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魯冰花》讀后感
關于《魯冰花》讀后感
通過收集資料豐富學生對母愛的直觀理解,強化音樂所表現(xiàn)的內(nèi)涵,以下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魯冰花的讀后感,歡迎借鑒!
《魯冰花》讀后感一
今天,我讀完了一本書——《魯冰花》。這是臺灣著名作家釧肇政寫的。一打開這本書,我被這本書的故事情節(jié)深深地迷住了。尤其是主人公的經(jīng)歷使我深受啟迪。
這本書主要講了在魯冰花盛開的時節(jié),郭云天由大城市來到風景秀麗的水城鄉(xiāng)擔任美術教師。他發(fā)現(xiàn)班上的學生古阿明是個繪畫天才。雖然阿明家境貧窮,天真頑皮,卻對色彩和周圍事物有極敏銳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少年的繪畫天賦激起年輕大學生的憐惜之情。在主持學校美術訓練班期間,郭云天極力培養(yǎng)古阿明,并與他建立了深厚的情誼。然而,當學校推選代表參加縣里的美術比賽時,學校里其他老師趨炎附勢,推薦了毫無靈氣的富家子弟參加比賽。憤慨之下,郭云天將阿明的作品寄去參加國際兒童大賽。數(shù)月之后,作品獲得國際大獎的消息傳來,阿明卻已經(jīng)去世了。
這本書中的阿明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雖然天真頑皮,但是在繪畫訓練中一絲不茍,贏得了老師的贊揚與認可。當他知道自己不能比賽時,十分傷心,失望極了??吹竭@里,我覺得十分慚愧。記得有一次,老師推薦我去參加學校舉行的現(xiàn)場寫作比賽。我怕媽媽會讓我寫作文,就決定不告訴媽媽這件事。我由于比賽之前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結果這次現(xiàn)場寫作比賽我沒有獲獎。事后,媽媽知道這件事了,狠狠地批評了我。我卻始終認為沒有獲獎也沒有關系。直到今天,我讀了阿明的故事,我才意識到當時行為是多么不可原諒的!
讀完《魯冰花》這本書,我明白了“一分耕耘,一分收獲”這句話的真諦。
《魯冰花》讀后感二
今年暑假中,我閱讀了鐘肇政作家的《魯冰花》。
魯冰花的花語是母愛,它開滿鄉(xiāng)間小道,點染農(nóng)村景致,而在花葉凋零后被視為化肥,隱喻它的平凡和高貴,美麗與哀愁。這本書主要描述了在魯冰花盛開的時節(jié),郭云天由大城市來到水城鄉(xiāng)小學擔任美術教師,他發(fā)現(xiàn)班上同學古阿明是個繪畫小天才,少年的繪畫天賦激起了年輕大學生的憐憫之情,與少年建立了深厚的情誼。然而在學校推選代表參加縣美術比賽時,學校老師卻推薦毫無靈氣的富家子弟參賽。憤概之下,郭云天將阿明的作品寄去參加國際兒童繪畫大賽。數(shù)月后,作品獲得國際大獎的消息傳來,少年卻已經(jīng)因為急性肺炎,耽誤治療而去世了。
這本書寫得十分地感人,雖然,在《魯冰花》中,古阿明的姐姐古茶妹并不是一個特別主要的人物,但她溫柔、體貼、善良,而又承受了巨大悲苦的身影,正是小說中魯冰花“母愛”花語的化身。
雖然,古阿明的畫并不是特別地出色,但他的畫富有著兒童最天真浪漫的色彩。
在我們現(xiàn)實生活中也是如古阿明那樣啊,那些有錢、有權的人就能夠為所欲為,而我們這些普通人卻對這些人無能為力,嚴重地反映了現(xiàn)實社會中的腐敗,但是,只要我們能夠齊心協(xié)力,一起去創(chuàng)建文明、和諧的社會,改變這一現(xiàn)象,也就能夠改變現(xiàn)實社會的腐敗,只要努力,就會達成目標。
1962年,小說《魯冰花》出版了;1989年,電影《魯冰花》上映了 ;1991年,歌曲《魯冰花》也成了傳唱至今的經(jīng)典歌謠,“天上的星星不說話 ,地上的娃娃想媽媽......夜夜想起媽媽的話,閃閃的淚光魯冰花......”
