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車上的力學知識
自行車在我國是很普及的代步和運載工具。在它的“身上”運用了許多力學知識。以下是由學習啦小編整理關(guān)于自行車上的力學知識的內(nèi)容,希望大家喜歡!
1、測量中的應用
在測量跑道的長度時,可運用自行車。如普通車輪的直徑為0.71米或0.66米。那么轉(zhuǎn)過一圈長度為直徑×圓周率π,即約2.23米或2.07米,然后,讓車沿著跑道滾動,記下滾過的圈數(shù)n,則跑道長為n×2.23米或n×2.07米。
2、力和運動的應用
(1)減小與增大摩擦。
車的前軸、中軸及后軸均采用滾動以減小摩擦。為更進一步減小摩擦,人們常在這些部位加潤滑劑。
多處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紋以增大摩擦。如車的外胎,車把手塑料套,蹬板套、閘把套等。變滾動摩擦為滑動摩擦以增大摩擦。如在剎車時,車輪不再滾動,而在地面上滑動,摩擦大大增加了,故車可迅速停駛。而在剎車的同時,手用力握緊車閘把,增大剎車皮對鋼圈的壓力以達到制止車輪滾動的目的。
(2)彈簧的減震作用。
車的座墊下安有許多根彈簧,利用它的緩沖作用以減小震動。
3、壓強知識的應用
(1)自行車車胎上刻有載重量。如車載過重,則車胎受到壓強太大而被壓破。
(2)座墊呈馬鞍型,它能夠增大座墊與人體的接觸面積以減小臀部所受壓強,使人騎車不易感到疲勞。
4、簡單機械知識的應用
自行車制動系統(tǒng)中的車閘把與連桿是一個省力杠桿,可增大對剎車皮的拉力。自行車為了省力或省距離,還使用了輪軸:腳蹬板與鏈輪牙盤;后輪與飛輪及龍頭與轉(zhuǎn)軸等。
5、功、機械能的知識應用
(1)根據(jù)功的原理:省力必定費距離。
因此人們在上坡時,常騎“S形”路線就是這個道理。
(2)動能和重力勢能的相互轉(zhuǎn)化。
如騎車上坡前,人們往往要加緊蹬幾下,就容易上去些,這里是動能轉(zhuǎn)化為勢能。而騎車下坡,不用蹬,車速也越來越快,此為勢能轉(zhuǎn)化為動能。
6、慣性定律的應用
快速行駛的自行車,如果突然把前輪剎住,后輪為什么會跳起來。這是因為前輪受到阻力而突然停止運動,但車上的人和后輪沒有受到阻力,根據(jù)慣性定律,人和后輪要保持繼續(xù)向前的運動狀態(tài),所以后輪會跳起來。
切記下坡或高速行駛時,不能單獨用自行車的前閘剎車,否則會出現(xiàn)翻車事故哦!
看過“自行車上的力學知識“的人還看了: