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啦>知識大全>知識百科>百科知識>

世界上執(zhí)政時間最長的君主

時間: 鞏詩754 分享

  談起古代君主,不得不說路易十四,小編帶你認識路易十四

  世界上執(zhí)政時間最長的君主

  路易十四(Louis XIV),1638年9月5日出生于法國圣日爾曼翁萊伊,1715年9月1日逝世于凡爾塞)是法國國王,他的執(zhí)政期是從1643年至1715年。他也被稱為太陽王(Roi Soleil。

  人物生平

  路易十四,以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法蘭西王國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使法語成為整整兩個世紀里整個歐洲外交和上流社會的通用語言,使自己成為法國史上最偉大、也是世界史上執(zhí)政最長久的君主之一,與康熙同時代的西方大帝,時人尊稱“太陽王”。1638年9月5日,路易十四誕生于圣日耳曼(Saint-Germain-en-Laye)的王室城堡。他是法王路易十三和王后奧地利的安娜(Anne d'Autriche,雖然她的稱號是“奧地利”,但事實上她是一位西班牙公主,西班牙國王腓力三世的女兒)的長子。1643年,路易繼任法蘭西國王,那時他還是個年幼的孩子,之后一直統(tǒng)治法國到1715 年其生日前4天去世為止,享年77歲。

  路易十四22歲時才開始對統(tǒng)治國家感興趣,令所有人吃驚的是,他相當擅長此道。路易十四統(tǒng)治法國前后達72年之久。因曾在話劇中出演過太陽神阿波羅,他被稱為太陽王(Roi Soleil)。 是世界上執(zhí)政時間最長的君主之一。

  路易十四在當時被看做一個奇跡,因為他的父母結(jié)婚23年沒有子女。他四歲時(1643)就登基做國王了,他的母親奧地利的安娜代他執(zhí)政,但此后的18年中紅衣主教馬薩林是法國的真正統(tǒng)治者。直到1661年茹爾·馬扎然死后他才開始親政。他的執(zhí)政期是歐洲君主專制的典型和榜樣。

  路易十四執(zhí)政的54年中(1661—1715),把國王的權(quán)力發(fā)展到了頂峰。在政治上他崇尚王權(quán)至上,“朕即國家”,并且用“君權(quán)神授”來為王權(quán)至上制造理論依據(jù)。路易十四對貴族實行高壓政策,取消巴黎高等法院對國王敕令的指摘權(quán),拒絕召開王國三級會議,對敢于反叛的外省貴族無情鎮(zhèn)壓;同時建造凡爾賽宮,把各地大貴族宣召進宮,侍奉王室。路易十四還向各省派駐“司法、警察和財政監(jiān)督官”,整頓軍備擴充兵源,引進新式武器和先進技術(shù),并把各省軍隊的調(diào)度權(quán)控制在中央手里。在思想上, 要求全體臣民一律信奉天主教。在經(jīng)濟上,路易十四將經(jīng)濟問題交給了柯爾伯,推行重商主義。

  在紅衣主教阿爾芒·讓·德·普萊西·黎世留和馬扎然的外交成果的支持下,路易十四在法國建立了一個以他為中心的、巴洛克式的專制王國。他發(fā)動戰(zhàn)爭、在凡爾賽宮舉行豪華的慶祝、資助藝術(shù)和科學的發(fā)展來為他自己增光。在他的大臣如讓·巴普蒂斯特·柯爾貝的幫助下他將整個法國的官僚機構(gòu)集中于他的周圍,以此增強了法王的軍事、財政和機構(gòu)的力量。對他執(zhí)政不利的事件有他與教皇之間的不和,他對胡格諾派教徒的迫害以及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他執(zhí)政期的后期法國國庫空虛瀕臨破產(chǎn)。1660年路易與西班牙公主瑪麗-泰蕾茲結(jié)婚,1683年瑪麗-泰蕾茲死后他又與地位比他低的曼特農(nóng)女侯爵弗朗索瓦絲·徳·奧比尼結(jié)婚。路易比他的兒子和最大的孫子活的都長,他的曾孫路易十五才繼了他的位。

