,我們雖強調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但決不能以削弱學生的基本語文訓練為代價。應在兼顧語文教學人文性的同時,扎扎實實抓好語文基礎知識的傳授和語文基本能力的培養(yǎng)。只有在教學中真正做到了語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統(tǒng)一,把提升人文素養(yǎng)滲透于扎實的語言文字的訓練之中,語文教學的理想境界才有可能實現(xiàn)。
二、強調自主性,但不能放任自流 。
新課程下的教學設計注重生成與建構,淡化預設與講授。課程改革要求課堂教學要體現(xiàn)以學定教,因需施教,增加靈活度。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組織課堂教學,把主要的時間讓給學生進行自主學習。
“把語文課堂交給學生”,許多教師經(jīng)過短暫的困惑后馬上接受下來并付諸實踐:既然要把課堂上的時間交給學生,豈不正好解放了自己嗎?于是出現(xiàn)了一種我們不愿意看到的現(xiàn)象:老師講授少了,課堂上亂烘烘的討論看似熱烈卻沒有主題,學生海闊天空胡言亂語還受表揚說有創(chuàng)新。課堂上教師淡化出場,一切讓學生自己說了算。如在文本的誦讀與理解中,在沒有充分引導虛設情境的情況下讓學生“想讀哪一段就讀哪一段”,“想和誰交流就和誰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交流讀書感受”,而教師又不能及時發(fā)揮主導作用,一堂課給學生大量的時間自讀,終結是:甲也正確,乙也不錯,丙很好,丁真棒。整堂課學生跑野馬,想說啥就說啥。一節(jié)課上完了還弄不明白老師想在這節(jié)課上完成什么任務,達到什么目標。
教師引導學生積極表達自己的想法是好的,然而語文教學長期的“多樣性”“模糊性”“獨特性”會給學生什么樣的影響呢?”長期“不假思索地說”、“無根據(jù)地說”、“任意地說”、“編造著說”、“不負責任地說”,致使學生對語文學習產(chǎn)生新的誤解,不少學生無所適從、無從下手,表面上獲得了自由,實際上卻是使他們很迷茫地放任自流。因此,要使課堂高效高質,學生的“自主”一定要與教師的“主導”有機結合。每一堂課學生都應該在教師的引導下有目標有任務有條理地進行,從而完滿地結束。
三、鼓勵合作學習,但不能忽視獨立思考
提倡學生的合作學習但不能忽視學生的獨立思考。合作學習作為一種新型的學習方式,被老師們廣泛采用。那種人人參與、組組互動、競爭合作、時有思維碰撞火花閃現(xiàn)的課堂確實能給人以享受與啟迪。
實施合作學習是有一定條件的,要以學生個體的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為前提。
而時下不少教師片面地理解合作學習,追求所謂小組學習的形式,做無用功的甚多。在學生沒有充分閱讀、思考的情況下進行合作學習,由于學生對課文的理解還不深入,認識也不很深刻,小組合作加工整理的結果與所得也是膚淺的、片面的,甚至有時候都沒把握準方向和重點,這樣的合作只是為個別優(yōu)生提供展示的機會。有的把合作討論當作學生活動的唯一形式,一堂課下來,表面上氣氛活躍,實際上收效甚微。有的教師不管在公開課還是平時教學動不動就安排小組討論,不管內(nèi)容有無討論的必要,有些甚至一節(jié)課討論到底。也有的教師讓學生合作學習,但沒有給學生足夠的時間,看到一兩個小組有結果就匆匆收場,結束了這次合作。在合作學習中,還經(jīng)??吹饺缦聢雒妫?、小組中有一個成員在權威地發(fā)言,其他成員洗耳恭聽,匯報時當然也是小權威的“高見”。2、小組成員默不作聲,自己想自己的。3、小組成員熱熱鬧鬧地在發(fā)言,但沒圍繞主題,討論時氣氛熱烈,卻沒解決實際問題。以上種.種的合作學習,未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表面上看熱熱鬧鬧,實質上是流于形式,未落到實處。究其原因,是教師沒能真正理解合作學習的含義,未處理好合作學習與獨立思考的關系。
語文課堂少不了品讀,感悟,玩味,思考,涵泳。語文課“心動”比“行動”更為重要,有時“沉靜”比“活躍”更有效。見問題就討論,動不動就合作的語文課堂只能是華而不實的泡沫語文課。
