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在線閱讀 > 讀后感 > 顧城詩歌讀后感

顧城詩歌讀后感

時間: 木蘭832 分享

顧城詩歌讀后感

  顧城美麗的詩從童話中傾瀉流出,洗滌著我們的內(nèi)心世界。讀著這些詩,我們有何感想?下面是學習啦小編精心為你整理顧城詩歌讀后感,一起來看看。

  顧城詩歌讀后感篇1

  “我的詩/只是風/一陣清澈的風/它從歸雁的翅羽下/升起/悄悄掠過患者/夢的帳頂/掠過高燒者的焰心/使之變幻/使之澄清/在西郊的綠野上/不斷沉降/像春雪一樣潔凈/消溶”(《我的詩》)­

  顧城是一個保有童真最多的當代詩人,同樣也是一個夢被破滅得最徹底的詩人。他的父親顧工、姐姐顧?quán)l(xiāng),都是文壇詩壇的長青樹。在家庭的影響下,他六歲即創(chuàng)作出第一首詩(由姐姐執(zhí)筆),十二歲寫下處女作《星月的來由·煙囪》,早期的作品中,充溢著的是“塔松和雨珠的故事,是云朵和土地的對話,是瓢蟲和螞蟻和私語”,夢幻、想象、憧憬是這一時期的主題。

  顧城詩歌讀后感篇2

  他天性內(nèi)向,更愿意獨自面對泥土勝過和人交流,這在很大程度上,也由于當時的社會歷史環(huán)境:動蕩的世界,不安的躁動,深深刺著他的內(nèi)心。十二歲那年(1968年)家中被抄,十三歲就隨著父親下放,就是回北京以后,還只得四處去工作,喂豬、掏陰溝、刨樹根、給家具上漆、在高溫爐邊拌糖漿……什么樣的活兒都干,如上緊發(fā)條的時鐘,如永不生銹的螺絲釘。­

  可越忙碌,他越懷疑,懷疑著自己工作的目的,懷疑著忙碌的意義,他覺得自己如同“剛進城的小樹”一樣,遭受著唾棄還不允許懷疑和申辯,他像“等待新的度量——平方米”的土塊,不安而盼望,想象“周圍是海,自己是旗”的世界,他仍然執(zhí)拗地用黑夜賜予的黑色眼睛,去尋找光明,愿意“在凍土里夢想春天”,這時他瘋一樣地寫詩,利用夜晚的時間不知疲累地創(chuàng)作,大都發(fā)表在七十年代末的各種報刊上,得到了眾多的讀者。比較容易引起共鳴的,大都如下這般短小而蘊含著對生命的思考。­

  “陽光/在天上一閃/又被烏云埋掩//暴雨沖洗著/我靈魂的底片”(《攝》)­

  “你/一會看我/一會看云//我覺得/你看我時很遠/你看云時很近”(《遠和近》)­

  那一種迷茫和憂傷讓人心疼,容易想起清澈而沉郁的海:­

  “愛我吧,海//我的影子/被扭曲/我被大陸所圍困/聲音布滿/冰川的擦痕/只有目光/在自由延伸/在天空/找到你的呼吸/風,一片淡藍”(《愛我吧,?!?­

  “我是一個悲哀的孩子/始終沒有長大//我從北方的草灘上/走出,沿著一條/發(fā)白的路,走進/布滿齒輪的城市/走進狹小的街巷/板棚。每顆低低的心//在一片淡漠的煙中/繼續(xù)講綠色的故事“(《簡歷》)­

  用孩子的眼光和成長的思想去揣度周圍的善意,把自己定位在“始終沒有長大的孩子”、“黃昏的兒子”、“不想長大的孩子”,反映了這一時期他心中的迷惘和堅持。是的,他依然堅持,在堅持中堅信,“為了堅信,我怒目圓睜”。­

  顧城詩歌讀后感篇3

  他有“童話詩人”的稱號,他是文壇中少見的清秀男子,他以驚人的才華讓別人的目光停駐,他的死更是激起了文壇的討論與爭議。他就是他筆下那個任性的孩子,顧城。

  顧城用孩子的心靈看世界,寫孩子般純稚風格的詩?!兑淮恕酚枚潭痰膬尚惺藗€字,化簡約為復雜,寫出了一代人的心聲;《遠和近》似乎是一個孩子的喃喃自語,卻把大人世界的復雜關(guān)系與微妙的距離一針見血;最喜歡他那首《我是一個任性的孩子》,他反復說自己是被媽媽寵壞的孩子,他想要畫出“笨拙的自由畫下一只永遠不會流淚的眼睛”那只維多利亞深色的叢林里的樹熊就是顧城的某種自畫像吧,“坐在安安靜靜的樹枝上發(fā)-愣他沒有家沒有一顆留在遠處的心他只有,許許多多漿果一樣的夢和很大很大的眼睛”就是這么個讓人心疼的孩子。

  這個沉醉在自己夢幻般單純世界的任性的孩子也讓愛他的讀者一起做了個童話般的夢。夢里有星星,云朵,雨水,和紫云英。

  可是這個任性的孩子,告別了“堂吉訶德”的迷離夢幻。自始至終,他都不是一個單純的孩子,正如他所言,他是一個任性的孩子。所以他選擇了任性的詩歌,任性的生活,和任性的死亡。他用死亡,把一個童話終結(jié)。

  我愛的那個任性的孩子,顧城,棄城。


顧城詩歌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1.顧城作品讀后感

2.顧城泡影讀后感

3.閱讀紀伯倫散文詩有感

4.一代人顧城讀后感

160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