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在線閱讀>讀后感>

名著《蘇菲的世界》讀后有感七篇

時間: 馬紹4595 分享

名著《蘇菲的世界》讀后有感最新七篇

大家知道嗎?《蘇菲的世界》把哲學趣味化、生動化,但它同時是一部成功的元小說,用元小說的形式來表達哲學思考。以下是小編為您整理的名著《蘇菲的世界》讀后有感七篇,衷心希望能為您提供幫助!

名著《蘇菲的世界》讀后有感篇1

其實《蘇菲的世界》這本書早買了,可由于種種原因,我讓這本書靜靜地躺在書柜里,把它忘的找八國去了。直到這個,老師說除了必讀書籍還要閱讀其它任選的書目,我才在書柜里翻箱倒柜,把這本被我遺忘了很久的《蘇菲的世界》拿了出來,開始細細品讀。

《蘇菲的世界》是由挪威著名作家喬斯坦·賈德所著。十四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意外的發(fā)現(xiàn)信箱里放著神秘的一封信。沒有寫寄信人的名字,也沒貼郵票。上面僅僅寫著——你是誰?——世界從哪里來?就這樣,蘇菲在一位不曾謀過面的神秘導師的指引下,步入了哲學的大門。與此同時,蘇菲不斷接到一些極不尋常的來信,世界像謎團一般在她眼底展開。

可以說,《蘇菲的世界》完全可以當作哲學啟蒙書來閱讀,絕對能使你受益匪淺。另外,本書的小說部分,蘇菲所經(jīng)歷的一系列怪異的事情頗像偵探故事,加上現(xiàn)代版的《愛麗絲盟友仙境》,讓我們沉迷其中。

對于這本書,我感觸最深的,莫過于蘇菲的導師給蘇菲的名為奇怪的生物的一封信,上面講到的關(guān)于兔子的比喻,我感覺實在再恰當不過了,非常適用于我們現(xiàn)在包括小孩,大人的生活。

一個嚎啕大哭的嬰兒剛來到這個世界上,對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用奇特的眼光面對著這個世界。那么他們就好比生長在兔子細毛的頂端,他們驚訝于種種事物??呻S著年齡的增長,不斷的打拼,不斷的前進,也就越來越深入兔子的毛皮,往那層最舒服的毛皮走區(qū),于是,他們就在那兒安居樂業(yè),感覺非常束縛,不員再冒險爬回脆弱的兔毛頂端。唯有哲學家才會踏上這危險的一步,其中有些人掉下來失敗了,但有些人死攀著兔毛不放。可那些窩在舒適柔軟的兔毛的深處,盡情吃喝的人們卻依然在討論他們一塵不變的話題:今天股價漲了多少?某某蔬菜現(xiàn)在是什么價錢?……

一系列的瑣事,放在他們的嘴里,就等同于嚼一塊泡泡糖那么有勁兒。

所以說,我們要從瑣碎的日常生活中走出來,不要只滿足與此時此刻的舒適溫暖,泡在蜜罐固然爽快,但那會漸漸磨掉你的意志。我們不如去闖一闖,看看外面的世界。在兔毛的最頂端,再度以仿佛乍見的眼光打量這個世界。

名著《蘇菲的世界》讀后有感篇2

閱讀這本書純粹是偶然而不是必然。在讀之前,我并不確定自己能否真正地讀進去或者看完它,盡管它是一本暢銷書。因為在閱讀這本書之前,對于哲學這個詞,我的感覺是陌生并且遙遠的。

“你是誰”,這是第一封神秘來信上的三個字。蘇菲收到信后一直在思考這個問題,而正在閱讀的我不禁也開始思考這個問題。是的,我究竟是誰呢?

每天都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在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最起碼的,這是自我介紹時必須要回答的問題。然而靜下心來思考,答案很肯定,卻又似乎沒那么簡單。舉個例子,我是我,但如果我換了個名字,或著我的長相并不像現(xiàn)在這樣,那么我是不是就不是我了呢?人是不是真的有靈魂,如果真是這樣,我只是存在于某一個身體里,其實靈魂與思想才是真正的我,到底是不是這樣呢?

我生活的地球是茫茫宇宙中及其微小的一個星球,而我們都只是宇宙中非常渺小的存在,甚至可以說渺小到可以忽略不計的存在。地球少了任何一個人,也不會停止轉(zhuǎn)動。那我該怎樣讓這個世界記住我,記住我是誰呢?

