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學習方法>通用學習方法>學習方法指導>

初中作文教學策略

時間: 淑航658 分享

  在初中階段,要怎樣寫好一篇作文呢?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網(wǎng)絡整理的初中作文教學策略以供大家學習。

  初中作文教學策略:

  初中是整個中學學習的初級階段,這是學生由少年向青年發(fā)展的時期,有著與小學、高中不同的特點,他們獨立追求與感受的個性日益突出,活潑、想學但基礎薄弱,還很幼稚;對生活、社會、客觀世界充滿新鮮和好奇,但認識不足。表現(xiàn)在作文中,往往是不會選題、不會集材、不會謀篇、不會措詞,其問題的結癥是我們幾十年來一成不變的傳統(tǒng)教育形式,墨守成規(guī)的教學方法,使學生 習慣于老師給他們命題、提示,甚至提供題材;這種照葫蘆畫瓢的結果是:一種形式、一個材料換個題目學生從小學帶進了初中,或許還要帶到高中和更高級的學校。長此以往,我們培養(yǎng)出來的將是怎樣的社會人才。面臨這種局面,我們的作文教學方法必須改革。然而,出路何在?在這里我僅就多年來在初中作文教學方面遇到的一些問題談談自己的看法。一、從港、臺和國外中學作文教學看我們的差距在港、臺和日本及一些西方國家作文訓練方式大多以命題作文為主,但題目要求寫的內(nèi)容是學生親身經(jīng)歷、耳聞目睹的,或者是比較熟悉的、感受比較深刻的。由于所寫的東西針對性強,大多是發(fā)生在學生身上,比較具體和實際,易于發(fā)表看法,使學生覺得有話可說,有內(nèi)容可寫,這就消除了寫作的畏難情緒,同時也避免了那種空發(fā)議論的傾向。我們現(xiàn)行的作文訓練從命題的形式來看與境外的差別不大,但我們的學生生活的范圍很狹窄(學校——家庭“兩點一線”),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極為有限,寫作時普遍感到內(nèi)容貧乏、無從寫起,有畏難情緒;老師對這個問題又往往是命題的同時交給學生題材,讓學生按范文依葫蘆畫瓢,學生始終在教師的“卵翼”下寫作,培養(yǎng)的是學生的惰性,獨立寫作能力始終沒有得到提高。

  訓練時應注意和教材靠攏,重視讀寫結合。讀寫結合是提高寫作能力的重要方式之一,或者說是練習寫作的一條捷徑,倍受國外教育界的重視。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緊密結合起來,目的是使閱讀中獲得的知識在寫作上得到運用,讓學生盡量把教材上的東西轉化成自己的東西,即學以致用。它是知識轉化為能力的一種體現(xiàn)。在國內(nèi)由于應試的教育體制,迫使學生圍繞幾本教科書死記硬背,教材以外的書籍幾乎與學生無緣,升學的壓力,呆板的教學形式,毫無創(chuàng)造力可言的作業(yè),無法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我們的作文訓練,認識性和實用性作文較少,以文學性作文(記敘文、議論文、散文)為主,寫作教學的最終目的模糊不清;而國外的作文訓練,以上三種類型都較重視,尤以認識性作文和實用性作文為主,針對性和實用性強。即針對學生的生活實際,作文訓練緊密結合學生未來的生活和工作需要,目的在于培養(yǎng)學生適應生活能力,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為將來走向社會打下基礎。

  在作文教學的過程中,我國作文教學的一般過程是:命題——指導——寫作——批改——講評,整個過程以“教師為中心”,學生的思想受到束縛,創(chuàng)造性無法得到發(fā)揮;而國外作文的教學過程是:取材——構思——記敘——推敲——評價,它的特點與學生的寫作過程相一致,整個過程體現(xiàn)的是“學生為中心”,學生的創(chuàng)作個性得到良好地發(fā)展。

  在不同文體的訓練形式上,我國大多數(shù)語文教師目前仍采用傳統(tǒng)的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單線文體訓練,彼此之間仿佛是獨立的學科;而國外一般采用不同體交叉的綜合訓練方法,三種文體相互穿插,相互滲透。這比較符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和能力螺旋式上升發(fā)展的規(guī)律,是作文教學的共同發(fā)展趨勢。

  我認為,我們現(xiàn)行作文教學的最大失誤,是沒有把學生置入大社會、大自然之中,在他們的腦海里是一片灰色的世界,沒有色彩,沒有生機,唯獨老師、家長是他們的影子,導致學生在寫作時把心靈溝通、感情渲泄的快樂,變成言不由衷、動輒被咎的痛苦。初中畢業(yè)后還是被“怎樣寫”和“寫什么”深深地困擾著。

