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散文教學反思
古代散文教學反思
想要上好一堂課,教學后的反思是必不可少的。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的古代散文教學反思,相信這些文字對你會有所幫助的。
一、教什么
《唐宋散文選讀》應該教什么?在實際操作中,不少教師只把它當作文言文來教,把主要時間和精力花在文言知識的學習上。我覺得這是遠遠不夠的。
這門課程的開設宗旨是什么?教材編寫“前言”明確指出:“在思考與練習方面,本課程將思想性、藝術性與語言訓練三個方面作為一個整體進行思考與設計,將古文學習的特點落到實處。”“在必修課初步了解古代散文的基礎上,通過大量的閱讀和對文章的思想感情、抒情方式、表現(xiàn)手法、語言風格的感悟揣摩,發(fā)現(xiàn)作品的豐富內(nèi)蘊和深層意義,從而提升閱讀興趣,拓展文化視野,達到提高文學審美能力、批判質(zhì)疑能力和藝術鑒賞能力的目的。”“我國古代散文的輝煌成就是我們古代文化的驕傲。唐宋散文,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它是時代與社會生活的記錄和折光,也是作者思想歷程和藝術道路的寫照。它是唐宋社會的„百科全書‟。”因此,《唐宋散文選讀》應該考慮到三個層次的教學目標:文言、文章、文化。文言層面上,理解和積累古代漢語知識,讀懂文章及意蘊;文章層面上,分析和鑒賞章法技巧,注重能力培養(yǎng);文化層面上,評析和傳承文化傳統(tǒng),提升思想高度。
二、如何教
自主誦讀課。自主誦讀課是精講課、探究課的必要前提,也是學生學好文化經(jīng)典的入門之舉。而且,我們都知道,學習古文最為樸素的方法就是誦讀法。這也符合本冊“堅持貫徹閱讀的三個層級,以閱讀作為提高語文水平的杠桿”的教學目標與要求。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必修)把閱讀分成基本閱讀、擴展閱讀、推薦閱讀三個層級,強化閱讀,加大閱讀量,適應了不同地域、不同層次學生的需要。而本冊教科書,所選20篇唐宋散文,有10篇基本閱讀、10篇擴展閱讀,另有《唐代散文選讀》和《宋代散文選讀》的推薦閱讀。篇目多,容量大。因此,在閱讀中,必須強調(diào)自主的閱讀態(tài)度,讓學生靈活運用朗讀、品讀、熟讀、悟讀、欣賞性和探索性閱讀等方法。無論是文體閱讀部分,還是表達交流活動,在對作品的解讀中都應該強調(diào)自我的理解,自我的發(fā)現(xiàn);對某些要朗誦、熟讀、默記、背誦的文言文,都要反復閱讀,熟讀成誦,以加深對文意的理解,養(yǎng)成良好的語感,并使其深厚的文化意蘊潛入學生心底。自主誦讀的時間可分兩段來進行:一是在這門課準備開設之前,讓學生利用早讀反復誦讀;二是在精講探究之后,安排誦讀課,這是在對選文有了一定程度理解的基礎上,再誦讀,再體悟,讓誦讀升華到“使其言皆若出自吾之口”,甚至達到背出選文的句、段、章篇的目的。
教師精講課?!短扑紊⑽倪x讀》教學有一大難題,那就是有限的課時與學習內(nèi)容過于豐厚的矛盾,解決這一矛盾的有效辦法是教師有選擇性地進行精講。
(一)精講學生沒有掌握的文言知識?!短扑紊⑽倪x讀》是訓練學生古文閱讀能力的最好教材。教師的精講不應逐字逐句解析,而是要對學生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進行收集、歸類、整合,針對學生的困惑進行點撥講解,幫助學生將裹在文章表層的堅硬的語言外殼剝?nèi)ィ寣W生完成語言文字的理解和積累。這包括精講文本中學生對照注釋讀不懂的實詞的古今異義、使動和意動等現(xiàn)象以及虛詞的特殊用法和特殊句式等。