我思考了很久,只能回答自己說:我就是現(xiàn)在的我。除此之外,我找不到其他詞語來解釋我到底是誰。

名著《蘇菲的世界》讀后有感篇3

記得自己是在看完同名電影后去找來這本書看的。

在圖書館找到唯一的一本92年版的《蘇菲的世界》。說是“唯一”毫不夸張,當時的網(wǎng)上除了對電影的簡單介紹,幾乎找不到書的相關(guān)情況,“蘇菲的世界”是一個非常冷門的詞組,所有的中文網(wǎng)頁搜索結(jié)果也只不過三頁,而且大多是繁體。

翻著泛黃的書頁,我用了整個暑假的時間咀嚼完。期間思考的樂趣以及原著帶來的驚喜伴我度過了幾十個不眠之夜,受益匪淺。雖然電影的內(nèi)容遠沒有原著的豐厚充實,但還是非常感謝它帶領我走進了那個“世界”。

看原著的過程像是登山,一級一級地爬上去,走到最后,你發(fā)現(xiàn)自己仿佛已經(jīng)遠離了蕓蕓眾生,遠離了庸碌的生活細節(jié),你抬頭望著星空,心中油然而生的是崇拜和敬畏,然后,你試著向周圍的同類呼喚,卻發(fā)現(xiàn)他們總是不屑一顧。他們沒有嘲諷,只是不解,然后走開繼續(xù)他們無關(guān)痛癢的蜚短流長?!短K菲的世界》本身只是一本所謂的哲學啟蒙書而已,并不包括一切??尚Φ氖?,我當時像一個意外獲得宇宙最大秘密的小孩一樣,對書上的每個字都視如蘊藏巨大能量的咒語。隨之而來的是對生活中瑣碎事務的極大厭倦感以及對大眾口味中的盲目部分極度反感。

這里不想贅言書中的內(nèi)容,只是覺得一場夢醒來之后,人類是多么的孤獨和可笑。在感嘆宇宙和生命的同時,我也不禁唏噓:人類只是進化鏈上的一環(huán),那么的渺小!于是不得不對生命和自然產(chǎn)生敬畏,對上天的饋贈心存感激。哲學讓我清醒,我學會了在不容樂觀的現(xiàn)實中平靜地走在路上,沒有悲觀,也沒有憤世嫉俗,只是想明白了一些事情之后,一種坦然的心境。

很慶幸當時的自己在陷入迷惘前仔細讀完了它,我知道,自那以后我的人生和態(tài)度將會改變很多,能有這樣的改變也就夠了。

《蘇菲的世界》最好是仔細讀過、思考過,至少要瀏覽過,畢竟它的講解章節(jié)有些枯燥,需要很大的耐心。如果我到現(xiàn)在才讀到它的話,相信自己已經(jīng)習得的知識和形成的觀念會影響閱讀的質(zhì)量,以那種廢寢忘食的癡迷狀態(tài)閱讀一本厚達五百多頁的哲學啟蒙書,我想以后是不會再有了。所以對這本書更懷有特殊的感情。

名著《蘇菲的世界》讀后有感篇4

“就在這時,門鈴響了,叫我打開門拿包裹?!彼鞣脐P(guān)上門打開信封......

蘇非用手指著一個鏡子里的自己說:“你是誰?”此時蘇非和我的腦子里沒有想得是一樣的:我是誰?不用說,我是莊子婷,可是我們這個叫莊子婷的人來說又是誰?是我。得,又繞回去了:我是誰?我居然可以不知道他們自己是誰,這不是太可笑行為了嗎?我甚至導致無法去決定學生自己的長相、父母、家族,我更沒有進行選擇通過自己是人還是獸的權(quán)利,這不是中國太不應該合理發(fā)展了嗎?但這些問題卻是我不得存在不接受的事實。

“世界從何而來?”我不知道。老實說,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人真正知道,對吧?

哲學問題是不可改變的嗎?是也不是。關(guān)于宇宙這樣的事物的起源,以及各種類似的問題,這些問題已經(jīng)困擾了人類數(shù)千年,我想不出有誰能夠解答這些問題,人類也永遠不會停止思考和探索。與此同時,隨著人類時代的發(fā)展和生活的巨大變化,每天都會出現(xiàn)新的問題,機器人會有洞察力嗎?人腦是怎么工作的?人和機器的本質(zhì)區(qū)別是什么?

