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語文學習 > 詞語大全 > 成語 > 10個成語故事

10個成語故事

時間: 沙娣999 分享

10個成語故事

  成語大家都有聽過,它有什么故事呢?下面是學習啦網(wǎng)小編帶來的成語故事內(nèi)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10個成語故事1

  1. 帶經(jīng)而鋤古人讀書是很刻苦的。漢朝的倪寬跟著孔安國學習五經(jīng),缺乏學習費用,倪寬要為弟子們做飯,有時還要下地干活。他下地時總要帶著經(jīng)書,休息時便抓緊學習。 漢朝的朱買臣家里比較貧困,買不起什么東西,他又很喜歡讀書,而他家里的生計要靠砍柴來維持。因此,朱買臣背著柴草邊走邊讀書。 “帶經(jīng)而鋤”形容生活貧苦依堅持學習。 2.校人烹魚從前有人向鄭國著名的政治家子產(chǎn)贈送活魚,子產(chǎn)命令管理池沼的小吏把魚養(yǎng)在水池中,小吏把魚做熟了,復命說:“剛開始那些魚看起來很疲累的樣子,過一會就活潑的了,然后迅速游到深處去了。”子產(chǎn)說:“算是找到了應該到的地方,找到了應該到的地方啊!”   小吏出來就說:“誰說子產(chǎn)智慧?我既然已經(jīng)做熟了吃掉,他還說:“找到了應該去的地方,找到了應該去的地方”   所以對君子可以用恰當有道的方法來欺騙他,但卻很難用不道的方法來迷惑他?! ≡⒁猓河没ㄑ郧烧Z編造的謊言,常常使那些不了解實際情況的人上當。但如果能夠認真地做實際調(diào)查,那么,騙人的伎倆就無法施展了!

  3.憂心如焚周幽王是個大昏君。他寵愛美人褒姒,因為褒姒喜歡聽裂帛的聲音,他就將大匹大匹的絲綢撕成條。為了博取褒姒一笑,他點燃烽火臺,各路救援諸侯晝夜不停地趕來護駕,才發(fā)現(xiàn)上當了。他對百姓重重剝削,使得天災人禍不斷,人民痛苦不堪。他又重用大奸臣尹太師,致使朝廷混亂,人心離散。 有個叫家父的大臣非常著急,希望周幽王能有所改變。他寫了一首詩說道: “節(jié)南山巖石壘壘,尹太師威名赫赫,人民都盯著你看。 心里憂愁得像在火上煎熬,卻不敢將你戲笑。 王業(yè)已衰國運將斷,為何你卻看不見?……” 但是周幽王不聽勸諫,依然我行我素,終于被殺死在騙山腳下,西周王朝滅亡了。 “憂心如焚” 形容非常憂愁焦急。

  4.言過其實馬謖才器過人,喜歡討論軍計,諸葛亮很喜歡他,劉備臨死的時候?qū)χT葛亮說:“馬謖說話言過其實,不可大用。希望先生注意。” 六年后,諸葛亮出兵祁山,派馬謖作了先鋒。在街亭(今甘肅莊浪縣東南)戰(zhàn)役中,馬謖被魏國打得大敗,部隊潰散。諸葛亮失去了依據(jù)地,只好撤軍,最后不得不依軍法斬了馬謖,后悔忘了劉備的話。 “言過其實”指言詞浮夸,超出他的實際能力。

  5. 捉襟見肘曾子在衛(wèi)國的時候,常常三天也做不了一次飯,十年也沒做一件衣服,整一整帽子帽帶就會斷,整一整衣襟胳臂肘就會露出來,可他高唱《商頌》的聲音充塞天地之間,象敲響的鐘磬。 魯國國君派人去給他贈送采邑,對他說:“請用采邑的收入做件衣服吧。”曾子不接受,使者又去了,曾子還不接受。使者說:“這不是先生您向國君要求的,而是國君要奉送您的,為什么不接受呢?”曾子說:“接受的人往往害怕贈送的人,贈送的人往往對接受的人表現(xiàn)出驕縱,能不能使國君贈給我采邑而對我不驕縱,我很擔心這一點啊 !” “捉襟見肘”形容衣衫襤褸,引申為處境困難。