魯冰花不只是一本書、一部電影、一首歌,更代表一種陪伴、溫暖、堅持與夢想。
《魯冰花》讀后感三
今年暑假,我有幸看了鐘肇政寫的《魯冰花》。書中的郭云天老師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郭老師偉大的師者形象不時地在我的腦海中浮現(xiàn)。
《魯冰花》這本書中所講的主人公是一個關愛學生的郭云天老師和一個繪畫天才古阿明。在魯冰花盛開的時節(jié),郭云天由大城市來到風景秀麗的水城鄉(xiāng)小學擔任美術教師。他發(fā)現(xiàn)班上的學生古阿明是個繪畫小天才。阿明家境貧窮,調(diào)皮搗蛋,學業(yè)不好,但對色彩和周圍事物有極敏銳的感受力和想象力。少年的繪畫天賦激起年輕大學生的憐惜之情。在主持學校美術訓練班期間,郭云天極力培養(yǎng)古阿明,并與他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然而,當學校推選代表參加比賽的時候,學校里的其他老師去趨炎附勢,推薦毫無靈氣的鄉(xiāng)長之子參加比賽。憤慨之下,郭云天辭去教職返回臺北,自己把阿明的繪畫作品寄給國際兒童畫展。數(shù)月之后,阿明的繪畫作品獲得了國際大獎,當郭老師興沖沖地回到鄉(xiāng)村告訴阿明一家喜訊時,卻發(fā)現(xiàn)阿明已身染重病而亡……
讀了這本書后,我覺得郭老師是一個非常關心學生、善于發(fā)現(xiàn)學生長處的老師。這讓我想起了教我畫畫的吳老師,他也非常關心愛護學生。比如有一次,一個同學不小心摔倒了,膝蓋摔得流血了,吳老師立刻背上他,回到教室,幫他處理了傷口,并關心地問他痛不痛。吳老師教我們畫畫時,更是十分耐心,他不但細心地給我們講解畫畫的技巧,而且還針對我們不同的學生特點給予針對性的輔導。他從不會大聲地批評我們,只會不斷地鼓勵我們,讓我們有了更大的信心,他的關愛伴隨著我們不斷成長……是呀!我覺得老師們真?zhèn)ゴ蟆K麄兡刈龅健按盒Q到了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開”。他們更是無私地用自己的愛心去感化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更加健康地成長。
《魯冰花》讀后感四
魯冰花的花語是母愛,而《魯冰花》講的會是母愛嗎?帶著這個疑問,我讀完了這本動人的書,《魯冰花》。
這本書是臺灣鄉(xiāng)土文化開擴者——鐘肇政寫的一本書。正如名字——魯冰花一樣帶著淡淡的平凡與高貴,美麗與哀愁。這是一本好書,我讀后有許多感觸。這本書講述了在魯冰花盛開的時節(jié),一位名叫郭云天的大學生來到水城鄉(xiāng)做美術老師,他在別人認為一向古阿明古怪的畫中發(fā)現(xiàn)了童心、想象、創(chuàng)造。郭云天認為古阿明是人間不可多得的天才之花,雖然他畫得不像樣??砂嗌弦灿幸晃划嫷煤途拔镆荒R粯拥?孩子名字叫林志鴻是一個富商的兒子,與古阿明相比,大家都支持林志鴻,沒有一個人相信古阿明。但他相信自己,郭云天也支持他。郭云天大力培養(yǎng)古阿明遭到了大家的反對,他辭去了工作,把古阿明的話寄給了兒童畫展,得了獎,可當他來找古阿明的時候這朵可貴的人間之花已經(jīng)凋零了......
