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 > 知識大全 > 知識百科 > 百科知識 > 世界上最大的貓有多大

世界上最大的貓有多大

時間: 鞏詩2756 分享

世界上最大的貓有多大

  很多人家里面都有養(yǎng)貓,那么世界上最大的貓又是什么呢?下面由小編給大家講解一下。

  猞猁

  貓是世界上最常見的寵物,世界上最大的貓,準確說是世界上體型最大的貓名叫猞猁,又叫馬猞猁、野貍子,曾被認為是短尾貓科動物的 一個亞種,如今大部分動物學家都認為幾種短尾貓科動物各自屬于獨立物種。

  為喜寒動物,棲息環(huán)境極富多樣性,從亞寒帶針葉林、寒溫帶針闊混交林至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灌叢草原及高寒荒漠與半荒漠等各種環(huán)境均有其足跡。生活在森林灌叢地帶,密林及山巖上較常見。喜獨居,長于攀爬及游泳,耐饑性強,可在一處靜臥幾日,不畏嚴寒,以鼠類、野兔等為食,也捕食小野豬和小鹿等為食。巢穴多筑在巖縫石洞或樹洞內(nèi)。每胎2-4仔。廣泛分布于歐洲和亞洲北部。

  形態(tài)特征

  猞猁外形似貓,但比貓大得多,屬于中型的猛獸。體重25-40千克左右,體長80-130厘米,尾長16 -23厘米。身體粗壯,四肢較長,尾極短粗,尾尖呈鈍圓。耳基寬。耳尖具黑色聳立簇毛,兩頰有下垂的長毛,腹毛也很長。脊背的顏色較深,呈紅棕色,中部毛色深;腹部淡呈黃白色;眼周毛色發(fā)白,兩頰具有2-3列明顯的棕黑色縱紋。背部的毛發(fā)最厚,身上或深或淺點綴著深色斑點或者小條紋。這些斑點有利于它的隱蔽和覓食。背部的毛色變異較大,有乳灰、棕褐、土黃褐、灰草黃褐及淺灰褐等多種色型。有些部位的色調(diào)是比較恒定的,如上唇暗褐色或黑色,下唇污白色至暗褐色,頜兩側(cè)各有一塊褐黑色斑,尾端一般純黑色或褐色,四肢前面、外側(cè)均具斑紋,胸、腹為一致的污白色或乳白色。其冬毛長而密,冬季,大爪子上包被著長而密的毛茸茸的獸毛,在厚厚的積雪移動,相當于提供了雪靴的效果。兩只直立的耳朵的尖端都生長著聳立的長長的深色叢毛,長達4-5厘米,其中還夾雜著幾根白毛,很像戲劇中武將頭盔上的翎子,為其增添了幾分威嚴的氣勢。耳殼和筆毛能夠隨時迎向聲源方向運動,有收集音波的作用,如果失去筆毛就會影響它的聽力。猞猁的兩性特征區(qū)別不大,僅在身材和體重上有所表現(xiàn):雄性猞猁比雌性猞猁身材稍微大一點,體重也稍微重一點(3-5千克)。

  棲息環(huán)境

  猞猁為喜寒動物,基本上屬于北溫帶寒冷地區(qū)的產(chǎn)物,即使在北緯30度以南,也是棲居在寒冷的高山地帶,是分布得最北的一種貓科動物。棲息生境極富多樣性,從亞寒帶針葉林、寒溫帶針闊混交林至高寒草甸、高寒草原、高寒灌叢草原及高寒荒漠與半荒漠等各種環(huán)境均有其足跡。它們的棲居高度可由海拔數(shù)百米的平原而到5000米左右的高原。生活在森林灌叢地帶,密林及山巖上較常見,棲居于巖洞、石縫之中。