  作文是表達,是創(chuàng)造,是學生用自己的語言去表達所認識的客觀世界。學生感到難,對教師來說也難——作為教學很難在短期內(nèi)見效。怎樣提高作文教學效果,是整個中學語文教學體系中至關重要同時又是最不容易找到現(xiàn)存答案的課題。在我多年的初中語文教學生涯中,盡管作過這樣或那樣的嘗試與摸索,作文教學始終給我留下了深深的感觸,要想在初中作文教學中取得明顯的成效,關鍵在教師——教師對作文教學的地位、重要意義及其艱巨性的認識和理解,教師在教法上悉心鉆研,不斷地探索、開拓和創(chuàng)新。人們常說:“心口如一言文一致”,這從某種角度來說,作文教學的全部工作就濃縮在這八個字里。初中三年要求學生做到嘴上說的,全是心里想的,凡是心里想的,都能說出來,這已經(jīng)是不容易的了,何況又要求文章與言語的和諧一致,那就更是不容易了。這里涵蓋著“思想——言語——文字”之間轉化,是個語言心理行為的大工程。作為教師,首先應該明確這么一個概念——作文教學是識字寫字、用詞造句、布局謀篇,運用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的綜合訓練。識字、講讀是基礎,社會實踐是內(nèi)容,它是學生基本技能綜合訓練的一種手段,具有再創(chuàng)造的特性。在學生

  方面,讓他們樹立“為學習而寫作”的學習指導思想,即把寫作當作學習其他學科的一種手段。其實在許多課程的學習中,寫作已經(jīng)在起這樣的作用,只不過學生沒有意識到這一點。在這個問題上我們不能抽象地說教,可以把學生置身于現(xiàn)實生活環(huán)境中,使他們自己去感知生活確實離不開作文。如設計科際之間的作文題,并把學生帶進工廠、科研單位實地參觀考察,回來后要求他們寫產(chǎn)品說明書,或設計一則簡短的廣告。學生經(jīng)常在電視里、報紙里看到各種各樣的廣告,有這方面的感性認識,使得他們認識到寫作課與其他各個學科是密不可分的,寫作正好為其他學科提供了基本的學習工具。在思想上對“為什么寫”有了較為正確的認識,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就很快被調(diào)動了起來。

  二、搞活作文課堂教學,解決學生“怎樣寫”的問題

  課堂教學是雙方共同的實踐活動。因此,必須處理好“教”與“學”、“動機”與“效果”的關系,這就要求教師諳熟學生的寫作實際水平,針對學生“不知道怎樣寫”的問題指點門徑,力求做到一課一得。

  (一)引導學生分析命題(包括命意)作文的特點在作文教學中我發(fā)現(xiàn),學生怕寫作文,其實最怕老師布置命題作文,學生對命題作文的內(nèi)容不熟悉,感到無話可說,硬叫寫,其結果只能是敷衍了事。任何一種作文命題,無論是何種體裁,也不管是何種形式,都具有限制性和開放性的特點?,F(xiàn)行的課本中,有些文章由于所反映的內(nèi)容與現(xiàn)代生活距離久遠,降低了對學生的吸引力,我們應該另外選擇內(nèi)容比較新穎的文章作為剖析的對象,針對學生在寫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每剖析一篇文章便能真正解決某種技巧問題,這樣就容易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果學生能把握命題這一特點,就能避難趨易,像皰丁解牛那樣,“以無厚入有間”,做到“游刃有余”。

  (二)指導學生把握思維的方法同一個題材,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發(fā)現(xiàn)的問題不同,得出的結論也各有不同。作文教學要使學生在構思時思路開闊,八方輻射,“萬涂競萌”,要想使學生立意時獨出機杼,不落窠臼,想人之所未想,發(fā)人之所未發(fā),必須在培養(yǎng)學生集中思維的基礎上適當發(fā)展他們的多維思維方式。運用這種“擴散”型的思維,學生就會感到思如泉涌,要寫的東西很多,就會感到作文絕非是“自古華山一條路”,而是“條條大路通羅馬”。這樣,就可以從諸多的角度中選擇自己體會深刻、材料新穎、立意獨特的角度來寫,克服無話可說,無內(nèi)容可寫的毛病。

  (三)引導學生辯證分析問題青少年學生最少保守思想,他們思想解放,喜歡獨立思考,勇于標新立異,但和成年人比,他們還缺乏社會生活的經(jīng)驗,思想還幼稚,看問題往往容易片面,沒有深度。這些特點常常在他們的作文中表現(xiàn)出來。因此,教師應對他們加強辯證唯物主義思想教育,使之用全面發(fā)展的眼光去看待問題,提高他們辯證分析能力。通過這樣辯證地分析,才能去偽存真,尋找出材料所揭示的正確觀點,在此基礎上抒發(fā)感情,進行評論,文章必然會抓住要領,褒貶得當,就不至于泛泛而談,單薄無力了。

  在我施教的一次題為《我的一點建議》的作文中,有相當一部分學生這樣寫:“我們在作文時,拿筆就頭痛,總覺得沒有東西可寫,有時在頭腦里想好了,一下筆又不知道從哪寫起,腦子變成一片空白”。因此,“建議老師在布置作業(yè)時,帶我們出去看看,玩玩”。這里說明了不知道“寫什么”的問題依然困擾著學生。

