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學習方法 > 教學方法 > 人教版二年級克和千克教案

人教版二年級克和千克教案

時間: 芷瓊1026 分享

人教版二年級克和千克教案

  克與千克是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老師要教學的內容,克和千克的教案怎么設計呢?接下來學習啦小編為你整理了人教版二年級克和千克的教案,一起來看看吧。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克和千克教案設計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使學生初步形成重量的概念,認識重量單位千克和克,初步建立1千克和1克的重量觀念,知道1000克=1千克。

  2.過程與方法:初步建立克、千克的概念,滲透數(shù)學模型思想。能正確估計出物品的重量。

  3.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在建立質量觀念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估量物體質量的意識。

  教學重點:

  認識1000克=1千克。

  教學難點:

  認識1000克=1千克。

  教學教法:

  問題教學法 學法 探究法

  教學教具:

  天平、砝碼、臺秤、2分硬幣

  教學過程:

  一、課前口算訓練

  1.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乘法和除法的口算題,請你看卡片進行解答。

  (指名學生答題)

  2.我把做過的乘法題目放在天平的左邊,把除法題目放在天平的右邊。

  3.做完了口算題目你有什么想對大家說的?

  4.通過剛才是實驗表明,只有天平左右兩邊放一樣重的物體托盤才會保持平衡。

  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千克作單位。平時我們所說的重量實際上指的是物品的質量,克和千克就是國際上通用的質量單位。克還可以用字母(g)表示,千克可以用字母(kg)表示。今天我們就要一起來認識克和千克這兩個新朋友。

  二、認識重量單位——克

  1.師:請你用手掂一掂,一包鹽和一個硬幣,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會往哪邊沉?

  請你再用手掂一掂,一個硬幣和一團棉花,如果放在天平上,天平會往哪邊沉?

  問:通過掂一掂,你有什么想和大家說的?

  鹽比硬幣重得多,所以同學們很快就知道了,但是硬幣和棉花就不那么容易判斷了,因為它們之間的差別不是很大,對于很輕的物體,我們就用克來衡量。

  板書:克的認識

  2.實驗:拿出一個5克的砝碼放在天平的左邊,不斷往另一邊加2分的硬幣直到兩端平衡。

  問:你得出了什么結論?

  3.掂一掂1克有多重。

  4.稱1克米、2克花生、5克綠豆,說說你是怎么稱的。

  三、認識重量單位——千克

  1.師:我們剛才認識了克,在實際生活中還有哪些詞是用來表示重量的呢?

  完成板書:克和千克的認識

  師:我們經常見到的臺稱就是以千克為單位的。(講解臺秤的使用方法)

  師:請你往臺秤上放一些有標識重量的零食,稱出1千克來,然后統(tǒng)計1千克到底有多少克。

  學生匯報,板書:1千克=1000克

  2.隨便稱1千克物品,然后去參觀別的小組。

  (以上視學生的表現(xiàn)發(fā)給一個信封,學生不能當場打開)

  3.學生根據(jù)信封中的內容購物,采取成信購物的方式,并說說自己是怎么購物的。

  人教版二年級下冊數(shù)學克和千克教學反思

  一、以學生已有經驗為基礎,在生活中感受數(shù)學。

  數(shù)學課程要關注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體驗是《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之一。在教學的過程中我從學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已有的生活經驗(比輕重)出發(fā)以及課前布置到超市調查物品的凈含量來揭示課題,學生感到很親切,體驗到數(shù)學就在我們身邊,感受到數(shù)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

  二、通過多種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

  學生在生活中都接觸過質量問題,建立了初步的質量觀念,但是對質量單位還是缺乏認識。質量單位不像長度單位那樣直觀、具體,不能靠眼睛觀察得到,只能靠肌肉感覺來感知。教學中我采取了多種學習方式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千克的觀念:

  1、通過活動幫助學生建立1克和1千克的表象。如通過1個2分硬幣和2袋食鹽,讓學生掂一掂,感知1克和1千克有多重,并通過游戲抱一抱同桌同學,來感知比1千克重的物品。

  2、給學生提供實際測量物品的機會。如說明“要知道物品的輕重,可以用秤稱”,讓學生說說你認識哪些秤,再通過課件演示介紹一些常用的秤及認識盤秤的使用方法。再如讓學生自主動手操作稱出1千克食鹽,1千克的蘋果,1千克的梨。

  3、采用估測方法。如:在學生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觀念后,給他們提供先估測再實測(猜一猜1千克蘋果、梨各有幾個;估估文具盒、擦子各有幾克等)的練習,讓學生比較估測與實際測量所得結果的差別,讓學生在修正的過程逐步建立質量單位與具體實物的關系。

  4、運用對比的方法建立知識間的聯(lián)系。如一手掂一袋1千克的黃豆,一手掂1個2分硬幣,這樣通過比較,學生對這兩個單位的實際“輕重”形成較鮮明的表象,也容易掌握單位間的關系。

  三、引導學生在體驗中建構概念

  體驗學習,就是強調學生的參與性和實踐性。讓學生主體參與教學的全過程,通過自身的實踐活動,建構屬于自己的知識體系。因此在教學中先讓學生親身感受物體都有輕、重,使學生對看不出、聽不見的質量能夠用手或身體的其他部位的感覺而感受到,體驗并比較什么“重”,什么“輕”。再想方設法使學生親身感受“1千克”“1克”的實際重量,進而體會數(shù)學與現(xiàn)實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讓學生稱出1千克的食鹽、拿起1個2分硬幣放在手上掂一掂,感受這1千克與1克放在手上的感覺;再聯(lián)系學生熟悉的生活經驗,如:1千克蘋果、梨大約有幾個,1個文具盒、1個擦子大約有幾克,讓學生借助對蘋果、梨、文具盒、擦子的質量的感知,遷移到對1千克、1克重量的感受。所有的這些實踐活動,不僅使學生都能較為深刻地認識質量單位“千克”和“克”,并在學習知識過程中發(fā)展學生的觀察、想象、交流、實驗等能力。

  四、讓學生在自主探究中享受學習的樂趣

  新課程的新理念之一,就是要讓學生的學習方式產生實質性的變化,提倡自主、探索與合作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發(fā)展。在教學中我們采用小組合作實踐(如稱一稱)、合作驗證(驗證估測的結果)、合作交流(統(tǒng)一估測的意見)的方式,給學生創(chuàng)造了自主探索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學生們都能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觀察、猜想、操作、討論、驗證交流之中。

  在聽課老師和教學行家的指點下,認識到本節(jié)課存在的不足:學生對“克”、“千克”的質量,體驗還不夠豐富,判斷物品有幾克、幾千克,估測值與實際值誤差較大,說明學生對“克”“千克”的觀念的建立,還需要通過更為豐富的實踐活動來促進,教學中,如果大膽讓學生舉例估測生活中常見物品的重量,教師再加以引導修正學生的估測誤差,這樣會取得更佳教學成效。


猜你感興趣的:

1.二年級數(shù)學克與千克的手抄報圖片

2.人教版二年級數(shù)學上冊課時計劃

3.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計劃

4.小學數(shù)學二年級計劃

5.人教版小學二年級數(shù)學教師個人教學計劃

2990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