這些問題是很頭疼的燃燒,和我們說可以實時得到解決。要保護地球的生物多樣性,我們應該徹底改變自己的思維,生活模式的方式,我們生活在作為生活的中心,地球的宇宙一樣可笑中心的時代。對我們來說,那一刻自然是最重要的,最顯著,但這并不意味著未來并不重要,因為我們現(xiàn)在應該尊重未來的同樣的尊重。

我們是生活的主角,人類社會則是一個地球的主角。

名著《蘇菲的世界》讀后有感篇5

你是誰?世界從何而來?

可以通過想象,這兩個哲學社會問題會成為縈繞全書甚至需要我們自己人生的疑問,因為他們這是對終極的拷問,對本源的發(fā)問。

——你是誰?

當14歲的索菲收到這封信時,她一定很開心。但她第二次想的時候,她很困惑。我是誰?她走到鏡子前,想象自己不是蘇菲,叫莉莉。試著把自己叫到鏡子前眨眼,但不起作用。所以在哲學課上,問題就像影子一樣,纏著她。最后,她發(fā)現(xiàn)事情比她想象的還要奇怪。她,蘇菲,是少校為慶祝希德十五歲生日而虛構(gòu)的人物,少??刂浦乃枷牒托袆?。但更諷刺的是,少校,他創(chuàng)造了蘇菲的世界,但他是由我們創(chuàng)造的。

這故事就像個無底洞。很神奇,但也讓我們思考。我們也是被創(chuàng)造出來,住在另一個生物的腦子里的嗎?那我們是什么?單純的人?還是作家小說里的人物?還是一場夢?我們有自我意識嗎?還是有人在控制局面?這個人就是我們所說的命運嗎?這本書給出了一個開放式的結(jié)局,但是這個問題有很多答案。在哲學史上,成千上萬的大師提出了自己的觀點。我認為最有洞察力的是法國哲學家笛卡爾的哲學思想:我思故我在。這就是為什么我們一輩子都在問問題,弄清楚我們到底是誰。

——世界從哪里來?

信光我的立場,有五六百的書,這些圖書的圖書世界。試想一下,我們生活在一個巨大的力作,作者創(chuàng)建一個虛擬地球,數(shù)十億的生活在這個星球上的人。你是為您量身定制每個項目的作者,你的生活是有點思維下的情況下,你最終會由筆者主導。大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你只要打開門的小運動,是作者的精心安排。我想想你是否感到毛骨悚然。

在科學與哲學上,這都造成社會恐慌。科學上意味著企業(yè)所有學生科學發(fā)展定律都具有不確定性。哲學上意味著探尋的本源可能影響并不是一種客觀方面存在。我們的世界成為了自己一個非常脆弱而不穩(wěn)定的肥皂泡。而這種精神世界,正是蘇菲的世界。

在這個世界上蘇菲并沒有放棄。結(jié)束這本書的,她拿起扳手敲了敲Sid的額頭,和喜德齊駱駝跟蹤的感覺。這真像一個福音!也許我們做什么,它可以帶來影響到了另一個世界。

人生是星塵,我們是星塵,世界發(fā)展也是星塵。

我們都很美。

名著《蘇菲的世界》讀后有感篇6

《蘇菲的世界》記述了眾多哲學家。但,對世界影響最大的,我認為還是馬克思。

因為,馬克思是首位將哲學與實際的社會學、經(jīng)濟學聯(lián)系起來的哲學家。馬克思認為,人們的思考、歷史的發(fā)展,是由物質(zhì)的變化推動,并且將社會的物質(zhì)、經(jīng)濟、社會條件稱為社會基礎,將社會的思想、規(guī)則、宗教、科學等稱為上層構(gòu)造。

并且,馬克思指出了上層構(gòu)造與社會基礎之間的辯證關(guān)系:基礎決定上層構(gòu)造,上層構(gòu)造也能影響基礎。

馬克思的成就還體現(xiàn)在對于階級的思考。他提出任何時候,階層沖突都存在,它只會緩和,不會消失,并且深刻剖析了資本主義社會運轉(zhuǎn)的弊端,提出共產(chǎn)主義構(gòu)想,影響深遠。

馬克思是一位偉大的哲學家。這是我讀了他的哲學觀點后最大的感受。馬克思是哲學家中第一個切實關(guān)心到無產(chǎn)階級惡劣生存狀況的哲學家。他不像其他的哲學家一樣,埋頭研究例如“宇宙的本質(zhì)”“生命的意義”這類過于空泛、對于現(xiàn)實毫無價值的終極問題,而是敏銳地抓住了現(xiàn)有社會制度的弊端,并提出了解決方案——共產(chǎn)主義制度。盡管依然局限于當時社會生產(chǎn)力,頑固等因素,但馬克思依舊勇敢地邁出這一步,是一名開拓者。