  路易十四在位72年.實際執(zhí)政54年,是有準確歷史以來世界上執(zhí)政時間最長的君主。然而,這位君王洗澡卻沒有超過7次。是法國波旁王朝君主專制政體的典型代表。

  人物評價

  在法國,路易十四因為他使法國強大而受到尊敬,但他的無計量的戰(zhàn)爭使法國的國家經(jīng)濟破產(chǎn),他不得不不斷加強對農(nóng)民的稅收要求。法國歷史學家阿歷克西·德·托克維爾認為,這個重稅、他對貴族的削權(quán)以及沒有政治權(quán)力的市民階層對政策的不滿是導致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政治、社會和經(jīng)濟原因。

  身材不高

  路易十四身高僅有1.54米,喜歡穿高跟鞋和戴蓬松的假發(fā)。

  對于啟蒙時代的影響

  獎勵多位政治家如孟德斯鳩與伏爾泰及其他經(jīng)濟學者所開創(chuàng)的政治思想。

  對法國大革命的影響

  在法國,路易十四因為他使法國強大而受到尊敬,但他的無計量的戰(zhàn)爭使法國的國家經(jīng)濟破產(chǎn),他不得不不斷加強對農(nóng)民的稅收要求。法國歷史學家阿歷克西·德·托克維爾認為,這個重稅、他對貴族的削權(quán)以及沒有政治權(quán)力的市民階層對政策的不滿是導致1789年法國大革命的政治、社會和經(jīng)濟原因。

  發(fā)明高跟鞋

  路易十四是個矮子,身高大約154cm,所以他對自己的身高十分不滿,覺得自己的地位和身高并不匹配,于是他叫做鞋工匠再給他做鞋的時候在腳跟處墊上厚跟,形成了現(xiàn)代意義上第一個高跟鞋。

  科學貢獻

  路易十四他提出一些方案:

  1.電與蓄電的構(gòu)想,來自于分析海洋元素來找適合產(chǎn)生電的物質(zhì)。

  2.并且鼓勵實驗燃燒合適金屬線,以金屬代替蠟燭;影響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

  3.利用武器來了解各種金屬的特性,甚至密度等等。

  4.研究潮汐現(xiàn)象與大氣。

  5.還有提醒科學界立法尊重個人的智慧權(quán)利與發(fā)明物。

  鐵事典故

  重大事件

  路易年輕時法國發(fā)生了一次巨大的暴亂(投石黨,1648-1653),它主要是針對馬薩林主教的政策。這次暴亂對路易可能影響很大,他決定永不允許這樣的暴亂重現(xiàn)。

  路易十四和他的大臣柯爾貝都是重商主義的信奉者,他們按這個理論在法國積蓄了許多貴金屬。在他的統(tǒng)治期內(nèi)法國參加了四次大的戰(zhàn)爭:1667至1668年與西班牙爭奪荷蘭,1673至1688年與荷蘭的戰(zhàn)爭,1688至1697年與神圣羅馬帝國皇帝之間的九年戰(zhàn)爭以及1702年至1713年的西班牙王位繼承戰(zhàn)爭。這些戰(zhàn)爭耗盡了法國的國庫,使國家陷入高債之中。

  1674年法國政府從一個私人企業(yè)手中買下了馬提尼克島。

  1689年路易十四發(fā)布了“黑法”(Code Noir)允許在法國所有殖民地販賣奴隸。

  路易十四生前擴大了法國的疆域,使其成為當時歐洲最強大的國家和文化中心。17和18世紀里法語是歐洲外交和上流社會的通用語言。18世紀的俄羅斯上層貴族說法語的比說俄語的多。但與此同時法國負債沉重,法國人民的生活窮困潦倒。

