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實用范文>導游詞大全>湖北導游詞>

湖北武漢概況導游詞

時間: 鄭杭0 分享

武漢自然風光獨特,四季氣候分明,擁有其他大都市罕有的166個湖泊和眾多山巒。武漢的人文景觀具有濃郁的楚文化特色。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湖北武漢概況導游詞,方便大家閱讀與鑒賞!

湖北武漢概況導游詞1

武漢市是湖北省省會和湖北省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華中地區(qū)最大城市和內外貿商埠,也是中國內陸最大的交通樞紐,工業(yè)、教育、科研的重要基地之一。

武漢市是華中地區(qū)的重鎮(zhèn),面積8467平方公里,人口700多萬,坐落于江漢平原。長江、漢水在此交匯,在地理上將武漢劃分為長江以南的武昌及長江以北的漢口和漢陽。河流湖泊縱橫交錯,故武漢又稱“江城”。先民楚人創(chuàng)造的燦爛的楚文化深深地影響著這個地方的人們,使武漢人的性格表現(xiàn)得熱情而剛烈,浪漫而奔放。

武昌之名始于東漢末三國初,孫權為了與劉備奪荊州,于公元221年把都城從建業(yè)(今南京)遷至鄂縣,并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國而昌”之意;漢陽一名的來歷與漢水密切相關,古語“水北為陽,山南為陽”,古時漢陽在漢水之北,龜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稱陽,故名漢陽;漢口在三鎮(zhèn)中歷史最短,而發(fā)展最快,漢口原叫江夏,因發(fā)源于陜西的漢水是當時交通便利的水道,陜西商人乘船沿漢水而下至江夏做生意,開始把江夏改稱漢口,即漢水的出口。

武漢歷史悠久,根據離城區(qū)5公里的黃陂灄口楊家灣發(fā)現(xiàn)的商代盤龍城遺址的考古結論,早在3500年前,此處已進入人類文明 社會。武漢先秦時屬楚國地,秦屬南郡,漢屬荊州江夏郡,三國時隔江分為江夏、漢陽兩縣。清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設夏口廳。1926年漢口、武昌兩縣改市,1927年,國民政府由廣州遷來后,三鎮(zhèn)統(tǒng)建武漢市。

古代,從武漢循長江水道行進,可西上巴蜀,東下吳越,向北溯漢水而至豫陜,經洞庭湖南達湘桂,故有“九省通衢”之稱。東漢時期蔡邕便發(fā)現(xiàn)其“南援三州,北集京都,上控隴坂,下接江湖”的優(yōu)越地理條件,認為是“導財運貨,貿遷有無”的理想市場。至宋代,武昌已有“市邑雄富”的美譽,至明末清初,漢口就躋身全國四大名鎮(zhèn)之列。康熙年間,三鎮(zhèn)已成為“楚中第一繁盛處”。歷來,武漢是長江中游最大的物資集散地、商業(yè)貿易中心,加之得水獨厚,得中獨厚,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故為華中重鎮(zhèn)。1860年代后,漢口開埠,江海直航;隨后京漢、粵漢鐵路的鋪設,更使武漢四通八達。1949年以來,長江大橋和江漢一橋、二橋及漢水鐵路橋的竣工,以及空中航線的開辟,武漢交通運輸進入新的時代。1990年后,武漢港新客運站、新火車站的投入使用,天河國際機場、長江公路橋和江漢三橋的開通,武漢成為華中第一大交通港站。今天,武漢作為中部最大的水陸交通樞紐,長 江水運聯(lián)通東西,京廣鐵路縱穿南北,北至北京,南抵廣州,西去重慶,東達上海。東西水運干線和南北鐵路干線使武漢的物資交流范圍擴展到全國各地,成為新時代的華中重鎮(zhèn)。

武漢美稱“江城”,源于唐朝大詩人李白“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的千古絕句,這一稱呼也是由于武漢的發(fā)展與長江、漢水的關系特別密切,所以沿江九大城市中,唯獨武漢享有“江城”的雅名。

改革開放使武漢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武漢人引以自豪的千古名樓黃鶴樓,自然風光旖旎的東湖,享有盛譽的歸元禪寺,繼續(xù)張開雙臂,喜歡四方佳賓。更有許多好聽、好看、好玩的新景點、新景觀如白鰭豚館、野生動物園、赤壁大戰(zhàn)全景畫館及改造后的具有現(xiàn)代氣息的中山大道商業(yè)街都等待著您的投入,恭候著您的光臨。歡迎您來江城,領略都市不同的風光。

參觀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的黃鶴樓,在此可追溯黃鶴樓的歷史,聆聽有關的神話傳說以及歷代文人墨客面對黃鶴樓吟詠的詩篇“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并可登樓觀武漢三鎮(zhèn)全景。隨后來到古琴臺,這里是流傳了兩千多年的“高山流水覓知音”故事的發(fā)生地,游人可在此憑吊俞伯牙、鐘子期以琴會知音的動人故事。