  10個成語故事2

  1.四面楚歌

  項羽和劉邦原來約定以鴻溝(在今河南榮縣境賈魯河)東西邊作為界限,互不侵犯。后來劉邦聽從張良和陳平的規(guī)勸,覺得應該趁項羽衰弱的時候消滅他,就又和韓信、彭越、劉賈會合兵力追擊正在向東開往彭城(即今江蘇徐州) 的項羽部隊。終于布置了幾層兵力,把項羽緊緊圍在垓下(在今安徽靈璧縣東南)。這時,項羽手下的兵士已經(jīng)很少,糧食又沒有了。夜里聽見四面圍住他的軍隊都唱起楚地的民歌,不禁非常吃驚地說:“劉邦已經(jīng)得到了禁地了嗎? 為什么他的部隊里面楚人這么多呢?”說看,心里已喪失了斗志,便從床上爬起來,在營帳里面喝酒;并和他最寵愛的妃子虞姬一同唱歌。唱完,直掉眼淚,在旁的人也非常難過,都覺得抬不起頭來。一會,項羽騎上馬,帶了僅剩的八百名騎兵,從南突圍逃走。邊逃邊打,到烏江畔自刎而死。 因為這個故事里面有項羽聽見四周唱起楚歌,感覺吃驚,接看又失敗自殺的情節(jié),所以以后的人就用“四面楚歌”這句話,形容人們遭受各方面攻擊或逼迫的人事環(huán)境,而致陷于孤立窘迫的境地。 凡是陷于此種境地者,其命運往往是很悲慘的,例如某人因經(jīng)常與壞人為伍,不事生產(chǎn),游手好閑;但后來卻破那些壞人逼迫的無以為生,求助于別人時,別人也應他平日行為太壞,絕不同情更不理睬,這人所處的境地便是“四面楚歌”。又如學校里討論學術(shù)問題,其學生不學無術(shù)(成語,意即沒有學術(shù)) 、信口雌黃、顛倒是非,同學們?nèi)浩鸲ブ?,這學生便完全處于孤立地位,這也可叫做 “四面楚歌”。在我們的人生歷程上,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好好的做人,腳踏實地的做事,若是行差踏錯,就未免要遭受“四面楚歌”的厄運了。 四面楚歌的意思是:比喻陷入四面受敵、孤立無援的境地。

  2. 東坡畫扇

  蘇東坡很有同情心。他在杭州作官時,有一次一位綾絹商人告一個制扇匠人欠他兩萬綾絹錢不還。匠人說:“前不久他父親死了,花了一筆錢。今年杭州連日陰雨,天氣寒冷,沒有人買扇子,我一時拿不出錢來還帳。”蘇軾想了半天,讓那匠人回家把扇子抱來,挑出二十把折扇,拿起公堂上的毛筆,在扇面上題字、作畫,然后命匠人快拿到外面去賣。匠人剛出衙門,扇子就被搶購一空,每把一千錢,正好夠還帳的。 四十五歲時蘇東坡在監(jiān)獄被關(guān)了一百天,幸好皇帝特赦才被放出。后來他在一片雜記中說:“我從小就不喜歡殺生,可是也沒有完全斷絕過。近年來開始不殺豬羊了,可是生性喜歡吃蟹蛤,免不了有時要殺。去年得罪被關(guān)進監(jiān)獄,開始以為不能脫身了,不想后來獲得幸免,于是從此不再殺一物。有時買來蟹蛤,都放進江中。雖然知道蛤在江里活不了,可也許有個萬一吧。即使活不了,也比在鍋里受煎熬要好得多。我并沒有什么別的想法,只是因為自己也經(jīng)歷過了患難,和在廚房中的雞鴨沒有區(qū)別,不想再因為口腹之故,使生命受到這無窮無盡的恐懼。只是恨自己不能忘記美味,有時買死的蟹蛤來吃。” “東坡畫扇”比喻關(guān)心百姓疾苦。 (出自何遠《春渚紀聞》和蘇軾《書南史盧度傳》)