  經(jīng)濟狀況

  當路易十四1661年開始掌政時,法國已經(jīng)瀕臨破產(chǎn)了。通過大量的戰(zhàn)爭和宮廷的支出他促進了商業(yè)的發(fā)展和貨幣的流通。他統(tǒng)治的晚期估計法國稅收的一半用在凡爾賽宮的支出中。此外許多錢財消失在官僚機構(gòu)的貪污中。

  當時法國的稅收有商業(yè)稅(aides, douanes)、鹽稅(gabelle)和土地稅(taille)。當時法國過時的稅收制度規(guī)定貴族和僧侶不必納稅,因此沉重的稅務(wù)負擔就完全落到農(nóng)民和正在興起的中產(chǎn)階級(市民)身上了。后來法國大革命的原因之一就是對法國稅收制度不公平的不滿。

  路易十四的財政部長柯爾貝通過克服貪污和整頓官僚機構(gòu)的方法來提高法國的稅收,但這些手段還是無法降低法國的巨債。

  柯爾貝實行重商主義,他既認為國家的財富越多越好,財富越多,國力就越強。因此,他鼓勵出口,限制進口。大力發(fā)展工商業(yè)。這些措施促進了法國經(jīng)濟的發(fā)展。但是導致各個國家爭相效尤。引起了商業(yè)競爭。不利于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

  凡爾賽宮

  凡爾賽宮的建造是路易十四集中政治權(quán)力的策略之一。路易十四完成了李希留和馬薩林建立一個中央集權(quán)、專制的民族國家的努力。他將貴族變成了他宮廷的成員,解除了他們作為地方長官的權(quán)利,以此削弱了貴族的力量。為此他建造了凡爾賽宮。1682年5月6日他搬進這座位于巴黎城郊的巨大的宮殿。宮廷的規(guī)矩迫使貴族為衣裝付出巨款,他們從早到晚都得待在宮殿里參加舞會、宴席和其他慶?;顒樱@是宮廷生活的一部分。據(jù)說路易十四記憶驚人,他進入一個大廳后一眼就可以看到誰在場,誰缺席。 [2]

  奢華生活

  路易十四被稱作“太陽王”。把君主比作太陽,可能不僅僅是因為路易十四敢于喊出“朕即天下”,并締造了法國封建史上最鼎盛的時期,同時也因為他在宮廷里掀起了一股“金光四射”的奢華之風,并把這股風氣吹遍了整個法國大地。從以恢宏奢華而舉世聞名的凡爾賽宮、相當于法國全年稅收一半的龐大宮廷開支,到富麗堂皇的宮殿里沒日沒夜極盡奢華的宴會,我們不難想象,在這樣一位“太陽般耀眼”的國王的影響下,十七世紀法國人的餐桌是怎樣的豐盛和令人垂涎。下面就讓我們到路易十四在凡爾賽宮舉行的一次招待晚宴中去感受一下太陽王時期法國“奢華”的餐飲文化。

  國王請了三十位客人到凡爾賽宮聚餐,這可不是個小數(shù)目,而且這些人都位高權(quán)重,包括皇帝內(nèi)侍、衛(wèi)隊長、御醫(yī)、宮廷神甫等。

  首先,我們需要一張可以容納31個人的桌子,桌子的形狀為方形、圓形、長條形或是橢圓形。十四個人在左,十四個人在右,主人一個人坐在上座,另外兩個人坐在下座。白色桌布不能僅蓋住桌面,得每個邊都垂到地面。