湖北武漢概況導游詞2

我的家鄉(xiāng)在 武漢,我生在 武漢,長在 武漢,與武漢有 著未解之緣。

武漢市全國 中部最大的工業(yè)化城市,空運 水路和陸路交通都很發(fā)達,享有 “九省通衢”的美稱。長江 漢水在 武漢交匯,把武漢分成漢口 漢陽和武昌“三鎮(zhèn)”,兩江上架起了 十幾座橋梁,把三鎮(zhèn)連為一體,市內交通非常地方便,因此又有 “江城 僑城”的美名。

武漢的工廠很多,總共有 幾千家工廠。大的有 武鋼 武船 武重 武鍋,這些工廠在 全國都很有 名。武漢有 幾十所大專院校,最出名的有 武大 華工 華師 華農和武漢理工大學。武漢的科學技術也很發(fā)達,東湖光谷的科技水平文明與世界。武漢的商業(yè) 貿易很繁榮,江漢路步行商業(yè)街和漢正街商物交易市場等都是國內的名牌市場。

經過創(chuàng)建文明城市的活動,武漢更加美麗了 ,我生長在 這樣美麗的城市里,內心感到無比榮幸和驕傲。武漢市美麗的,她一年四季都很美麗。

春天 武漢這個花園城市的花草樹木都長得分外茂密。天天早上就有 許多 中老年人在 江灘,公園里晨練 跑步 揮劍。

夏天 是一個炎熱的季節(jié),習慣了 “大火爐”的武漢人喜愛坐在 大樹的陰涼下扇扇子,這樣,也很舒適,而且還可以“親近大自然”呢!

秋天 是一個豐收的季節(jié),喜慶豐收的場面取走了 所謂“秋天凄涼”的舊思維。天天早上和晚上都有 許多人在 廣場上跳舞 唱歌,這些群眾性的活動,是武漢呈現(xiàn)出了 時代青春的活力。

冬天 大雪覆蓋了 整個武漢,萬幢高樓披上白色的大衣,像雪 中的秦嶺 天上,壯觀極了 。

鮮花是園丁培育出來的,美麗的武漢是全體勞動人民經過幾十年的辛勤勞動建設起來的。武漢的今天是美麗的,武漢的明天會更美麗。

我在 武漢愉快地生活,茁壯地成長!

湖北武漢概況導游詞3

“黃鶴樓 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這就是我的家鄉(xiāng)――江城武漢。

“一橋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敝飨脑娋涫归L江大橋被天下所知。氣勢雄偉的長江大橋跨度約為128米,橫跨長江兩岸。打破了 讓人覺得武昌 漢口兩岸不 可躍過的想法。隨著這座城市的發(fā)展,長江二橋 鸚鵡洲大橋和楊泗港大橋等橋梁一一落成,各有 風姿。假如長江是一位女子,這些橋就是她的珍珠項鏈,給浩浩蕩蕩的長江增添了 幾分嫵媚。

“黃鶴一去不 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睔v史悠久的黃鶴樓也是咱武漢的一張名片,無數(shù)游人都來瞻仰它的風采。說起黃鶴樓的來歷,還有 一段小故事呢!據說,黃鶴樓還是一家小酒館時,老板娘叫高辛氏,是個善良大方的人。一天,一位衣衫襤褸的老人來了 ,問:“我沒有 帶銀子,可以給我一點兒酒嗎?”高辛氏大方地給了 老人幾杯酒。沒想到,持續(xù)幾個月都是這樣。最終有 一天,老人又來了 ,但這次可不 是要酒的,他感激地對高辛氏說:“謝謝你對我的照顧?!彪S即拿出了 一塊橘子皮,畫了 一只黃鶴,告訴高辛氏:“你只要一召喚,它就會給客人們跳舞助興?!睆拇耍咝潦系木茦巧馀d隆,過上了 幸福的生活。她的子子孫孫為了 紀念黃鶴和老人,就把樓名改為“黃鶴樓”。黃鶴樓有 五層高,外表古色古香,實際是在 三國時重建的,檐角微微上翹,真是別有 一番韻味。登上黃鶴樓,鳥瞰大武漢,整座城的風景盡收眼底,讓人陶醉。再看看那宛如飄帶的長江,我不 禁想起一句詩:“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焙棋拈L江,流動著武漢人的情懷……

啊,我的家鄉(xiāng)武漢,你是多么的繁華美麗,多么的讓人憧憬!

湖北武漢概況導游詞4

武漢,湖北省省會,副省級城市,國家區(qū)域中心城市。世界第三大河長江及其最大支流漢江橫貫市區(qū),將武漢分為武昌、漢口、漢陽三鎮(zhèn)鼎立的格局。唐朝詩人李白在此寫下“黃鶴樓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因此武漢又稱江城。

武漢位于江漢平原東部,地處東經113°41′-115°05′,北緯29°58′-31°22′。最東端位于新洲區(qū)徐古鎮(zhèn)將軍山村,最西端位于蔡甸區(qū)侏儒街國光村,最南端位于江夏區(qū)湖泗街道均堡村,最北端位于黃陂區(qū)蔡店街道李沖村。形似一只自西向東的彩蝶。在中國經濟地理圈內,武漢處于優(yōu)越的中心位置,被譽為中國經濟地理的“心臟”。