同時,他的哲學思想中,蘊含的一種特質(zhì),也是令人敬佩的。馬克思主義指出,黑格爾哲學本末倒置。馬克思將推動世界發(fā)展的力量歸結(jié)為物質(zhì),是一種典型的唯物主義。黑格爾則將這種力量歸結(jié)于世界意志,就有一些唯心主義的感覺。馬克思將物質(zhì)放在第一位,說明他對命運的一種不相信,對于人類力量的堅定信念。而這,便是馬克思的思想中最為可貴的一種特質(zhì)。

總而言之,馬克思,是一名偉大的哲學家。

名著《蘇菲的世界》讀后有感篇7

哲學是什么?在以前就聽過“哲學”這個詞語,但是從來就未仔細想過它是什么,看過《蘇菲的世界》后,雖然不是很確定,但是也算知道了些。

14歲的少女蘇菲某天放學回家,發(fā)現(xiàn)了神秘的一封信?!啊闶钦l?”“——世界從哪里來?”這些問題就是那些對哲學有興趣的人所要探討的,乃是自地球有人類以來,人們就辯論不休的問題。不是日常生活中那些瑣碎小事,這些像是宇宙、地球與生命是如何產(chǎn)生的之類的問題,這是每一個文化人都關(guān)心的問題。雖然看起來它好想和日常生活沒有任何關(guān)系,你也無法在百科全書上找到像是“上帝是否存在”這類的問題,但是當每一個人基本的生活需求都滿足了,還有一些東西是每個人都需要的,那就是:明白我們是誰,為何會在這里。

“要成為一個優(yōu)秀的哲學家,只有一個條件:要有好奇心?!边@也是為什么孩子是天生的哲學家,他們有一顆赤子之心,一顆尚未被世界磨平的心。兩千多年前,一位古希臘哲學家認為,哲學之所以產(chǎn)生是因為人們有好奇心,人們多于為什么會活著這件事非常驚訝,因此這些哲學問題產(chǎn)生了。

關(guān)于書中提到的魔術(shù)師從帽子中變出小兔子的小把戲,可以借此打個比方,這世界就像是魔術(shù)師從他帽子里拉出來的那只白兔,只是這只白兔體積極大,因此這個過程要持續(xù)好長時間。所有的生物都生于兔子毛的頂端,他們開始時會對這場戲法感到不可思議,但隨著年紀漸長,他們會愈深入兔子毛皮的深處。畢竟比起脆弱的兔毛頂端,他們更喜歡安逸的毛皮深處。但只有哲學家例外,他們會踏上這危險的旅途,雖然中途有人掉了下來,但從那遙遠的古希臘到現(xiàn)在,仍有不少人努力往上爬。

從我們被母親生下的那刻起,我們漸漸長大,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左顧右盼,好奇地想觸摸每一樣東西。所以如果是一個小孩子和大人看到石頭浮在空中后,吃驚的一定是那個大人。孩子們會對一樣東西表現(xiàn)出幾百次的好奇,直到逐漸習慣,變得像那些大人一樣。這真是一件極其悲哀的事,在他們未具有哲學性思想前,他們就喪失了最重要的要素——好奇心。習慣真是件可怕的事情,想到人們對于日常小事斤斤計較,而對這類更重要的問題視而不見,就不免想到未來到底會怎樣。

如果你去問一個人(尤其是大人)“世界從何而來”這樣的問題,他們一定會用奇怪的眼神打量你,然后也不會認真回答他。只是因為這種問題似乎沒意義,大家都認為世界的存在不是理所當然么。這樣一說好像很嚴重,可這就是眼下的事實不會過分習慣這個世界,有好奇心,這就是哲學家。如果無法判斷你是孩子還是哲學家,那么你已經(jīng)過于習慣這個世界了,以至于不會對他感到驚訝了。

蘇菲在14歲的時候在神秘人的帶領下去嘗試思考這個世界,就像在她前往兔子皮毛的途中,被神秘人攔下,帶回到兔毛頂端。我現(xiàn)在剛好也是14歲,雖然無法有和她一樣的經(jīng)歷,但這樣一本書無非也是一個警告。

像孩子那樣看世界,不被生活磨平棱角,不會變的圓滑世故,保持對一切的好奇心,不過分習慣這個世界,這是14歲開始我看到的新的生活定義。

1641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