  根據(jù)當時的風尚,要在桌子的四個角上各擺一盆有肉有菜的鮮湯,四盆湯兩兩之間放一個盤碟架,每盆湯旁放一個專用的大鹽盅以便調(diào)味。桌子中間擺滿供客人自取的小鹽盅和用來放大盤菜肴的轉(zhuǎn)盤。給客人用餐的盤子不能用平盤,而要用那種很深的大湯盤,既方便盛湯,又可以讓客人們一次性取足自己需要的食物。如果客人因盤子太小而取的菜不夠吃,他們就得一次次地再從放菜的大盤子里取——畢竟把剛從嘴里拿出來的勺子一下伸到大盤里取東西,可能會引起別的客人的反感。這個規(guī)矩是從路易十四時期才開始出現(xiàn)的。十七世紀中期之前,即使是貴族家庭,朋友聚會或家庭聚餐的時候,大家也都無所避忌地在一個盆里喝湯——說白了就是還在吃“大鍋飯”,尚未形成今天西餐“分餐”的習慣。

  國王使用的餐具是金子做的,而王公貴族則用鍍金的餐具。盤子的左邊放叉,右邊放刀,擺放的順序是從主座開始一直往下擺放。值得一提的是,使用刀叉也是從路易十四時期開始流行的,可是路易十四本人拒絕使用刀叉,而喜歡用手抓東西吃,還要求那些使用刀叉的大臣們在跟他共餐時也用手抓著吃。使用刀叉的動作都帶有強攻擊性,如切、刺,用的是蠻勁,不似使用筷子,主要靠托、夾,用的是巧勁,動作輕柔,跟刀叉潛在的攻擊性大相徑庭。也許正是因為路易十四擔心餐桌上的刀叉成為皇位的威脅,所以在凡爾賽宮的餐桌上是看不到刀叉的。

  餐前準備做完了,便要舉行一個入餐儀式,這是太陽王在1661年所規(guī)定,直到路易十六之后才被廢除。儀式在國王寢室的前廳舉行,所有參加宴會的來賓,都必須著裝整齊,列隊站在桌子前等候,只有少數(shù)幾位地位極高的女士可以坐著等候。書記官和仆人則在旁邊等候差遣。如果晚宴是事先向大眾宣布過的,那儀式就會更加隆重,菜肴也會更加豐盛,為的是給大眾做出一個榜樣,并顯示皇帝的尊嚴。

  這時,國王總管高喊一聲:“讓我們分享國王賜給的肉吧!”然后用一根用金百合(法國王室的象征)裝飾的單簧管吹出幾個音調(diào),宣告晚宴正式開始。

  仆人給每位客人端上一個菜盤。上菜也有講究,第一份菜要先給主人右手邊第一位客人,第二份給左邊第一位客人,先右后左,以顯示右手邊的客人地位較高。菜盤里裝的就是這次晚宴的頭盤:鮮美的肉菜湯,精心制作的肉餡或是口感濃郁的面包湯。吃飯先喝湯,這和廣東人的習慣很相近。主人通常會準備兩到三種不同的湯,譬如營養(yǎng)湯(其實就是燉的時間比較長的肉菜湯),“王后”湯(在湯里放入鷓鴣肉餡或雉雞肉餡的一種湯,有時會加點黃油),還有比斯克醬蝦湯。除了好喝的湯,還有幾種肉餡、洋薊、蘑菇等配料和大面包供給客人。面包個頭必須大,每一個要夠一位大胃口的男士吃,甚至它的面包皮要夠一位女士用來蘸湯吃。而國王的面包總是比其他人的軟很多,因為路易十四的牙很不好。這時你會發(fā)現(xiàn),有的客人喝的是皇后湯,其他人品嘗的則是比斯克醬蝦湯。這并不是仆人們搞錯了,而是十七世紀流行的做法———半客人得到的是“王后”湯,其他客人則是比斯克醬蝦湯,喝完之后再換另外一種。不同的湯搭配不同的肉餡,也可以就著面包吃,一般都是口味清淡的伴著味道濃烈的。

  在上第二道菜之前,仆人必須為每位客人換上一副新的餐具,并遞上一條濕毛巾擦手,這是上菜前的必備程序。第二道菜也屬于頭盤,算是一道大雜燴,食品主要是小塊的烤肉、熱餡餅、圓面包、火腿、香腸、臘腸,還有作為前餐的水果。裝滿食物的大盤子絕不會放在比較尊貴的客人面前,因為這會阻擋了這位客人的視線,造成他給別人傳遞食物或講話的不便。