  3.巧詐不如

  拙誠樂羊作為魏國的將領(lǐng)攻打中山國。當時他的兒子就在中山國內(nèi),中山國國君把他的兒子煮成人肉羹送給他。樂羊就坐在軍帳內(nèi)端著肉羹喝了起來,一杯全喝完了。樂羊攻占中山國之后,魏文侯雖然獎賞了他的戰(zhàn)功,卻懷疑起他的心地來。 魯國國君孟孫打獵時活捉了一只小鹿,讓秦西巴帶回去,秦西巴發(fā)現(xiàn)一只大鹿跟在后面不停的哀號,秦西巴不忍心,就把小鹿放了,孟孫氣得將秦西巴趕走了,一年后又把他找回來當太子的老師,左右的人說:“秦西巴對您是有罪的,請他來做太子的老師,不妥當吧?”孟孫說:“秦西巴有一顆仁慈的心。他對一只鹿都生憐憫之心,請他做太子的老師,我最放心了。” 所以漢代劉向說“巧詐不如拙誠”。樂羊因為有功而被懷疑,秦巴西雖然有罪卻得到了信任,這是個仁義不仁義的問題。 (出自《劉向說苑•貴德》)

  4. 紙上談兵

  公元前264年,秦國攻打韓國,沿著黃河北岸向東挺進,兩年后(公元前262年),把韓國與其北方領(lǐng)土上黨郡隔開。上黨郡郡守,向趙國投降。趙國接收了上黨郡。 秦國當然不愿已到手的土地被別人搶去,兩年后(公元前260年),向上黨進攻,等到趙國大將廉頗率援軍到達時,上黨已經(jīng)陷落。而秦軍仍銳不可當?shù)叵蜈w國進攻,廉頗節(jié)節(jié)失利,最后退到長平關(guān)(山西高平),構(gòu)筑營壘,堅守不出。廉頗認為秦軍遠來,一定不能持久,他將等到秦軍撤退時,再行出擊。秦國看出,如果不去掉廉頗,就不可能殲滅趙軍。 秦國派人在趙國首都邯鄲(河北邯鄲)散布流言說:“廉頗太老了,已經(jīng)喪失了銳氣,所以屢戰(zhàn)屢敗。他自知不是秦國的對手,已成為一個懦夫,不敢出戰(zhàn)。秦國最害怕的是趙括,只要趙括不出來當統(tǒng)帥,秦國一定贏。”趙王聽信流言了把廉頗免職,任命趙括繼任。 趙括是趙國名將趙奢的兒子,有絕頂?shù)穆斆骱涂诓?,自以為他的軍事才能天下無雙。趙奢在世時,父子間談論兵法,父親往往被兒子駁得啞口無言。有人說:“將門虎子,真是不錯。”但趙奢不以為然地說:“戰(zhàn)爭是關(guān)乎生死的大事,他說起來如此輕松,一旦擔任大將,必定失敗。” 所以當趙括被任命為總司令后,老母立刻上書給趙王說:“趙括不是大將之才,請不要派遣。”趙王以為老母謙讓,老母說:“他父親領(lǐng)兵時,所得到的賞賜,全部分給部下。命令發(fā)布的當天,就住進軍營,跟士兵同甘共苦,不再過問家事。遇到困難,必定征求大家意見,從不敢自以為是。可是趙括剛被任命為總司令就威風凜凜,軍營之中,沒有人敢對他仰視。賞賜給他的財物,全運回家。他父親死時曾一再囑咐,無論如何,不可讓趙括作大將。”趙王還是不肯改變?nèi)蚊?,老母請求道?ldquo;如果一定要用他,萬一喪師辱國,但求赦免我們?nèi)摇?rdquo;趙王允許。 秦王得到趙括當大將的消息后,任命各國最畏懼的白起作大將。唯恐白起的威名使趙括恐懼,不敢出戰(zhàn),那就捕捉不到趙軍的主力了,秦王下令,有敢泄露白起姓名者,立即斬首。    趙括就任之后,撤除防御工事,親自率領(lǐng)精銳,采取突破戰(zhàn)術(shù)向秦軍最弱的營壘進攻,白起下令退卻。趙括突破秦軍陣地之后,仍保持猛烈的攻勢以擴大戰(zhàn)果,白起下令再退,然后派出部隊切斷趙括的退路。于是趙國的大軍被分割為二,趙括和精銳部隊被隔在前方,留守的軍隊仍在長平關(guān)陣地。接著白起又切斷趙軍的糧道,趙軍糧食開始短缺。 趙括發(fā)動數(shù)次最猛烈的攻擊,希望沖出包圍圈,但全部失敗。趙括那些說起來頭頭是道的軍事理論,全部失效,他不得不效法廉頗的辦法,改攻為守,等待援兵??墒乾F(xiàn)在的形勢改變,兵力既被分開,糧草又盡,守已不可能。趙括勉強支持了四十六天,彈盡糧絕被迫作最后的沖刺,分兵四隊,輪流突圍,但還是失敗, 自己也死在亂箭之下。趙軍還剩有四十萬人,全部投降。 白起命這四十萬降卒,進入長平關(guān)附近一個深谷中,把深谷兩端堵塞。預先埋伏在山頂上的秦軍,拋下土石,四十萬人全被活埋。趙國從此沒落。 把趙括打仗說起來頭頭是道、做起來卻一敗涂地的事歸納成了一個成語“紙上談兵”。這個成語指只懂理論卻不會實際應用。 趙括的父母為何知道趙括不是將才呢?趙奢身經(jīng)百戰(zhàn)深知打仗需要慎之又慎,趙括毫不謹慎所以知他領(lǐng)兵必敗,想來趙括不謹慎冒進輕敵這一點一定早就出了名,不然秦國也不會挑趙括做對手。趙母不懂軍事,但卻從趙括不能和下屬同甘共苦這一小處知道兒子不是將才??磥韺⒉疟厥侵?,慎對敵,拘小節(jié)之人。趙王察人不明,臨陣換將,不聽規(guī)勸,終致大敗,可謂咎由自取。 白起濫殺降卒,幾年之后被秦王賜死,不得善終,真是惡有惡報。在民間傳說里白起現(xiàn)在還在地獄里受苦呢。 紙上談兵的意思是:在紙面上談論打仗。比喻空談理論,不能解決實際問題。也比喻空談不能成為現(xiàn)實。