我們要倡導在自學、自悟基礎上的各種形式的合作學習,通過互相啟發(fā),共同探究,培養(yǎng)合作精神和協(xié)作能力。只有在學生充分的獨立思考的基礎上,再加強學生之間的交流,才能使他們互相取長補短,實現(xiàn)真正意義上的合作。因此,教師要精心組織學生的學習活動:一要組織好學生自學,使每個學生都能獨立思考;二要組織好合作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技能,講教合作的方法,重視對合作學習的評價,做到互動學習與個別輔導相結合;三要組織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強引導,全面實現(xiàn)教學目標。
四、倡導探究性學習,但不能無度開放
探究性學習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的嘗試、體驗、實踐,主動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升華認識,學會學習。
課堂上探究性學習主要體現(xiàn)在探究性閱讀上——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對文本的深層含義進行開放性的、多元化的探究閱讀活動。語文的探究學習不同于科學探究,但在操作上也要講究科學性,隨意探究只會浪費時間。但實際教學中教師往往只重視發(fā)散思維,不注重整合和優(yōu)化,開放無度,天馬行空。如有一位教師執(zhí)教《三峽》時給學生提出了如下探究問題:1、在三峽地區(qū)我們國家正在建設一個什么工程?2、就你掌握的資料看,這一工程有什么作用?3、這一工程對三峽地區(qū)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有何影響?4、假如爆發(fā)戰(zhàn)爭,這一工程是否存在安全隱患?5、你知道我國黨和國家三代領導集體是如何關心和重視這一工程的?這幾個問題在師生的互動、交流、爭論中占了整個課堂的三分之二。這樣的“探究”看起來有“深度”和“廣度”,也很“開放”,但實際上是曲解開放,遠離文本,喧賓奪主,本末倒置,將語文課上成了“資料課”、“環(huán)保課”、“綜合課”。
閱讀是富有個性化的行為,閱讀過程充滿了創(chuàng)造。閱讀教學應該依據(jù)教材內(nèi)容設計開放性的話題,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有創(chuàng)意的個性閱讀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更新觀念,還學生以學習和發(fā)展的地位,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對于學生五花八門的答案,教師要充分肯定。即使學生回答的幼稚,膚淺,甚至片面、錯誤,教師也切忌“一棒子”打下去,而應當熱情鼓勵、引導、用心呵護熠熠生輝的思想火苗,這對學生的影響將是巨大的。當然,教師在進行開放性教學時要把握一個度:開放要有利于師生在閱讀實踐中與文本發(fā)生深層的有價值的對話,有利于引發(fā)學生的積極思考,有利于進行科學方法、健康情趣、積極向上的人生觀的滲透,有利于學生體驗母語的優(yōu)美和運用母語的實踐。
五、倡導對話,但不能遠離“根本”
對話既是一種教學方式,更是一種師生關系。(李鎮(zhèn)西)
《語文課程標準》引進了“對話理論”,認為閱讀教學是教師、學生、文本之間相互對話的過程。
下面是一位教師在教學《三峽》設計的“對話式閱讀” 教學與過程,就較好地體現(xiàn)了對話式閱讀的內(nèi)涵與特征。
1、創(chuàng)設對話的良好氛圍。(1)可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三峽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潭水、飛奔的船只和凄異的猿嘯等自然風景,引領學生親歷課文意境;(2)還可以利用課文配樂朗讀,引導學生初步感知課文意韻之美。
2、創(chuàng)設對話的主導問題。譬如:回溯三峽的過去,細看三峽的現(xiàn)在,展望三峽的未來,你想到了什么?
3、設置刺激參與對話的話題。包括:(1)教師與學生的對話。如:《三峽》先寫山后寫水,是如何寫山的?又是如何寫水的?為什么要這樣寫?(2)學生與教師的對話。如:《三峽》語言凝練,雖然只有幾百字,卻能繪盡四季景色,羅列山水猿嘯,為什么能達到這種效果?(3)學生與學生的對話。如:《三峽》第二自然段或王命急宣似乎不屬于自然描寫,這是否與本文寫景的宗旨背離?你有什么看法?(4)師生與作品的對話。如:酈道元寫三峽風光,大部分筆墨放在寫水,水是課文的重點,那么為什么要先寫山后寫水?能否調整一下順序,或者只寫水?