  生活習性

  猞猁是一種離群獨居、孤身活躍在廣闊空間里的野生動物,是無固定窩巢的夜間獵手。白天,它可躺在巖石上曬太陽,或者為了避風雨,靜靜地躲在大樹下。它既可以在數(shù)公頃的地域里孤身蟄居幾天不動,也可以連續(xù)跑出十幾千米而不停歇。擅于攀爬及游泳,耐饑性強。可在一處靜臥幾日,不畏嚴寒,喜歡捕殺狍子等中大型獸類。晨昏活動頻繁,活動范圍視食物豐富程度而定,有占區(qū)行為和固定的排泄地點。猞猁的性情狡猾而又謹慎,遇到危險時會迅速逃到樹上躲蔽起來,有時還會躺倒在地,假裝死去,從而躲過敵人的攻擊和傷害。在自然界中,虎、豹、雪豹、熊等大型猛獸都是猞猁的天敵,如果遭遇到狼群,也會被緊緊追趕、包圍而喪命,一般都難以逃脫。夜行性,活動隱蔽,聽、視覺發(fā)達,會游泳。猞猁的主要食物是雪兔等各種野兔,所以在很多地方猞猁的種群數(shù)量也會隨著野兔數(shù)量的增減而上下波動,大致上每間隔9-10年出現(xiàn)一個高峰。除了野兔外,它獵食的對象還有很多,包括各種松鼠、野鼠、旅鼠、旱獺和雷鳥、鵪鶉、野鴿和雉類等各種鳥類,有時也會襲擊麝、狍子和鹿的幼崽,以及豬崽、小羊等家畜。中國大興安嶺的猞猁在冬季捕獲獵物后,會將吃剩的肉埋在積雪下“冷藏”,待饑餓時取食。野兔占了它們飲食的大多數(shù),每天要消耗1-2.5千克的肉。在狩獵區(qū),猞猁可以控制野兔的數(shù)量,每年它們可以殺死當?shù)?0%到40 %的野兔種群。嚙齒野兔的密度高度依賴于猞猁的密度。在捕捉獵物時,常借助于草叢、灌叢、石頭、大樹等做掩體,埋伏在獵物經(jīng)常路過的地方等候著,兩眼警惕地注視著四周的動靜。它的忍耐性極好,能在一個地方靜靜地臥上幾個晝夜,待獵物走近時,才出其不意地沖出來,捕獲獵物。如果一躍捕空,突擊沒有成功,使獵物溜走了,也不會窮追獵物,而是再回到原處,耐心地等待下一次機會。有時它也悄悄地漫游,看到獵物正在專心致志地取食,便躡手躡腳地潛近,再潛近,冷不防地猛撲過去,使獵物莫名其妙地束手就擒。猞猁也善于游泳,但不輕易下水。它還是個出色的攀巖能手,爬樹的本領(lǐng)也很高,甚至可以從一棵樹縱跳到另一棵樹上,所以能捕食樹上的鳥類,尤其是在夜間,當林中一片寂靜、棲居在樹上的鳥類都進入了夢鄉(xiāng)的時候,便伸出利爪得心應手地獵取食物。

  分布范圍

  分布于阿富汗、阿爾巴尼亞、亞美尼亞、奧地利、阿塞拜疆、白俄羅斯、不丹、波斯尼亞和黑塞哥維那、保加利亞、中國、克羅地亞、捷克、愛沙尼亞、芬蘭、法國、格魯吉亞、德國、希臘、匈牙利、印度、伊朗、伊拉克、意大利、哈薩克斯坦、韓國、朝鮮、吉爾吉斯斯坦、拉脫維亞、立陶宛、馬其頓、摩爾多瓦、蒙古、黑山、尼泊爾、挪威、巴基斯坦、波蘭、羅馬尼亞、俄羅斯、塞爾維亞、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亞、西班牙、瑞典、瑞士、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庫曼斯坦、烏克蘭、烏茲別克斯坦、美國、加拿大。區(qū)域性滅絕:列支敦士登。

  繁殖方式

  猞猁的巢穴多筑在巖縫石洞或樹洞內(nèi)。每年2-4月份交配,妊娠期2個月左右,每胎2-4仔。壽命可達12-15年。幼仔在大約1個月大的時候開始吃固體食物,一般會到第二年才會離開媽媽。離開媽媽的小猞猁們?yōu)榱松嬗袝r會繼續(xù)在一起生活幾周甚至幾個月。雌性達到生殖成熟在20-24個月,雄性在30-34個月。野外猞猁的壽命大約12-15年。圈養(yǎng)狀態(tài)下能活24年。

3418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