武漢號稱九省通衢,是中國內陸最大的水陸空交通樞紐,國家的經濟地理中心;是僅次于北京、上海的中國第三大科教中心,內陸地區(qū)的金融、商業(yè)、貿易、物流、文化中心,被譽為世界開啟中國內陸市場的“金鑰匙”,經濟發(fā)展的“立交橋”,具有承東啟西、接南轉北、吸引四面、輻射八方的區(qū)位優(yōu)勢。

20__年末,武漢全境面積8494.41平方公里,為湖北省面積的4.6%;市域周長977.28公里,7個中心城區(qū)面積863平方公里,建成區(qū)面積807.54平方公里。擁有公園70個,公園綠地面積6038.48公頃,人均公園綠地面積9.42平方米,建成區(qū)綠化覆蓋率37.54%,濕地自然保護區(qū)面積2.8萬公頃,森林面積16.8萬公頃,森林覆蓋率26.80%。

湖北武漢概況導游詞5

武漢有武昌、漢陽、漢口三鎮(zhèn),其發(fā)展的歷史、規(guī)模、速度各有不同的特色。

武昌之名始于東漢末三國初,孫權為了與劉備奪荊州,于公元220__年把都城從建業(yè)(今南京)遷至鄂縣,并更名"武昌",取“以武治國而昌”之意,武昌之名是與今鄂州市互換的。從考古發(fā)掘來看,武昌在新石器時代的水果湖放鷹臺和南湖老人橋、洪山區(qū)花山鄉(xiāng)的許家墩和棋子墩等處,就是古人棲居之地。

舊時的武昌手工業(yè)發(fā)達,以造船、冶金、鑄造錢幣為主,武昌的陶瓷名叫影青瓷。另外,,在武昌最值得一提的事情就是黃鶴樓的屢次興廢,從三國時代至今已歷十余次,每次重建都呈現(xiàn)出不同的風貌,反映出各個不同時代的建筑風格和特點。

漢陽一名的來歷與漢水密切相關,古語“水北為陽,山南為陽”,古時漢陽在漢水之北,龜山之南,又因得日照多的地方也稱陽,故名漢陽。

公元620__年,即隋朝大業(yè)二年,改漢津縣為漢陽縣,漢陽名稱自此開始。唐代將縣治移至漢陽市區(qū)后,才迅速發(fā)展起來。

漢陽,特別是鸚鵡洲一帶,歷來是長江中游商船集散的地方。唐宋元明各朝代,商業(yè)手工業(yè)很是繁華。同時,漢陽還是游覽勝地,位于漢陽的歸元寺是武漢市佛教叢林保護得最好的一處,為湖北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武昌和漢陽筑城起始于同一時期,約有1820__年歷史。

歷史上,漢口,漢陽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同步發(fā)展的。直至明代成化十年(公元1474年)漢水改道(漢水在歷史上改道不下8次)從龜山北麓入江以后,漢口才獨立發(fā)展,僅有500多年的歷史。漢陽、漢口很早就筑有城墻,分別被當作過縣治之所在。

漢口后來迅速成為一座新興商埠,名聲和發(fā)展速度遠遠超過了武昌和漢陽,,明末清初,漢口已與河南朱仙鎮(zhèn)、廣東佛山鎮(zhèn)、江西景德鎮(zhèn)并列為全國四大名鎮(zhèn),海外譽為“東方芝加哥”。漢口的港口貿易運輸業(yè)頗為發(fā)達,成為我國內河最大的港口,有“十里帆檣依市立,萬家燈火徹夜明”(吳琪詩)狀其景,“居民填溢商賈輻樓,為楚中第一繁盛處”。頗能反映其繁盛。清乾隆年間,漢口更盛于世,僅“鹽務一事,亦足甲于天下”。

清朝末年,湖廣總督張之洞于1920__年在漢口修筑張公堤。這條堤對逐年降低后湖一帶的水位,使荒湖野洲形成陸地,對起初狹小的漢口擴建面積提供了方便條件,有著不可磨滅的歷史功績。

1920__年初,武漢國民政府將武昌與漢口(轄漢陽縣)兩市合并作為首都,并定名為武漢。今天由武昌、漢口、漢陽三鎮(zhèn)組合而成的“武漢市”,其歷史只有74年。

湖北武漢概況導游詞相關文章

關于湖北武漢概況的導游詞大全

武漢市概況導游詞3篇

最新的湖北概況導游詞范文

關于介紹湖北武漢的導游詞5篇

關于湖北概況導游詞大全合集

湖北省武漢導游詞5篇

湖北概況導游詞范文

湖北武漢導游詞

武漢的導游詞

湖北簡介導游詞必備5篇

湖北武漢概況導游詞

武漢自然風光獨特,四季氣候分明,擁有其他大都市罕有的166個湖泊和眾多山巒。武漢的人文景觀具有濃郁的楚文化特色。接下來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湖北武漢概況導游詞,方便大家閱讀與鑒賞!湖北武漢概況導游詞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文檔為doc格式
952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