  5. 有恃無恐

  出處《左傳·俗公二十六年》 春秋時,中原霸主齊桓公死后,他的兒子齊孝公繼承了王 位。 魯僖公二十六年(公元前634年)夏天,魯國遭到了嚴重的災荒, 齊孝公乘人之危,親率大軍,浩浩蕩蕩地向東進發(fā),去討伐魯國。魯 僖公得知消息,知道魯軍無法和齊軍對抗,便派大夫展喜帶著牛羊、 酒食去稿勞齊軍。 這時,齊孝公的軍隊還沒有進入魯國國境,展喜日夜兼程,在齊 魯邊界上遇到了齊孝公。展喜對齊孝公說; “我們魯國的君王聽說大王親自到我國,特地派我前來慰勞貴 軍。”“你們魯國人感到害伯了嗎?”齊孝公傲慢他說。 展喜是個能言善辯的人,他不卑不亢地回答說: “那些沒有見識的人可能有些害伯,但我們魯國的國君和大臣 們卻一點也不害怕。” ’ 齊孝公聽了,輕蔑他說: “你們魯國國庫空虛,老百姓家中缺糧,地里沒有莊稼,連青草 也看不到,你們憑什么不感到害怕呢?” 展喜胸有成竹,不慌不忙他說:“我們依仗的是周成王的遺命。 當初,我們魯國的祖先周公和齊國的祖先姜太公,忠心耿耿、同心協(xié) 力地輔助成王,廢寢忘食地治理國事,終于使天下大治。成王對他倆 十分感激,讓他倆立下盟誓,告誡后代的子子孫孫,要世代友好,不互相侵害,這都是有案可稽的:我們的祖先是這樣友好,大王您怎么會貿(mào)然廢棄祖先盟約,進攻我們魯國呢?我們正是依仗著這一點,才 不害怕。” 齊孝公聽了,感到展喜的活很有道理,就打消了討伐的念頭,班師回國了。

2735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