我為這朵可貴的“花”悲嘆,他相信自己,也有人相信他,他的畫也的獎了,可他卻凋零了。如果他還盛開著,那么他一定會創(chuàng)造更好的作品。我也佩服這位教師能看出不一樣的美,相信自己。我希望自己也能相信自己,發(fā)現(xiàn)不一樣的美,堅持不懈,做一個出彩的自己。不會因為別人的說道而退縮,不會因為困難而害怕。我想如果我以后也是一個老師,我也要像郭云天一樣發(fā)現(xiàn)美,給予他們幫助,鼓勵他們,讓他們明白,相信自己,堅持自己,做一個最好的自己。
《魯冰花》讀后感五
優(yōu)秀的作品總能讓人有所感悟,有所深思,或悲或喜,或圓或缺,不管形式如何,總能在觀眾的心里蕩起一圈漣漪?!遏敱ā肪褪沁@樣一部優(yōu)秀的作品,讓人看后有很多話要說,有很多感覺要表達,關乎童年,關乎親情,關乎貧窮,關乎不公??當然,也關乎教育。
影片中最令人反感的莫過于迂腐平庸的校長和他底下幾個趨炎附勢的教師。學校本是最圣潔的地方,本是獨立人格和個性思想的凈土,可是片中的校長和教師卻受制于財大氣粗的鄉(xiāng)長,在鄉(xiāng)長面前點頭哈腰,阿諛奉承,儼然一副奴才相,大選之前一套西裝就可以讓他們服服帖帖投上鄉(xiāng)長一票,在他們身上看不到一點知識分子該有的尊嚴,也看不到一點身為人師該有的情操。校長如此,教導組長如此,普通教師如此,那學校還談何獨立,談何圣潔?在這樣的校園風氣之下,很多事情都會被扭曲,比如,窮人的孩子即便擁有極高的天賦也沒有出頭之日,正直的教師即便擁有淵博的才學也只能遭人擠兌。
影片中最令人憐愛的莫過于天真無邪的古阿明。古阿明雖然調(diào)皮搗蛋,成績倒數(shù)第一,但他卻擁有極高的繪畫天賦,可惜,在傳統(tǒng)的教育體制中,成績不好,會畫畫又有什么用?更何況,他的天賦并不被人們認可,尤其是教導組長,一直認為他只會胡寫亂涂,根本不能跟規(guī)規(guī)矩矩的鄉(xiāng)長兒子相比,還有,放牛的大叔,乃至他的爸爸,都不把他的天賦當做一回事,甚至還有意無意地扼殺這種寶貴的天賦。能夠懂他的,大概也只有他的美術老師郭云天,然而,郭云天懂了古阿明,卻沒有人來懂郭云天,從某種角度而言,郭云天也是一個被無情扼殺的“古阿明”。
郭云天是一個專業(yè)的教師,說他專業(yè)并不僅僅因為他優(yōu)秀的美術素養(yǎng),更重要的是,因為他懂孩子,他了解他的學生。很多大人都把孩子當成還沒長大的大人,但郭云天沒有,他眼里的孩子是天真活潑的,是無拘無束的,甚至是調(diào)皮搗蛋,隨心所欲的。因為這樣,他寧愿出去跟古阿明他們玩“木頭人”,也不愿呆在課室里聽小女孩中規(guī)中矩地講“中華文化復興之道”。
如果把具體的人物升華到抽象的概念,我想郭云天應該代表著一種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這種理念和模式更加尊重個性,更加主張獨立精神,也更加重視創(chuàng)造力和革新力。在這種理念和模式之下,鄉(xiāng)長兒子那種死板地連畫面國旗都要用尺子左量右量的方法是不被提倡的,小女生那種念著老師寫好的稿,比著老師教好的動作的行為也是不被提倡的。相反,類似古阿明這種隨心作畫的學習方式才是學校主張的。
而古阿明則代表著新的人才類型,對古阿明的認可和接納代表著一種新的人才觀。這種人才觀更加包容,更加不拘一格,與傳統(tǒng)那種唯成績是論或唯學歷是論的擇人標準不同,新的人才觀更看重人的特長,不管這種特長是否與主流的科目有關,學校與社會都予以承認。
古阿明的遭遇令人心疼,疼在他年幼喪母,家貧如洗;疼在他執(zhí)著堅強,不舍不棄;當然,最疼的是他那寶貴而又脆弱的天賦以及生命被扼殺在天真無邪的童年。我們可以從這部電影中吸取很多的教訓,領悟很多的道理,但我想我們最應該從中總結的,是如何完善社會、學校,乃至家庭的教育環(huán)境,完善孩子的成長環(huán)境,這樣才能避免古阿明的悲劇在現(xiàn)實中上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