4、培養(yǎng)學生在對話中的創(chuàng)造性。譬如:通過討論我們今天應當怎樣開發(fā)和利用三峽?這一問題,在充分尊重學生的閱讀體驗的基礎上,調動學生的生活積累,挖掘學生的創(chuàng)造潛能,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意識。
可見,真正的“對話式閱讀”應該是對話主體間視界的融合、精神的相遇、理性的碰撞和情感的交流,是對話主體各自向對方的“精神敞開”和“彼此接納”。
而實踐中,我們往往對“對話”的內(nèi)涵理解不透,認識膚淺,甚至歪曲。課堂上貌似平等的對話,但實際與《語文課程標準》倡導的對話還有不少距離:一是話語霸權嚴重,對話機會不等。課堂教學中一部分學生成為對話的貴族,一部分學生淪為對話的奴隸,師生的對話成了“課堂上的孤獨行為”。二是注重發(fā)表和說話,忽視傾聽和交流。學生間不能夠有效地通過對話互相補充、共同提高,教師也難以及時抓住對話中閃現(xiàn)的教學契機。三是不重讀書,只重對話。往往學生只讀了一兩遍書教師就展開議論、組織交流,導致對話的質量不高。四是對話到底,方式單一。整堂課一個討論接一個討論,一個交流接一個交流,學生個體閱讀、思考的時間和機會太少,特別是學生的默讀、靜思、寫作時間多被擠掉,最終影響學生語文素養(yǎng)的全面提高。
“真理向前邁一小步,就會變成謬誤?!?傳統(tǒng)語文教學的弊端必須革除,但我們不能矯枉過正,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在新課程的語文教學改革實踐中我們只有不斷地深入學習,冷靜地思考,不斷地反思,才能讓我們的語文課堂真正地走進新課程。
初中語文閱讀課反思篇三
作為一名語文教師,必須在學習中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主動探究的精神。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體。那么,怎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培養(yǎng)他們學習能力,我把重點放在改變課堂教學上。下面就我在語文課>課堂教學中談談自己的做法。
一、激發(fā)興趣是學生自主學習的動力
實踐表明,學生的學習興趣是自主學習的原動力。教學中,教師應積極地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種情趣盎然的學習氣氛,使學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勵,從而主動學習。在課堂上教師應大膽地讓學生進行自由討論、交流,贊揚學生一些獨特看法,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學習是快樂的。這樣自主學習的勁頭就更足了。
1、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探究心理
一堂課上每個環(huán)節(jié)都很重要,但要讓學生自始自終處于積極的自主學習狀態(tài),創(chuàng)設情境尤為關鍵。在教學一年級識字課《外面的世界》,我創(chuàng)設了情境。把學生引入情境之中,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我是這樣導入新課的的:“小朋友們,你們?nèi)ミ^自選商場嗎?今天,冬冬小朋友將帶我們到自選商場里去逛一逛,她說‘她要買好多東西’,請小朋友們看仔細了,她買了哪些商品?”接著看圖觀察思考。不用我問,學生們都爭先恐后地回答。學生對文中的九種商品名稱已有了初步感性認識。通過圖畫情境的創(chuàng)設,把學生帶入自選商場的情境中。都想去了解自選商場。
另外,我再用圖畫展現(xiàn)形象,產(chǎn)生美感,把學生引入情境。利用音樂產(chǎn)生美感,把學生帶入遐想的境界。無論是因好奇,還是因為關注,都是他們形成一種努力探究的心理,從而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教學過程中。
2、利用情境,激發(fā)學生學習動機
動機是活動的原動力。學習動機是推動學生參與學習活動心理動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在引入情境后被激起。如果教學還是那樣刻板,按老辦法、老觀念去教。教學手段單一,學生的學習動機定會下降。因此,在引入情境后,根據(jù)課文情節(jié)的不同、內(nèi)容的不同,使情境得以持續(xù)。教師應不斷創(chuàng)設情境,開成連動的整體情境。
下面我還是以《外面的世界》為例,在學生們認識了九種商品名稱以后,但要讓學生學會分類,且了解自選商場購物的方便,我又創(chuàng)設了情境:老師成了“快樂自選商場的總經(jīng)理”,并告訴同學,今天卻不快樂了,因為商品賣不出去,所以現(xiàn)在想聘請三位優(yōu)秀的售貨員,重新將商品擺放整齊。接著就請三位同學當售貨員來給黑板上的九種商品分類。并說出理由。通過這個情境的創(chuàng)設,學生很快明白自選商場的東西是分類擺放及在自選商場購物真方便。無需教師分析,就強化了學生的學習動機。 二、引導探究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關鍵