  在寫作教學本體中,教學生“寫什么”這一問題,長期以來就始終困擾著我們的教育工作者,同時也對寫作教學方式作過許多探索,得到公允的開展課外活動是一條切實可行的措施。至今開展課外活動也有半個多世紀了,并且作為教育的一種法則寫進了教學大綱,可是仍然沒有引起我們教育界乃至全社會足夠的重視,學生還在為“寫什么”而苦惱。國外的大量資料表明,在學校里人才成長的主要途徑有三:一是課堂教學引導;二是課外科普、傳記、文學讀物的啟迪;三是課外科技、文體、社會活動的培育。這后兩條途徑都屬于課外活動的范疇,實際上是兩條途徑,即課內(nèi)與課外。

  陶行知主張:“我們要解放孩子的空間,讓他們?nèi)ソ佑|大自然中的花草、樹木、青山、綠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會中之士、農(nóng)、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對宇宙發(fā)問,與萬物為友,并且向中外古今三百六十行學習。”這句話至少給我們兩點啟示:一是讓孩子去接觸大自然,運用課內(nèi)學到的觀察本領去廣泛地觀察大自然,從而豐富感性知識,豐富自己的語言;二是讓學生去接觸社會,把語文教學引向廣闊的社會生活大課堂,從而在社會交際中,積累語言,發(fā)展思維。實踐證明,開展各種課外活動,帶領學生走出課堂,通過參觀、訪問、搞社會調(diào)查,接觸實際,接觸社會,領略祖國大好河山,了解日新月異的社會主義建設,能開拓知識領域,開闊眼界,豐富生活,激發(fā)與發(fā)展學生的各種興趣、愛好,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寫作的動機。同時,還使學生有機會把自己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踐,可以更好地掌握課堂內(nèi)學到的知識,在實踐中實現(xiàn)認識上的飛躍,提高獲得知識、駕馭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理論聯(lián)系實際和手腦并用的能力,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能培養(yǎng)學生不斷追求新知、實事求是、獨立思考、勇于創(chuàng)造的精神。

  有關初中作文教學策略推薦:

  在初中英語寫作的教學中,教師應關注過程多于關注結果,教師定要做好寫前的“導”,指導學生熟悉作文的內(nèi)容、信息和負載信息的語言形式,從而降低學生的認知負荷。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平時的鍛煉中不斷提高寫作技巧與寫作興趣。

  1、指導審題

  教師用簡單明了的語言布置寫作任務,并闡明寫作的要求及目標。指導學生在審題時應是圍繞寫作的主題和要點,邊構思邊用英語寫出每個段落的主題句,再依據(jù)主題句進行選材,構思能支撐主題句的有關內(nèi)容,并用英語寫出關鍵詞及短語,為撰寫初稿做好準備。要求學生認真審讀圖畫或提示,分析其中表達的細節(jié)和信息,從中領會命題者的意圖,先列出寫作提綱,明確哪些該詳寫,哪些可略寫,以保證文章切題。

  2、指導撰寫初稿

  經(jīng)過審題后,學生開始用英語寫作。指導學生先考慮文章開篇的交代句和結尾的點題句,然后再通過添加支撐句將主題句擴展成段落,最后把各段落按照時空或邏輯順序連成一體,形成一篇語義基本連貫和有一定層次的初稿。

  3、指導自改初稿

  初稿完成以后,學生可大聲地朗讀自己的作品,通過朗讀,檢查是否有下列問題:文章是否切題;要點是否齊全;首尾是否點題;條理是否清晰;布局是否合理;格式是否正確;內(nèi)容是否連貫;有無語法錯誤;有無書寫錯誤。通過自改作文,可以讓學生自省和反思自己的不足,適時調(diào)整自己的學習策略。下面以提示作文為例,對指導策略進行簡明分析。如:

  根據(jù)中文提示,寫一篇意思連貫、符合邏輯的短文,字數(shù)60~70左右。

  昨天晚上我和媽媽出去散步,在路上遇到了一個外國人,他向我詢問去醫(yī)院的路,我告訴他沿著路往前走,在第三個轉彎處向左拐就能看見醫(yī)院,他非常感謝我,我也為能幫他而感到高興。

  1、仔細審題,明確要求對所給信息反復閱讀,根據(jù)提示我們了解到這是一篇 記敘文,可以確定的是時間(yesterday evening),地點(on the road),人物(my mother ,a foreigner and I),事件(how to show the way)。

  2、 定短文的時態(tài)(一般過去時)和人稱(第一人稱)。

  3、 后對所給信息進行整理、組織,按照自己的寫作思路使之條理化。

  4、 指導學生應用一些過渡詞和詞組如:just then, however, be happy to do ,to one’s surprise 等。

  5、 確保語言精煉,在寫作過程中,應提醒學生按照已給出的信息點去寫,不必有太多的發(fā)揮。但也不應按照信息點去逐句翻譯。用自己熟悉的短語、句型去體現(xiàn)要點,做到長短句結合,適量使用復合句及復雜句,掌握好文章的長度,不要字數(shù)過多或過少。

  6、 自改初稿,然后仔細謄抄,卷面要清晰。

470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