  到了第三道菜宴會才真正進入高潮,牛肉、小牛肉、綿羊肉都可以作為第三道菜的主角,做法一般是烤、濃湯煮或做成肉餡兒?,F(xiàn)在流行的羊羔肉在當時被認為是“沒味兒”而上不了餐桌。如果是烤肉的話,肉的中間要放入橙子、檸檬或橄欖讓烤肉更加鮮香,油而不膩。

  接下來的小烤肉,材料多以鳥類為主,中世紀流行的天鵝、鶴、鷺在路易十四的年代已經(jīng)被鴿子、雞、鴨所代替。供給國王的鴨都是在法國西北部魯昂飼養(yǎng)的,雞則是在勒芒飼養(yǎng)的,為了讓這些家禽吃起來更具肉香,喂養(yǎng)時還要添加一些植物香料在食物里。

  當然,宴會中少不了魚類:最受歡迎的河魚是鮭魚和鱒魚,海魚則有鱈魚和鰨魚。魚受到法國人的喜愛不只因為它的肉質(zhì)鮮美,還因為它是齋戒日里惟一可以吃到的“肉”。路易十四是個虔誠的天主教徒,所以他規(guī)定每個星期的三、五、六和其它宗教節(jié)日都必須齋戒,齋戒日里只能在晚禱之后吃一頓飯,并且禁食一切肉類和酒類。正所謂“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一些聰明的廚師想出法子,把“魚做成肉”,美其名曰“素肉”。

  冷盤是晚宴的第六道菜。蔬菜沙拉搭配五顏六色的果凍,放在桌子中間,煞是好看。常用的蔬菜有蘑菇、卷心菜、洋薊、茼蒿,還有路易十四非常喜歡的小豌豆??墒窃趺礇]有土豆?那可是現(xiàn)在法國人每餐必吃的東西。其實土豆在路易十四時期還登不上大雅之堂,到了路易十五時期,它才擁有了餐桌上的一席之地。

  水果則是宴會的壓軸。精致的水果籃、各式各樣液體或固體的果醬、裹著不同口味糖衣(有麝香味的也有龍涎香的)的茴香豆、非常受法國人歡迎的小杏仁餅,還有開始風行法國的巧克力等著各位客人。巧克力進入法國是在16世紀路易十三的時候。由于路易十四的王后非常喜愛這種食品,牙齒并不健康的“太陽王”還是在她的勸說下允許進口制作巧克力的原料——可可豆。路易十四戲稱巧克力為“蒙騙肚子的食品”。

  說到現(xiàn)在,你可能會覺得缺少點什么東西?美妙的菜肴似乎少了一個很重要的搭配?沒錯,我們還沒提到葡萄酒——法國最引以為豪的珍寶,在這樣一個美妙的晚宴上怎么可以少了她的存在。路易十四時期,最好的紅葡萄酒來自勃艮第、歐塞爾和庫蘭熱。而宮廷宴會用的必須是四年以上的葡萄酒。利口酒和冰凍過的酒也是路易十四的最愛。由于一個領(lǐng)主向路易十四提出,女人喝的含酒精的酒比男人還要多,為了控制過量飲酒,咖啡也開始成為一種宴會的飲品,在這個時期流行起來。

  吃完甜點喝完飲料之后,這場晚宴也告一段落。不過,路易十四招待客人可不是簡簡單單吃一頓飯就行了,那樣會顯得有失國王的身份。在享受了這美妙的一餐之后,喜歡搞“Party”的國王會邀請所有的來賓參加一場盛大的舞會。“盛世”必須要以繁復的禮儀,豐盛的美食,奢華的排場,熱鬧喧嘩的不眠夜來闡釋,不然的話,“朕即天下”這句話豈非徒有虛名? [3]

2073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