要想使學生自主學習的主動性能保持下去,關鍵在于掌握語文學習方法,教師應讓學生積極參與,主動探究,這就要求教師做好引導,促進學生自主學習進行探究。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去領會、去發(fā)現(xiàn),在自主學習中學會合作交流,掌握自主學習方法。
1、小組合作開辟自主空間
教師作為引導者,應指導學生主動參與的意識。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欲望。發(fā)揮其學習的主動性。我從很早就提倡小組合作學習。如何使這一組織教學不流于形式我首先給學習小組確定一個明確的目標。如我在教學《比本領》時,我提出這樣的學習目標:(1)我會讀:大聲朗讀課文,讀準字音,可自由讀,也可小組合作讀;(2)我會問:在學習小組里提出不理解地方,讓小組伙伴共同交流解決;(3)我會講:把你讀文后的感受說給小組伙伴聽。長此以往,學生經(jīng)過這樣的訓練在以后的讀文中就會自覺的給自己小組提出學習要求。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學生的學習能力提高了,那學習的興趣可想而知就會更濃了。
另外小組學習的內(nèi)容可以選擇。語文教學中,如能讓學生們自主選擇自己喜歡的段落學習,后在小組內(nèi)交流,那學生的學習興趣定會大大提高。我還是以《比本領》為例,由于這篇課文幾個自然段結構相似,所以我讓學生首先來表達自己美好的心愿,然后再選擇相應的段落學習學生在交流中情緒高漲,全班交流時個個躍躍欲試。文章內(nèi)容就在學生朗讀交流、展示中理解、感悟了。而教師只是在小組合作過程中參與其中起到引導的作用。
一個問題提下去,如果不給足時間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討論交流,那將會給課堂帶來冷場。作為教師不要讓小組合作流于形式。學生還未充足地去討論,更不可能產(chǎn)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與真情流露,教師就草草收場,勢必起到反作用,長此以往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就得不到提高。對于小組學習的結果,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評價可多方面,教師對學生學習的反饋的評價,學生與學生之間的評價,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評價都要有詳細地分析。我設計了一些表格進行每月評價,在學期結束對每月評價制作統(tǒng)計表來向學生展示小組學習的結果。我認為作為教師只要精心付出,學生定會還你一個驚喜。
2、質疑問難,發(fā)現(xiàn)問題自主學習
創(chuàng)造性思維是人問題開始的。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問題的能力,首先要鼓勵他們敢于和善于質疑問難。中國古人說:學貴有疑。小疑則小進,大疑則大進。要培養(yǎng)學生善于從無疑處生疑,從看似平常處見奇,這是發(fā)現(xiàn)問題的起點。
課堂教學是屬于學生的,教師只有根據(jù)學生的需求,引導學生自主探究、質疑釋疑,這樣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自主參與,自主探究知識的能力。
三、語文實踐活動的開展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重點
語文教學應創(chuàng)設讓學生活動的機會,以實踐活動來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教師在語文學習中應多提供學生活動的機會,在語文學習中注重學生說的訓練。還可將課文編排成課本劇讓學生演一演。因為愛表演是學生的天性,學生希望老師給予他們表演的機會,使他們能充分地展示自我、施展自己的才華。例如我在教學《小馬過河》一課時,我就采用了表演的形式,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小組合作自制頭飾、道具,進行故事情節(jié)表演。小組間再展開比賽。學生在表演中學會合作,學會交流學會自主學習。最后師生再共同評選出最佳表演獎、最佳創(chuàng)意小組。因為要表演,學生得仔細揣摩小動物們的語言、動作、表情、心理活動等。從更深一層理解課文內(nèi)容,達到了較好的教學效果。我在語文教學中不僅采用演還采用訪一訪。因我校有小記者團,那么作為教師就應在課堂上給予學生創(chuàng)造鍛煉的機會。
自主學習使新課程標準真正進入課堂。我們的課堂充滿樂趣,才會使學生們積極主動地去完成學習任務,使真正的創(chuàng)新思維火花常開不敗 。
初中語文閱讀課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