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語文學習 > 詞語大全 > 典故 >

梅妻鶴子的典故講了什么

時間: 書榮1192 分享

  梅妻鶴子的典故講了什么呢?下面小編就帶你來了解一下吧。

  梅妻鶴子的典故講了什么

  宋代詩人林逋隱居杭州孤山時,植梅養(yǎng)鶴,清高自適。

  后作為成語和典故,比喻隱逸生活和恬然自適的清高情態(tài)。

  林逋(967一1028),字君復,后人稱為和靖先生,漢族,奉化大里黃賢村人。北宋著名隱逸詩人。

  幼時刻苦好學,通曉經(jīng)史百家。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勿趨榮利。長大后,曾漫游江淮間,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天圣六年(1028年)卒。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宋仁宗賜謚"和靖先生"。

  林逋隱居西湖孤山,終生不仕不娶,惟喜植梅養(yǎng)鶴,自謂 "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

  關于林逋的人物生平介紹

  林逋少孤力學,好古,通經(jīng)史百家。

  書載性孤高自好,喜恬淡,自甘貧困,勿趨榮利。及長,漫游江淮,40余歲后隱居杭州西湖,結廬孤山。常駕小舟遍游西湖諸寺廟,與高僧詩友相往還。以湖山為伴,相傳20余年足不及城市,以布衣終身。每逢客至,叫門童子縱鶴放飛,林逋見鶴必棹舟歸來。丞相王隨、杭州郡守薛映均敬其為人,又愛其詩,時趨孤山與之唱和,并出俸銀為之重建新宅。與范仲淹、梅堯臣有詩唱和。

  大中祥符五年(1012),真宗聞其名,賜粟帛,并詔告府縣存恤之。逋雖感激,但不以此驕人。人多勸其出仕,均被婉言謝絕同,自謂:"然吾志之所適,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貴也,只覺青山綠水與我情相宜。"林逋終生不仕不娶,無子,惟喜植梅養(yǎng)鶴,自謂 "以梅為妻,以鶴為子",人稱"梅妻鶴子"。

  既老,自為墓于廬側,作詩云:"湖上青山對結廬,墳前修竹亦蕭疏。茂陵他日求遺稿,猶喜曾無封禪書。"作詩隨就隨棄,從不留存。有人問:"何不錄以示后世?"答曰:"我方晦跡林壑,且不欲以詩名一時,況后世乎?"有心人竊記之,得300余首傳世。天圣六年(1028)卒,年六十一,其侄林彰(朝散大夫)、林彬(盈州令)同至杭州,治喪盡禮。州為上聞,仁宗嗟悼,賜謚"和靖先生",葬孤山故廬側。事見《宋史》卷四五七《隱逸傳》。宋代桑世昌著有《林逋傳》。

  今存詞三首,詩三百余首。后人輯有《林和靖先生詩集》四卷,其中《將歸四明夜話別任君》、《送丁秀才歸四明》等為思鄉(xiāng)之作。故宮繪畫館藏有所書詩卷。

  張岱在《西湖夢尋》說,南宋滅亡后,有盜墓賊挖開林逋的墳墓,只找到一個端硯和一支玉簪?,F(xiàn)杭州西湖孤山面對北山路一側,仍有"放鶴亭"和"林和靖先生墓",便是紀念林和靖的景勝。

39887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