(二)精講學生難以把握的思想內(nèi)涵和審美風格?!短扑紊⑽倪x讀》入選的作品各有風采,但學生很難在自主閱讀中真正把握。這就要求教師在課堂上重點講解、綜合比較、整理歸納,讓學生一目了然。比如,韓愈的《原毀》論述了士人的自我與節(jié)操,王安石的《興賢》把任人唯賢提到國家興亡的高度進行闡述,歐陽修的《與尹師魯?shù)谝粫穭t與友人以氣節(jié)相互激勵鼓舞,張九齡的《荔枝賦》通過描寫嶺南風物以彰顯士人的自我意識,陸羽的《陸文學自傳》以冷峻的筆調(diào)回顧自己的一生,歐陽修的《六一居士傳》擷取自娛的樂趣表明自己的心態(tài),王勃的《滕王閣序》抒發(fā)青年士子的不遇之悲,而王維的《山中與裴秀才迪書》和白居易的《與微之書》則從大自然的懷抱當中尋找心靈的調(diào)適和紓放。講清了這些文章內(nèi)涵,定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精講在閱讀中常見的文體特征。本冊選修的主要是唐宋散文成就最為突出的游記、傳記、書信、辭賦、議論等五種文體的文章,這是本冊的教學重點,教師應精講,并引導學生在寫作中靈活運用。
探究交流課。指導學生學習專題研究,以個體或小組合作方式進行研究性學習,學習成果以文章形式交流展示。研究專題可以第一單元、第三單元、第五單元的“表達交流活動”為主。探究交流課是在自主誦讀、教師精講之后,或由教師給定研究課題,或由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生發(fā)研究課題,在合作探究中拓展,凸顯學生的求思與理解過程,讓學生從自己的角度、用自己的眼光來解讀課文,而不是盲目地將別人的理解與教師的講解照單全搬。
三、教的結(jié)果
《唐宋散文選讀》的教學效果不可能一步到位。對此,我分三步構(gòu)建起學生心中傳統(tǒng)文化的三“度”空間。
走近作者,感受溫度。這本書涉及唐宋作家共15位。他們在中國文學史上都是一流的作家。他們資質(zhì)聰慧,文才出眾,杰出博學。他們或憂國憂民、剛正直言;或宦海沉浮,歷盡艱辛,但創(chuàng)作卻“愈窮則愈工”;或有濃厚的儒家思想,或有很高的道德修養(yǎng)。教師要引領學生真切地感受他們的生平、他們的性格、他們的快樂、他們所遭受的苦難、他們立身處世和生存發(fā)展的人生態(tài)度。同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在品嘗他們那膾炙人口的文章時,與他們進行心靈的對話,感受他們心靈的溫度。
讀懂文本,體悟深度。這是學習文本的最難處,不僅要讀懂文言字詞,更重要的是要讀懂字詞背后的思想與文化。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讀懂文本,只有這樣,才能體悟到文本中的思想深度。例如,蘇軾的《后赤壁賦》描寫在歷史景觀中思想的突圍和和靈魂的升華;而在韓愈的《原毀》、蘇洵的《心術》、柳宗元的《鞭賈》、王安石的《興賢》中,我們則可以體會到古人對于思想深度的追尋等等。
融入自我,獲取高度。引導學生讀唐宋名人作品,不只是讓他們體認我們的文化傳統(tǒng),更要讓他們傳承與弘揚。所以,當學生與文本對話、與作者們對話后,還得與自我對話。如,作家們的憂國憂民、剛正直言以及人格魅力與道德風范,我們有嗎?我們做不到的原因是什么?追問之后,再到文本中去尋找,最后從先賢那里獲得自我成長的智慧,培養(yǎng)熱愛生活、健康向上的審美態(tài)度和人生理想。這才是學習《唐宋散文選讀》的最高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